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材料论述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论述题:
1、结合历史事实,谈谈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表现和近代中国人民的处境。
答:
(1)历史事实:①开始: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③大大加深: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的深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表现:政治上受到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国家主权受到破坏,同时又没有完全成为外国的殖民地(即不直接由外国统治而仍然有本国形式上的政府);经济上既保存着封建自然经济,又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
(3)处境: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奴役和压迫。
2、简述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答:
(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列强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从东南沿海到东部沿海,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同时中国经济也日益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这样,中国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征。
(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边疆地区出现危机。
1883-1885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不仅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而且进一步刺激了列强侵略的野心,民族危机逐渐加深。
(5)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并走向联合,利益趋向一致。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
工具,中国社会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观点论述
【观点一】中国近代史一个不断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论述:①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部分主权,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都战败并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列强侵略势力范围扩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结论:综上所述,近代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中,丧失了越来越多主权,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观点二】落后就要挨打。
论述:①鸦片战争中,清军战斗力低下,武器装备等均落后于英国,导致战争过程节节败退,结果战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仍然落后于英法联军,统治者也懦弱无能,咸丰帝在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时仓皇外逃,清政府仍然以失败告终,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③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是改革成功的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仍然是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国家,清政府再次战败,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结论:由此可见,落后的国家无法抵御强国的侵略,必然会在战争中失败。
【观点三】列强侵略加剧了近代中国的贫穷与落后。
论述:①鸦片战争清政府站百货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其中赔款2100万银元与协定关税的条款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威胁了清政府的财政。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屡次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赔款数额也越来越大,百姓负担约法沉重,中国的经济命脉完全被列强把控。
结论:综上所述,列强的侵略使近代中国背上沉重的债务,加剧了近代中国的贫穷与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