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一
1. 特别提款权是()在第二次美元危机时创造的储备资产。
A. 世界银行
B. 本国中央银行
C. 国际金融公司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 下列经济一体化组织中,()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A.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
3. 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模式有多种,其中()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A. 美国模式
B. 日本模式
C. 法国模式
D. 德国模式
4. 与小型经济开放体相适应的汇率制度为()。
A. 汇率目标区
B. 浮动汇率制度
C. 货币局制度
D. 无法定货币安排
5. 自然和社会条件都比较优越,其资金、人力、自然资源和市场方面都适于建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中国家是()。
A. 石油生产国
B. 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
C.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D. 综合发展型发展中大国
6.米德冲突发生在()。
A. 固定汇率制度下
B. 浮动汇率制度下
C. 任何汇率安排下
D. 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
7. 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有多种,其中()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A. 美国模式
B. 日本模式
C. 法国模式
D. 德国模式
8. 经过10多年的转轨,东欧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经济形势日益好转,主要表现为()。
A. 改革所有制结构,推行企业私有化
B.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行经济运行市场化和法制化
C. 扩大对外开放,实现贸易和资本自由化
D. 经过了“休克疗法”,经济体制已起死回生
9. 凯恩斯学派认为,滞胀是由于经济体内部发展不平衡引起的,发展较快的部门引起物价上涨,发展较慢或停滞的部门引起高失业。
这种理论是()通货膨胀。
A. 结构性
B. 混合型
C. 需求拉起的
D. 成本推动的
10. 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现在()之间。
A. 发达国家
B. 发展中国家
C. 新兴工业化国家
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参考答案:DCBCD ADDAB
名词解释
1.横向跨国并购:是指两个以上国家生产或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其目的是为了扩大世界市场份额,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寡头垄断力量。
2. 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3. 特别提款权:是国际基金组织在1969年设立的一项国际储备资产。
特别提款权是一种账面资产,可以作为会员国的储备资产,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的贷款,以及会员国之间偿付国际收支逆差。
4.垂直型直接投资:一般指一国企业或跨国公司到国外建立子公司或附属机构,这些国外子公司或附属机构与母公司之间实行纵向专业化分工协作。
5.保护贸易政策: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
简答题
1.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什么?
(1)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2)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4)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和利益。
2.何谓“特里芬两难”?
特里芬两难指美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提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美国一国的经济基础上的,以美元一国货币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和支付货币,如果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那么国际储备资产就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就会发生美元供不应求的短缺现象;但如果美国的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逆差,那么国际储备资产就会发生过剩现象,造成美元泛滥,进而导致美元危机,并危及布雷顿森林体系。
特里芬两难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垮台的必然性。
3.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挑战?
战后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国家主权日益受到挑战。
这种挑战主要来自如下四个方面:(1)跨国公司的侵蚀;(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限制;(3)国际经济组织的替代;(4)世界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
4.战后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1)第三次科技革命为现代跨国公司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集中趋势的加强与国际竞争的激化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巨大推动力量;(3)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投资自由化趋势为直接投资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4)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促进国际直接投资和生产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5.一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1)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商品竞争能力;(2)本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3)本国的经济状况;(4)本国各种利益集团力量的对比;(5)本国与他国的政治、外交关。
论述题:
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分析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及策略选择。
答:“走出去”战略主要是指我国各类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对外投资的战略。
其必要性(要点)主要有:(1)发展对外投资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必然要求;(2)是规避贸易壁垒,确保出口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3)是有效利用国外资源、保证资源供应的捷径;(4)是调整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5)是发展中国跨国公司的必由之路。
策略选择(要点):(1)分阶段发展对外投资(投资方式、地域、途径和管理体制);(2)选择对外投资的战略重点(寻求市场、寻求资源和资产、寻求效率);(3)构建对外投资促进体系(规范信息服务,加强技术援助;针对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鼓励援助措施;加强对外投资鼓励的区域导向,重点开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投资市场;建立健全投资促进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