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化验室管理手册

最新化验室管理手册

质量检验管理程序手册目录第一章方针目标 (6)第二章人员培训 (7)第三章检测前的准备 (8)第四章检测 (10)第五章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 (12)第六章环境与安全 (13)第七章分析人员管理程序 (14)第八章分析人员培训管理程序 (19)第九章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21)第十章试剂材料管理程序 (30)第十一章化验室环境与安全管理程序 (34)第十二章原料质量监督检查管理程序 (38)第十三章生产的中间控制分析管理程序 (42)第十四章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管理程序 (47)第十五章产品质量检查管理程序 (51)第十六章不合格品监督管理程序 (54)第十七章保留样品管理程序 (56)第十八章质检争议管理程序 (59)第十九章质检体系文件管理程序 (64)第二十章质检活动记录管理程序 (69)第二十一章数据质量统计管理程序 (74)第二十二章质检资料管理程序 (79)第二十三章质检体系内部审核程序………………………………………82 前言介休市昌盛煤气化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机构图:本公司为满足用户和指导生产的需要,设立了质量检化验中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健全的质量监督检验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经营面向全国、面向世界,产品质量实施国际通用标准。

质量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已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质检体系是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最重要的基础部分。

质检体系实施ISO9000 系列标准,对推动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确立和完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这正是我公司编制和推行《分析手册及其程序文件》(以下简称《手册》)的目的所在。

本《手册》依据GB / T I9002 一ISO9002 《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标准,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描述了本公司质检体系的组织结构,阐述了质检体系的方针、目标、质量职责:根据管理特点和运行的阶段,将质检体系的所有活动,划分为23个既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管理要素(见第四章);通过程序文件,对每一个要素的实施所涉及的组织、程序、过程和资源,进行了详尽的规定,这对我公司质检体系的正常运作起着决定作用。

本《手册》编写的主导思想是确保它的先进性,既符合了GB / T I9002 一ISO9002 标准模式,同时又考虑了现实的可行性。

在总体设计上力求形成一个严密而有序的闭环管理体系。

在编写的具体技术方面,突出每一个活动环节的可操作性和可追溯性。

为此本《手册》既对质检体系与生产、安全、供应、销售和计量等体系作了明确的界定,同时又确立了彼此间相互制约、密切配合的工作关系。

本《手册》在描述质检活动的各个环节时,充分引用和贯彻了国家标准和本公司有关技术标准、规章制度。

实施GB / T I9002 一ISO9002 标准模式后的本公司质检体系,不仅应该能够确保企业预定质量目标的实现,而且有利于企业达到更高的质量目标。

本《手册》是对外介绍我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文件,同时也是本公司质检体系必须遵守的公司内部法规。

《手册》文本的管理和内容的改进,须履行严格而有权威性的程序(见《质检体系文件管理程序》)。

附加说明:本《手册》由介休市昌盛煤气化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起草、解释和修订。

第一章方针、目标1 方针:本公司质检体系应严格遵循下述工作方针:按照GB / T I9002 一ISO9002 标准模式健全质检体系,采用先进技术标准实施质量检验和监督,以严谨、求实、公正、准确、快捷的工作质量,保证本厂各道工序,各种产品质量处于预定的受控状态。

2 目标:2.1 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质量检测率100 %2.2 产品质量检测率100 %2.3 检测准确率100 %2.4 上级技术监督部门质量抽检符合率100 %2.5 生产、经营、管理部门满意;供户、用户、协作方满意。

第二章人员培训1、概述人员培训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提高质检人员素质,确保检验数据准确无误的保证。

2、职责检化中心分析人员的培训由质检部负责,3、培训3.1所有从事分析工作的人员都要经过培训,并取得上级颁发的分析人员合格证。

3.2培训和考核要建立培训档案,并妥善保管。

3.3人员培训详见《质检人员培训管理程序》。

第三章检验前的准备1 概述检验前的准备是保证检验工作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检验人员、仪器准备、物资、检验依据和检验环境等准备。

2 检验人员2 .1 技术人员应具备本专业中专以上或相似专业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事质量检验工作四年以上的人员担任。

2 .2 检验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初中文化程度,具有五年以上从事检验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取得省厅颁发的质检人员合格证、本厂颁发的安全作业证方可上岗。

3 仪器设备3 .1 按工作要求配备齐全。

3 .2 所有的计量器具、仪器设备按要求定期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 .3 使用仪器设备完好率达100 %。

4 检验依据4 .1 所有检验项目必须有技术标准和规定的分析依据。

4 .2 所有的产品必须执行现行的标准,若没有现行标准,必须制定企业标准,且分别履行备案手续。

4 .3 对于进厂原料,根据供方质量保证情况和企业需求制定企业原料标准。

4 .4 根据检验要求,原始记录、台帐、报告单等报表要实行规范化。

5 物质准备5 .1 物质主要包括化学试剂、药品、标准溶液、基准物质等。

第四章检测1 概述检测是检验的基本环节,应严格控制检测条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职责检测任务由检化中心各分析组负责。

各分析组对本岗位所出具的检验数据负责。

3 检测3 .1 检测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和程序进行。

3 .2 检测必须做平行样。

如不合格时,必须重新采样检测。

3 .3 在检测过程中,仪器、设备出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检查原因,经修复校准后方能使用。

3.4 检测程序应符合《原料检验管理程序》、《生产的中间控制分析管理程序》、《产品检验管理程序》。

3.5 附图:原料、中控、产品检验工作程序图。

第五章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1 概述检验报告是质检部的“产品”,因此应保证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的质量。

2 职责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由承检人认真填写,组长审核。

各分析组对本组出具的检验报告负责。

3 检验记录按《质检记录管理程序》执行。

4 检验报告4 .1 检验报告单承检人填写,并与原始记录、台帐数据相一致,不得涂改或更改。

4 .2 检验报告单应及时按《质检信息管理程序》规定的线路传递。

4 .3 出厂产品检验报告单的填写,与原始报告单数据相一致,并加盖产品质量检验章、分析者、领导审核后审核章。

第六章环境与安全1 检验场所必须具有检验工作所需求的条件。

2 职责质检化验室负责本室的环境和安全工作。

同时应接受安防部职能部门的监督指导。

3 环境3 .1 质检化验中心应有独立的检验室、仪器分析室、标准溶液室、天平室、高温室、样品室、办公室和更衣室。

3 .2 各检验室必须按承检项目的要求配备相应设施,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具体详见《化验室环境安全管理程序》4 安全4 .1 各检验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

4 .2 按规定配备好劳动保护用品,并按规定使用和穿戴。

4 .3 “三废”排放要按规定执行,具体详见《化验室环境安全管理程序》第七章分析人员管理程序1 目的与范围为了保证质检体系有效运行,必需对质检人员实行严格的行业管理。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直接或间接从事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人员管理2 相关文件2.1《化验室环境安全管理程序》2.2《各分析室内部考核办法》2.3《质检体系内部审核程序》3 管理职责3.1 质检人员由质检部归口管理。

3.2 质检人员的日常管理由各分析组具体负责。

质管员负责监督。

4 管理内容与要求:4.1总则:4.1.1 公司各质量监督检验岗位应按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质量检验、检查专业质检人员,以及其它辅助工作人员。

4.1.2 各类质检人员的数量、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应与所承担的质量监督检验任务相适应。

4.1.3 质检人员应服从统一的行业管理和职业纪律约束。

4.1.4 对质检人员应进行经常的培训和考核。

4.2 素质和资格:4.2.1 所有质检人员均应按照《检验室环境与安全管理程序》的规定取得本公司颁发的安全作业证。

4.2.2 质检部负责人应由专业知识面广,熟悉本企业质量监督检验业务的工程师或从事检验工作五年以上的助理工程师担任,并具备以下条件:a 熟悉并认真贯彻执行有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和规章制度。

b 热爱本职工作,责任心强,作风正派,坚持原则。

C 熟悉并严格执行技术标准。

d 熟悉各检验室技术业务,能指导质检工作,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e 熟悉企业管理、质量管理和本企业生产过程。

4.2.3 检化中心负责人应由从事检验工作三年以上的技术人员或从事检验工作五年以上,具有相当于中技或高中文化程度的技术工人担任,并具备以下条件:a 熟悉本分析室承检任务的技术标准、规程,有一定的检验业务和组织能力。

b 熟悉本分析室使用的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并能排除一般故障和维护保养。

c 有相应的安全知识,能预防和处理突发的安全事故。

d 有一定的质量管理和生产工艺知识,能及时处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与本分析检验有关的问题。

4.2.4 技术人员应由从事具体质量监督检验工作二年以上、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质检人员担任,并具备以下条件:a 熟悉并掌握有关质检业务和技术标准。

b 具有宣贯技术标准,制定质检方案,解决一般技术难题和独立开展技术工作的能力。

c 取得科技管理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

4.2.5 质检人员应具有中技或相当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达到:a 经资格考核,获得省级主管部门颁发的上岗资格证书。

b 熟悉所承检任务的技术标准、规程,有执着的敬业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

c 熟悉技术标准和生产工艺要求,掌握采样、制样技术。

d 熟悉所使用的药品、溶液试剂的物理化学性能及使用方法。

e 能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并能正确维护保养。

f 能准确分析检验数据,出具检验报告,并认真填写原始记录。

4.2.6 设备维修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a 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熟悉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掌握有关仪器设备的相关知识。

b 熟悉常见仪器设备的构造、性能和检修规程。

C 掌握一般维修技术。

4.2.7 其它人员:其它人员应具有与所从事工作相适应的素质,熟悉各自职责,掌握本岗位的业务技能。

4.3职业技能:4.3.1 认真负责,忠于职守,一丝不苟地执行标准和《质检手册》规定的各项管理标准。

4.3.2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主观臆断,不马虎行事,不弄虚作假。

4.3.3 坚持贯彻有关质量法规,坚持原则,照章办事,秉公执法,不绚私情。

4.3.4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发布质检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