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电渗析法除盐

C电渗析法除盐

分离粒径范围: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
一、电渗析的基本原理
原理: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 而使溶液中的溶质与水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
阴膜只让阴离子穿过;阳膜只让阳离子穿过。 电极两侧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阴极还原反应 2H++2e→H2↑ 阴极室溶液呈碱性结垢 阳极氧化反应 4OH-→O2↑+2H2O+4e 阳极室溶液呈酸性腐蚀
若有少量离子在浓度差的作用下进行两相扩散,势必打破电中性,产生 顿南电位。
顿南电位趋向于把膜内的反离子拉回,而把铜离子排斥到溶液中,以恢 复电中性。
这样,由浓度差产生的离子扩散趋势,就被反方向的顿南电位抵消,建 立起一种浓度不均衡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称为顿南平衡。
三、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机理 ▪ 顿南膜平衡理论:
4. 反渗透(RO):膜两侧有浓度差,在浓度高的一 侧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溶剂(如水)透过膜而纯化 或浓缩的膜分离技术。
5. 微滤(MF):膜两侧有浓度差,在浓度高的一侧 施加一定压力,截留水中的细菌、粘土等微粒的技 术。
6. 超滤(UF):膜两侧有浓度差,在浓度高的一侧 施加一定压力,截留水中的大分子以及细菌、病毒、 胶体等微粒的技术。
在电渗析过程中,电能的消耗主要用来克服电流通过溶液、 膜时所受到的阻力以及进行电极反应。运行时,进水分别地不断 流经浓室、淡室以及极室。
淡室出水即为淡化水,浓室出水即为浓盐水,被室出水不断 排除电极过程的反应物质,以保证电渗析的正常进行。
为降低电极反应在总能量消耗中所占的比例,工业生产中 组成多膜电渗析槽,称为电渗析器。
例如,把离子交换膜浸入NaCl溶液中时,根据化学平衡原理,如果在膜 内溶液中两处游离离子达到平衡时,它们的离子浓度的乘积相等。
四、电渗析器的构造与组装: 1、构造:
用夹紧板紧固在一起的膜堆部分称为电渗析器。电渗器 的结构包括压板、电极托板、电极、极框、阴膜、阳膜、浓 水隔板、淡水隔板等部件。将这些部件按一定顺序组装并压 紧,组一定形式的电渗析器。整体结构可分为膜堆、极区和 紧固装置等三大部分。
第二节 电渗析除盐
溶剂透过膜的过程称为渗透,溶质透过膜的过程称为渗析。 1.电渗析(ED):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 交换膜对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把电解质从水溶液中分 离出来的膜分离技术。 2. 渗析(D):是由于膜两侧有浓度差,使水中的溶质透 过膜分离的技术。
3. 渗透:由于膜两侧有浓度差,使溶剂(如水)透 过膜分离的技术。(溶质不发生迁移)
三、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机理 ▪ 顿南膜平衡理论:
在交换膜内存在大量的固定离子和相应的反离子,电量相等,保持电中 性,但它们的浓度要比溶液相中高。浓度差使膜内离子向溶液中扩散。 但膜内的固定离子不可移动,为保持电中性,反离子也不能移出膜外。
溶液中的同离子浓度比膜内高,但为保持两相内的电中性,不能扩散到 膜内。
均相膜指整张膜完全是按离子交换树脂的制造工艺制成的, 是将树脂的母体连接起来,成为连续的膜状物,在这种膜中聚合 电解质和成膜材料之间发生了化学结合而成为共聚体。
由于这种膜的化学性能是均匀的,膜的各部分具有相同特性 ,是单相的,故叫均相膜。
半均相膜的聚合电解质与成膜材料混合得十分均匀,它的 化学性能的均匀性可以大为提高,但两者之间没有化学结合。
第二节 电渗析除盐
所谓膜分离是指在某种推动力作用下,利用特定膜的透过性能,达 到分离水中离子或分子以及某些微粒的目的。电渗析、反渗透、超滤以 及渗析统称为膜分离法。
膜分离的推动力可以是膜两侧的压力差、电位差或浓度差。这种分 离方法可在室温、无相变条件下进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各种膜分离 法的推动力与分离对象如下表所示。
(1)电极 工业上所用的电极材料要求: 导电性能好、机械强度高、对所处理溶液的化学和电化学稳定
性好、分解电压低、超电压小、取材资源广、加工方便、价格便宜。 电极的形状有:
丝状、网状和平板状等多种。 电极一般都镶嵌在导水板中,通常简称为电极板。 电极材料有: 石墨、铅、不锈钢、钛涂钌(或钛涂铂)、铅银合金和钛涂过 氧化铅( PbO2 )等。
2、离子交换膜的性能 选择透过性: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实际上并不是那 样理想的,因为总是有少量的同号离子(即与膜上的固定 活性基电荷符号相同的离子)同时透过。
导电性:膜电阻与电渗析所需要的电压有密切的关系。电 阻越小,所需电压越低。膜电阻一般用膜的电阻率乘以膜 的厚度表示,单位为cm 2。
机械性能:应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韧性。
3、离子交换膜的理论模型
离子交换膜是具有微细孔道海绵状结构的薄膜。以阳离子 交换均相膜为例上由化学键结合大量完全电离成阴离子的基团,表现出负 电性,它们在整个膜结构中是均匀分布的。 (2)膜内水相与一般电解质水溶液相似,也是等摩尔的存 在着游离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3)固定离子的浓度由膜的结构决定。 (4)网状结构的孔隙对游离离子的运动并无阻碍。 由于离子交换膜中含有相当浓度的游离离子,使它具有 良好的导电性能。
原水
极水
阳 阴阳 阴阳 阴阳
极+ + 阳极 室 浓

++
淡浓
— —
+ +
淡浓
— —

+
室—

阴极

浓水
淡水
电渗析分离原理图
二、离子交换膜:
1、离子交换膜的种类 离子交换膜是电渗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其选择透过性
能,主要分为阳膜与阴膜;按其膜体结构,可区分为异相膜、 均相膜、半均相膜。
异相膜通常是具有交换基团的聚合电解质(树脂)与成膜材料(粘合剂)粘 合生成薄膜,井加入衬网而制成。异相膜的优点是机械强度好、价格低,缺 点是膜电阻大、耐热差、透水性大。均相膜则相反。
阳阴 膜膜


阴 极
1. 膜堆
阴、阳膜和一对浓、淡水隔板交替排列,组成最基本的脱盐 单元,称为膜对。电极之间由若干组膜对堆叠一起即为膜堆。
用于隔开阴、阳膜之间的隔板由隔板框和隔网组成。其上有 配水孔、布水槽、流水道以及搅动水流用的隔网。常用的隔网 有鱼鳞网、编织网等形式。
编织网
2. 极区 极区由电极、极水室、导水板等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