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黄冈2020年中考语文作文的命题趋势和最新模拟试题佳作赏读(通用)

湖北省黄冈2020年中考语文作文的命题趋势和最新模拟试题佳作赏读(通用)

【2020年黄冈中考作文的命题趋势】2020年黄冈中考在6月份举行,高达50分的中考作文,最能吸引学生和老师的目光,往往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及全国各省市中考命题者不断地积累经验,黄冈市2020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也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态势,黄冈教育网编辑通过走访黄冈市教科院专家、黄冈市重点初中语文老师和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预测2020年黄冈中考作文命题趋势和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将会具有如下特点——一、黄冈市2020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稳中有变。

也就是说,2020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一般还会以命题作文作为最主要的一种命题形式。

考虑到半命题形式作文试题具有收放兼备,在给考生一定限制的基础上也给了考生一定的发挥他们丰厚积累的自由空间,有利于考查考生驾驭作文实际能力和材料作文试题形式因其将阅读能力的考查和写作能力的考查融为了一体,是最能考查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所以,这两种形式的中考作文试题的数量估计会在2020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中有一定的反弹,至少,它们的数量不会极度削减。

话题作文和选题作文试题形式或许还会进一步减少它们在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中所占的比重,但也一定会有一些执着的命题者继续以这两种命题形式为他们所在省市的考生命制中考作文试题。

这样看来,2020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在命题形式上相对于2020年来说,其变化肯定是比较细微的,充其量只是各种形式的中考作文试题在数量上稍作变化。

二、黄冈市2020年中考作文命题范围愈加广泛从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来看,在内容上贴近考生生活实际的试题数量每年均为最多。

这些中考作文试题,它们或关注考生的真情实感,或关注考生的生活体验,或关注考生的健康成长,或关注考生的学习发展,或关注考生的品德修养,或关注考生的价值取向,或关注考生的人文思想,或关注考生的独特感受……丰富的作文试题内容,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理念,为考生写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也为考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生活、认识自我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使考生能够在自己原有的认识水平和写作水平上,进行创造性的表述,有助于考生写出能代表自己最高写作水平的作文。

另外,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在内容上已经有了明显地从单纯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延伸拓展的迹象,这是中考作文在命题上步入纵深的必然结果。

如贵州省贵阳市中考作文试题为半命题作文“沉醉在的世界里”,对于这样的中考作文试题,考生在写作时只有将视野投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才有可能将我们的作文写新写深、写透写好。

因此我们说,2020年中考作文命题在内容上涉及的范围将会越来越广。

备考中我们除过要继续关注考生的基本生活外,还要特别关注考生们平时不易涉及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环境保护、和谐氛围、文化体育、法律道德、军事争端、高科技术等都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方面。

只有这样,当遇到内容涉及范围更广的中考作文试题时,考生们才能因“知己知彼”而“百战不殆”。

三、2020年黄冈中考作文命题趋势开放程度有所缩小近年来,由于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总体上过于强调给考生宽松的写作空间而导致了很多问题,而最为突出的问题在考生写作上表现为无原则的套作和抄袭,在评卷者评卷上表现为要很牵强地用同一标准去评判不同类型的作文。

所以,开放程度有所缩小理所当然应该成为2020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的一大趋势。

其实,这一趋势已经在2020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中有了极为突出的表现。

除过有超过一半的省市采用了开放程度最小也最为传统的命题作文试题形式外,还有很多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从其它的一些方面对中考作文做了一定的限制。

如广东省中考作文试题为半命题作文“我和___一起___”,该半命题作文试题就在“要求”中明确限定了考生只能将作文写成“记叙文”。

类似的还有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作文试题,虽说是选题作文试题,但两道备选作文试题却都限定了文体,其中第一道“没想到我如此”的半命题作文试题限定了只能写成记叙文,第二道有关“《人生最重要的几个字》的文章”的材料作文限定了只能写成议论文。

又如2020年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明确规定考生不能将作文写成诗歌和戏剧的形式,这也包括一些原来曾经允许考生写诗歌和戏剧形式的中考作文的省市。

还如2020年陕西省中考作文的“评分说明”中则删掉了沿用多年的“不以文学作品为衡量标准”这句话,说明从2020年开始陕西省中考作文在评卷时也可以用“文学作品”作为评判作文优劣的标准了,这也是中考作文试题开放程度有所缩小的一种表现。

开放程度有所缩小在一定意义上是命题者对中考作文备考要突出重点的一种积极倡导,也便于评卷者更为公正、公平、客观、科学地评判考生的作文。

四、2020年黄冈中考作文命题趋势考查思路趋于综合作文是最能体现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试题,这主要是因为在作文过程中考生要综合运用到多种语文知识和能力。

从这一点看,评卷者对考生作文的评判过程其实也是对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评判过程,因而一篇作文的得分也就不可能是考生某一个方面语文知识或能力的体现,而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了。

但从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来看,中考作文试题对考生语文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的整体思路曾在一些省市出现了不应有的“多元化”表现。

如2020年上海市中考作文试题的总分值为64分,其中就有4分的专门考查考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分值。

又如2020年陕西省(课改区)中考作文试题的总分值为50分,其中就有5分是专为考查考生评价自己的作文能力安排的。

而从2020年的中考作文试题中我们发现,包括上海市和陕西省在内的绝大多数省市已一改中考作文试题考查思路上不应有的“多元化”表现,转而从语文综合素质的整体思路出发对考生的作文进行评判了,也就是说,作文分值中一般再也没有专门考查考生某一个方面的语文知识或能力的分值了。

所以我们也就敢说,在2020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中,你肯定很难看到有作文试题附带考查考生某个单项语文知识或能力的表现了。

以语文综合素质的整体思路出发对考生的作文水平进行评判,符合作文本质的特点,也是中考作文试题在命制上越来越科学和规范的体现。

【2020年中考作文命题最新预测】2020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0年)》全面实施后中考的第一年,也就是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中考的第八个年份,经过几年改革尝试,“后课改时代”的中考作文命题在一定时期内将趋于相对稳定。

最好的中考作文命题具有“两性两度”四大特点:“两性”是指能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教学方面的精神,具有良好的“导向性”;让绝大多数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议可发,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两度”是指有助于分出考生写作能力的优劣,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回避日常教学中的常见题目,努力规避宿构,保持一定的“新鲜度”。

也就是说,当命题者着意于中考作文试题的不同功能的时候,也就会使作文试题指向不同的内容。

一、立足一个视角总结近几年来的中考作文试题,命题者都是同一个着眼点:立足于考生“我”的视角。

围绕这个视角,所命之题都是以考生“我”为圆心,以“生活”为半径,形成“我→我和家庭→我和学校→我和社会”这样一个“轨迹”。

或者说,作文无非是写“我”、“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学校生活、“我”的社会生活,极个别题目还延伸到“我”的想象世界。

命题者坚持的这个视角,是保持中考作文试题普适性和区分度的有效举措。

这也启示我们,备战2020年中考作文的考生,首先就是要经常认真地观察生活、丰富阅历、思考人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具体来说,就是要留心自己的经历、接触生活中的人物、关注生活中的事件、分析生活中的热点、评说生活中的现象、回眸生活中的发现、品味生活中的情感、揭示生活中的哲理——这些,都是命题者关注的内容,也应该是我们备考时的重点。

二、聚焦两大题型在搜集到的2020年140道中考作文试题中,有全命题49道,占35%;有半命题24道,占17.1%;54道选题作文、108道备选题中,有全命题45道、半命题30道。

二者相加,140个考区中,可写全命题作文的考区共达94个,可写半命题作文的考区共达54个。

这说明选用指向明确、限制较强的全命题、半命题作文已经成为当今中考作文命题者的首选。

我们的备考,一定要优先备战好这两种题型,特别是2020、2020连续两年选用全命题或半命题的考区,先前没有选用全命题和半命题、但是前几年中考作文题型处于不断变化中的考区,更是要全力备战好这两种题型。

三、关注三大主题在中考作文内容指向上,大体上指向三类主题。

这是多年来的作法,也将在新一年中考里得到延续。

一是“成长·生活”类主题。

这类考题在中考作文中最为普遍。

它以少年生活经历、成长历程为出发点,引导考生回首人生道路,放眼社会生活。

在表现形式上,有的是将“我”或“我们”直接插入试题之中,有的是选用折射生活历程的话题或中心词。

备战2020年中考的同学,可以按照“我这样战胜自己”、“我的长处”、“在你的呵护下成长”、“你我同行的日子里”、“我们手牵手”、“我终于走出了______”、“留心身边的_______”等试题写作,注意备战与“成长”、“亲情”、“迎接”、“第一次”、“铭记”、“机会”、“今天”、“瞬间”等话题相关的题目,写作中要努力表达自己对生活乃至生命的体验。

二是“素质·情感”类主题。

这类试题,有的给出体现美德的词语作为话题或中心词,直接指向品德修养;有的直接指向真实心态,打开情感大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地走向生活;有的指向交流倾诉,将“你”、“他”等代词作为交流、倾吐和关注的对象,引导考生学会合作、交流、倾诉,等等。

按照这样的思路,笔者拟出“我的责任我来担”、“感悟美德”、“你的心情,我感同身受”、“让你满意,是我的追求”、“向你致敬”、“我的勇气”、“快乐的_______”、“做一个_______的人”、“我爱我的_______”等模拟题,提醒“诚信”、“自信”、“合作”、“孝顺”、“节俭”、“兴趣”、“陶醉”、“心境”、“感恩”、“感动”、“价值”、“同情”、“扶助”、“友爱”、“礼貌”、“祝福”、“好心情”、“人生目标”、“真情”、“心态”等话题,给有心人用以练笔。

三是“想象·创新”类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一小部分教育基础较好、学生思想比较活跃的考区(特别是大城市考区)不时选用这类考题,以激发想象,启迪创新。

笔者据此拟出“沐浴阳光”、“走过风雨”、“那一面镜子”、“在播种的季节里”、“我的另一个天地”、“打开_______”、“面对大自然的______”等和话题“水”、“门”、“窗”、“桥”,就属于这类试题,让写作者“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以彰显其创新才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