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考研

古代汉语考研

200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业务课代码:714 (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用)业务课名称:古代汉语一、指出下面字的“六书” 类型,说明字形结构表示的本义(20分)燕朱秉函厶元歸執斬誣二、用楷书写出下面小篆字体写的字(5分)蠢乘羞羅發收威疽話弛三、术语解释(25分)1.古今字2.偏义复词3.互文4.古无轻唇音5.义界四、简答(30分)1.举例说明什么是词义的扩大与缩小。

2.举例说明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3.近体诗与古体诗在用韵方面有何不同。

4.中古四声与现代汉语四声的关系。

五、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所有内容都要翻译,包括小字部分)(60分)1.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当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史记•伯夷列传》)2.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归,如字,一作馈。

阳货,季氏家臣,名虎。

尝囚季桓子而专国政。

欲令孔子来见己,而孔子不往。

货以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

故瞰孔子之亡而归之豚,欲令孔子来拜而见之也。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

吾将仕矣。

”【好、亟、知,并去声。

宝怀迷邦,谓怀藏道德,不救过之迷乱。

亟,数也。

失时,谓不及事几之会。

将者,且然而未必之辞。

货语皆讥孔子而讽使速仕。

孔子固未尝如此,而亦非不欲仕也,但不仕于货耳。

故直据理答之,不复与辩,若不谕其意者。

阳货之欲见孔子,虽其善意,然不过欲使助己为乱耳。

故孔子不见者,义也。

其往拜者,言之孙而亦无所诎也。

杨氏曰:“扬雄谓孔子于阳货也,敬所不敬,为诎身以信道。

非知孔子者。

盖道外无身,身外无道。

身诎矣而可以信道,吾未之信也。

”】(朱熹《论语集注》)3.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左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不寒晏子对曰天下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今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晏子春秋》)六、评述(10分)请对下面一段文章加评述。

(宋人)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以为右文。

古之字书,皆从左文。

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

如木类,其左皆从木。

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

水之小者曰钱;金之小者曰钱;歹之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

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

(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四)200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业务课代码:827 (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用)业务课名称:现代汉语一、给下列诗句标注国际音标(14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二、举例说明普通话/e/音位的音位变体及其音位变体分布的条件。

(8分)三、普通话中的擦音声母有哪些?请指出普通话各擦音声母的发音条件(发音条件要求指出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0分)四、把下列人名分别按音序及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5分)张静杨小华汪红周兵林力五、汉语各方言差异很大却仍然属于同一种语言,欧洲一些语言(例如俄罗斯语、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再如丹麦语、瑞典语、挪威语)差异不大却分属不同的语言。

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10分)六、现代汉字的整理以及现代汉字的标准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0分)七、以下列语句中的“活”为例,分析多义词与同形同音词的异同。

(10分)(1)活到老,学到老。

(2)他身子不好,不能干重活。

(3)这一段描写得很活。

(4)这孩子说话活像个大人。

(5)我们一定要活捉那个家伙。

(6)这一批活儿做得很好。

(7)这里的水是活的。

八、语素和词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请举例说明。

(8分)九、现代汉语语法特点之一是“词类和句子成分没有简单的对应关系”,举例说明你对这一特点的理解。

(10分)十、分析下列句子中“就”的意义与用法。

(10分)(1)你等会儿,他就回来。

(2小李十五岁就参加了工作。

(3)放下背包就到地里干活。

(4)我就不相信我学不会。

(5)我就一本书,你别拿走。

十一、主语与宾语不是同一个层次的成分,谓语与述语也不是同一个层次的成分。

以“小王看书”为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10分)十二、下面的分析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0分)(1)请你把这把刀磨一下。

分析:这两个“把”属兼类词,兼介词与量词。

(2)看了一天书。

分析:这是一个述宾短语,宾语是“一天书”。

(3)朋友告诉我他最近很忙。

分析:这是一个紧缩复句。

(4)无论谁都不能违反原则。

分析:这是一个单句。

十三、分析下面句子中“是”的功能。

(10分)2(1)是小王昨天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2)小王是昨天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3)小王昨天是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4)小王昨天在图书馆是借了一本书。

十四、从修辞和语言教学的角度评议下面的广告和店名。

(15分)(1)一拍即合(某婚纱摄影广告)(2)一毛不拔(某牙刷广告)(3)骑乐无穷(某自行车广告)(4)一明惊人(某眼镜店广告)2007 古代汉语—————————————————————————————————————————一、指出下列各字记录的本义和字形构造在“六书”中的类型(20分)1.其2.亦3.夾4.逐5.采6.及7.解8.鸟9.步10.莫二、术语解释(30分)1.本义2.阳声韵3.四体二用4.喻四归定5.训诂术语“对文”和“散文”三、简要回答(30分)1.简述“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之间的区别。

2.从《广韵》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发生了一些变化,请说明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zh ch sh”和“j q x”分别来源于《广韵》36字母中的哪些字母。

3.什么是词类活用,什么是兼类词?它们有什么区别?四、把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60分)1.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已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锵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父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2.晋中行文子出亡,过于县邑。

从者曰:“此啬夫,公之故人。

公奚不休舍,且待后车?”文子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此人遗我玉环:是振我过者也。

以求容于我者,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

”乃去之。

果收文子后车二乘而献之其君矣。

3.诗言青青子矜传曰青矜青领也学子之服按古者斜领下连于矜故谓领为矜孙炎郭璞注尔雅曹大家注列女传并云矜交领也邺下诗本既无也字群儒因谬说云青矜青领是衣两处之名皆以青为饰用释青青二字其失大矣又有俗学闻经中时须也字辄以意加之每不得所益成可笑。

五、你怎样看待《说文解字》一书在汉语语言学发展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10分)一、写出下列字的任意一种古代文字的字形,并且指出它在“六书” 中的类型。

(20 分)舟,隹,佞,莫,殊,亦,徒,矛,牧,兵二、概念解释(25 分)(1)联绵词(2)韵,韵部,韵母,韵目(3)《四书章句集注》(4)七音(5)喻三归匣三、简要回答(30 分)1.举例说明同源词与“右文说”的关系。

2.举例说明“者” 和“所” 两个词在语法上的相同和不同。

3.举例说明汉字简化和繁化的相互关系。

四、用普通话翻译下面古代汉语(75 分)1.天王之道有之……此四者其能久乎(由抄写人省略。

以下同。

)2.食者民之本也……无转尸3.夫遇不遇者时也……以伺其时4.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可得而法5.士生今日而不读书……所谓句心也—————————————————————————————————————————一、简要解释下列术语(30分):1.同源词2.反切3.古圆清唇音4.四体二用5.统言、折言6.《经传释词》二、写出下列各字的小篆,并且分析它的“六书”结构,解释它的本义(30分)止自行页亦及防然和本三、简要论述“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15分)四、把下面几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75分)(一)夫免身全动,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

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10分)(二)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10分)(三)虽然安可以不务修(繁)身乎哉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繁)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繁)学敏行而不敢怠也,(10分)(四)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理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本不安者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务而暗(繁)无务博闻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蔡迩来远,(10分)(五)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援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寺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气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4第4/10页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宪缓而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设猛兽亦为所伤云。

(10分)(六)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一则朝廷之臣取其鉴达治体经纶博雅二则文史之臣取其著述宪章不忘前古三则军旅之臣取其断决有谋强干其事四则藩屏之臣取其明练风俗清白爱民五则使命之臣取其识变从宜不辱军命六则兴谴之臣取其程功节费开略有术此则皆勤学守行者所能办也人性有长短岂责其美于六涂(繁)哉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愧(繁)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