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运动摄像
(4)利用交通工具作为移动摄像的辅助工 具时,注意保持车辆的平稳 通常会将轮胎的气放掉1/3,同时要 尽量避免摄像机直接于车辆接触,以防 止车辆的震动直接传到摄像机上形成画 面抖动。
2、注意起幅、落幅和过程 一个完整的运动镜头都包括起幅、落幅 和运动过程。 摄像师首先要保证画面起幅要有一定的 时间长度,最好是在起幅结束的时候能有引 出摄像机运动的画面内部运动。 同时,摄像师要充分重视落幅,力争降 最稳定的姿态、最佳的构图和表现效果安排 在落幅上,同时落幅也要保持一定的时间长 度。
现在一些DV爱好者也开始在拍摄中使用简易小摇 臂,追求更好的画面效果: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摇臂拍摄现场和介绍: 1、2、3
一、综合运动摄像的作用 1、有利于在一个镜头中记录和表现一 个场景中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再现现实 生活的流程 2、强化电视画面美感,增强冲击力 3、在较长的连续画面中可以与音乐的 旋律变化相互"合拍",形成画面与音乐一 体化的节奏感
2、保持镜头运动的相对稳定 近距离跟拍的时候,被摄主体往往 有比较多的上下起伏的小幅度曲折运动 这种时候,摄像不能过分的受主体 运动的影响,要保持摄像机相对平滑的 运动轨迹,不能太过频繁的跟着主体的 小幅度运动而让镜头不停的上下左右跳 动。 所以说,画面的平稳运动是跟摄的 一个重点要求。也是实际拍摄中尤其要 注意的问题。
3、展示环境,能表现较大的场景空间 电视屏幕框架的大小限制了电视画 面对宏大场面和较大景物的表现功能, 摇镜头可以使观众的视线在摇摄的方向 上大角度展开,可以突破电视画框局限, 拓展画面空间。 所以摇镜头常用来介绍事件发生的 环境、地点或者规模。同样,也常用来 表现超长或者超高的物体,比如摩天大 楼、火箭,大桥,等等。
3、表现被摄主体的运动 移动摄像可以与被摄主体有同样的运动 轨迹,表现被摄主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各种姿 态和局部细节。 而当移动摄像与被摄主体有不同的运动 轨迹时,两种轨迹可以发生参照关系。 4、引导观众的视线方向 摄像师可以通过移动镜头在更大程度上 有效的引导观众按照什么顺序,从什么角度 观察,观察画面内的哪些物体。
第二节:移摄
移摄:是指将摄像机架在活动物体 上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 用移动摄像的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 称之为移动镜头,简称移镜头。 观看移动镜头效果 效果2
一、移动镜头的作用 1、展示环境、表现宏大场面 移动镜头可以突破画面框架两边的限制, 开拓画面的空间 所以,摄像师常常运用移动镜头进行场 景与环境的介绍 2、表现完整、复杂的景物关系 移动摄像不切换镜头就可以从各个角度 和景别来表现被摄主体。 同时,利用移动镜头既可以避免画面内 各物体的互相遮挡,也可以有意形成遮挡, 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叙事效果。
2、要把被摄主体安排在画面的结构中心 在拍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观众视点 的稳定。只有当被摄主体在镜头推进过程 中始终处于画面结构中心,才能保证观众 在观看画面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注意力。 所以,一方面摄像师在起幅的画面时 就要预估推进过程和落幅的效果,另一方 面在推进过程中要及时注意调整摄像机, 始终保持主体在画面的结构中心。
第八节:综合运动拍摄
综合运动摄像是指在一个镜头中采 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运动摄像方式, 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拍摄。 用这种方式拍得的电视画面叫综合 运动镜头。 综合运动镜头的拍摄是一种比较复 杂的拍摄,由于往往要使用摇臂等辅助 设备,需要控制的因素较多。
如电视剧拍摄中常见的一些表现人物的综合运动镜头 常常是用小摇臂拍摄的
(2)使运动的物体有相对稳定的画面表现 (3)使相对静止的物体产生动感 既可以活跃画面气氛,也有利于物 体细节的表现。
2.戏剧性作用:通过突出摄像机的运动 来表现一种心理因素。 (1)创造电视画面空间 在平面的画面空间上创造出立体的表现 空间,使观众有空间位移和空间变化的真实 感受。
(2) 表现多个构图元素之间的关系,完成视 觉的转换。 固定画面如果要视线视觉的转换,要依 靠镜头剪接。 运动镜头可以在一个镜头内完成视觉的 转换。 (3)形成鲜明的画面外部节奏 观众通过运动节奏可以感受到画面内容 表现的情绪。 (4)、表现被摄主体的主观视点 常用来拍摄主观镜头
3、甩镜头的拍法 甩镜头其实就是非常快速的摇镜头, 从起幅快速摇到落幅,中间部分往往是 模糊的。 由于落幅画面是视觉的重点,而快 速摇镜头又往往容易导致落幅停不稳, 所以,摄像师可以单独拍摄落幅的固定 画面,然后在后期制作的时候与甩摇的 过程剪接在一起。
甩镜头要控制好方向、力度、速度、落 幅的构图。 甩镜头的起动要快,不能拖泥带水犹犹 豫豫 甩镜头的运动过程部分最好能完全虚化 同时,最好选择线条丰富、反差大、层 次感明显的景物拍摄甩镜头,以便产生出明 显的明暗运动线条,加强甩摇的审美和表达 效果。 甩镜头也常用于场景间的转换。
二、拍摄跟镜头要注意的问题 1、技术要求 (1)跟镜头运动速度与被摄主体的运动 速度要保持一致 (2)保证足够的景深范围 使被摄主体和需要表现的环境都保持 清晰 (3)考虑镜头的运动可能带来的一些影 响因素:如稳定性、周边录音等辅助人员入 画穿帮、晕光等等问题 达到上面这些基本要求,是拍好跟镜 头画面的基本前提。
第七节:升降拍摄
摄像机借助升降装置等,一边升降 一边拍摄的方式叫升降拍摄。 用这种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叫升降 镜头。 通常需在升降车或专用升降机上才 能很好地完成。 看示例《倒影》1:30,2:35, 4: 53 《魔法》7:42
升降镜头的作用: 1、有利于表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 2、常用来展示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氛围 3、可实现一个镜头内的主体的转换 4、可以表现出感情状态的变化 5、常把升降镜头与推、拉、摇等多种运动摄像 方式结合使用(综合运动) 会构成一种更加复杂多样、更为流畅活跃 的表现形式,能在复杂的空间场面和场景中取 得收放自如、变化多端的视觉效果。
二、拍摄时要注意的问题: 1、除特殊情绪对画面的特殊要求外, 镜头的运动应力求平稳。 2、镜头运动的每次转换,应力求与人 物动作和方向转换一致,与情节中心和情绪 发展的转换相一致。 3、机位运动时注意焦点的变化,始终 将主体形象处理在景深范围之内。 4、注意升降机(摇臂)的影子,不能 进入画面。
187页肩扛摄像机拍摄的内容,请大 家课后自己去看,思考一下肩扛拍摄的 优点和缺点。 完成一个课后作业:结合你看过的 影片实例,用自己的话谈谈你认为肩扛 拍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我们到实践课会讲肩扛拍摄要注意 的一些问题。
二、拍摄摇镜头要注意的问题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2、控制好速度和节奏 在摇摄运动物体时,当然要跟物体的运 动速度相一致。 而在摇摄两个静止物体时,就要看自己 的表达目的,因为较快的摇速可以缩短现实 空间中事物间的距离,较慢的摇速则可以拉 长现实空间中的物体间距离。 所以要看摄像师的表达需要,看场景情 绪的需要,来控制好摇镜头的速度。
5、产生视觉冲击力 在进行移动摄像时,画面外部的景物随 着镜头的移动不断划出和进入画面框架,画 面内部物体在视觉上始终处于运动状态,可 以引起比较强烈的视觉感受的变化,达到吸 引观众观看注意力的效果。 6、影响节奏 移动镜头可以通过移动路线和移动速度 快慢的变化,对影片的节奏产生明显的影响。
二、移动镜头的拍摄要求 1、技术要求:“平”、“稳”、“准”、 “匀” 尽量使用三角架、轨道车、或者肩 扛辅助减震装置(斯坦尼康)。 在一般电视新闻或者其他成本较小 拍摄周期很短无法达到上述条件的情况 下,才采用直接肩抗方式拍摄移动镜头。
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1)多用广角镜头或者镜头的广角端。 因为利用广角镜头进行移动摄像容 易取得较为稳定和焦点清晰的画面效果 (2)肩扛或者徒手拍摄移动镜头的时候: 注意以身体运动带动脚步走动,尽 量保持身体重心在水平线上移动。
(3)宁晃勿抖。 在实在无法保持平稳的状态下,宁 可让画面有些晃动也要尽量避免抖动, 因为相对来说,观众对晃动画面的接受 程度比抖动画面好一点。
第四章
运动摄像
第一节:运动摄像的概念及作用
一、运动摄像的定义 运动摄像:是指在一个镜头中,通过 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变动镜头光轴,或 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
二、运动镜头的作用 1、描述性作用 (1)展示画面空间: 如在《拯救大兵瑞恩》中,用航拍 来表现诺曼底登陆的宏大场面。 同时对描述细节也有作用,比如时 装表演中往往对模特从下到上进行摇摄, 表现服装的细节。
3、落幅是推镜头的表现重点 起幅往往是引起推镜头的原因,落幅才 是表现目的,是主要叙述内容 4、推进速度应该与画面内的情绪和节奏相一致。 比如一般在表现活泼或者紧张的情绪时, 速度要快些,而表现平静或者忧伤的情绪时, 速度就要慢些。
第四节 拉摄
拉摄: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 或者利用镜头从长焦到广角的变化使画 面框架由近及远、不间断拉开与被摄主 体距离的一种拍摄方式。 用这种方式拍摄的镜头叫拉镜头。 观看拉镜头效果:《12小时》开头
一、跟镜头的特点 1、具有明确的被摄主体 摄像机跟着被对稳定状态 这儿说的稳定有两个含义: 首先是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相 对稳定,而背景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其次是说被摄主体的景别保持相对 稳定。
3、引导观众的视线 从人物背后跟随拍摄的跟镜头,使 观众的视线与被摄主体的视线方向重合, 电视画面表现的空间几乎就是被摄人物 的视觉空间,所以带有主观镜头的性质, 可以强烈的引导观众视线。可以加 强观众的参与感和现场感。 有些直接表现被摄人物眼前景象的 主观镜头虽然画面中没有主体,但主观 镜头的效果和跟镜头几乎一样。我们可 以看作是特殊的跟镜头。 《小武》中示例
一、拉镜头的作用 1、形成远离的视觉效果,形成某主体和主 题或环境之间的关系。 2、被摄主体视觉重量减轻,展示环境、开 阔视野。
二、拍摄拉镜头要注意的问题: 1、落幅是重点 2、拉的速度应该与画面内的情绪和节奏相 一致。
第五节:跟摄
跟摄:是指摄像机跟着被摄主体一起运动, 表现被摄主体运动状态或主观视角的一种拍摄 方式。 用这种方式拍摄的电视画面称为跟镜头。 跟镜头大致可以分为前跟、后跟(背跟)、 侧跟三种情况。前跟是从被摄主体的正面拍摄, 也就是摄像师倒退拍摄,背跟和侧跟是摄像师 在人物背后或旁侧跟随拍摄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