等位基因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遗传效应: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当两个等位基因都是隐性时,它们才能表现出显性的表现型。
而当一个等位基因是显性,另一个是隐性时,它会表现出隐性的表现型。
2. 表现形态:等位基因在生物体中的表现形态也有所不同。
有些等位基因可能导致生物体的性状发生轻微的变化,如眼睛颜色的深浅;而有些等位基因则会对生物体的整体性状产生显著的影响,如身高、体重等。
3. 显隐性关系及遗传效应: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遗传效应,可将等位基因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4. 数量:在一个群体内,同源染色体的某个相同座位上的等位基因超过2个以上时,就称作复等位基因。
例如,人类ABO 血型基因座位是在9号染色体长臂的末端,在这个座位上的等位基因,就人类来说,有IA、IB、i三个基因,因此人类的ABO血型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决定的。
5. 表达程度:在个体中,等位基因的某个形式(显性的)可以比其他形式(隐性的)表达得多。
例如,人类RH血型基因的座位是在1号染色体短臂的3区5带,位于两条1号染色体相同座位的Rh的RH就是一对等位基因。
总的来说,等位基因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遗传效应、表现形态、显隐性关系及遗传效应、数量以及表达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