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试卷一、积累运用(15分)1.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词注音和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wú)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B.先帝不以臣卑鄙(bēi bǐ)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通“倡”,倡导)C.义兴人谓为三横(héng)俶尔远逝(飞快地)D.黄发垂髫(chuí tiáo)至若春和景明(日光)2.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
(2分)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
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________;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________;可能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________;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________。
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D.不停的絮絮叨叨3.按要求默写。
(3分)(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许多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到建设祖国的浪潮中,老一辈的建设者们无不欣慰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赵翼《论诗》中相关诗句回答)(3)李白的诗以夸张、奇特的想像见长,请写出两句这样的诗句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列车长曾为冬天乘客不肯随手关门大伤脑筋,于是在每节车厢里贴了一张告示:“为了大家的舒适,请随手关门。
”告示贴出后,情况有所改变,但收效不大。
列车长灵机一动,将告示中的对象做了改动。
改写后的告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此,情况大有改观。
你知道列车长的告示是怎样改写的吗?请在横线上写出。
(2分)5.下图是中国邮政继1991年和1998年发行的抗洪赈灾邮票之后所发行的反映我国重大灾害的第三套邮票,主题为《万众一心,抗击“非典”》。
请仔细观察这枚邮票,用简洁的文字对其构图设计及含义加以说明。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答题。
(3分)已知:①备考前夕:某学校初三(2)班晚10∶30下自习②班主任有令:每晚下自习后须自学一小时求:考入重点高中解:眼皮十分沉重答:九年寒窗苦,苦海无边这是一道特殊的数学题,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条)另外,请给该学校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信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3题。
(15分)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全诗以________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
(2分)8.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诗的理解。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2分)(1)横柯上蔽()(2)窥谷忘反()10.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理解填空。
(3分)①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1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21世纪的家——绿色住宅》,完成14~18题。
(14分)21世纪的家——绿色住宅21世纪的住宅花样繁多,适合各种不同人的需求。
如果你是个“小气鬼”,请不妨借鉴一下日本的“太阳能住宅”。
在住宅中普及太阳能发电是日本政府“阳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通产省计划到2010年将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发电能力达到500万千瓦,使100万户的居民可以依靠太阳能发电设备给自己提供足够的电力。
政府还和电力部门达成协议,白天居民家庭的富裕电力可以通过普通电网卖给电力公司,晚上或阴雨天气可以从电力公司的电网购买电力,到一定时间进行结算。
日本早从1994年开始促进普及太阳能发电,并设立“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补助制度”,对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设备给予50%的财政补贴。
2001年财政用于个人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的补贴预算达160亿日元。
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
这一款被澳洲的植物学家和生态建筑师视为澳洲人的世纪房屋,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室内顶棚空间种植着下垂式倒挂草本植物,室外平缓宽大的房顶或外墙壁爬满藤本植物。
从外部看,整个房屋与周围地面连成一体,完全变成绿色。
预计本世纪中期将全面普及“绿屋”,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将变成绿色植物编织的城市。
而堪培拉每个新建房住户都可得到一份市政府的丰厚“绿礼”:15棵不同品种的树木和30丛灌木。
并在新居落成之日,由身穿绿色制服的志愿者帮助栽种。
德国柏林的新议会大厦也采取了“绿色建筑”设计,所有房间都可以自然通风,冬暖夏凉,而其中消耗的能源,98%都来自太阳能。
也有人提出下世纪要住在“摩天城市”,来解决越来越拥挤的人口问题。
学者们说,这种城市其实就是一座高达千米以上的摩天大楼。
据说美国有人正打算筹建528层、1 500米高的建筑物,可供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在上面居住。
总的来说,21世纪人类会有更个性化的住处,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想像力,让自己住得舒服,住得有新鲜感。
14.文中绿色住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几类。
(4分)15.标题“绿色住宅”中的绿色指的是什么?(3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请概括回答“小气鬼”是如何利用太阳能资源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句中加粗词能否删去?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2分)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请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为自己设计一套“住得舒服”“有新鲜感”“富有个性化”的未来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