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修井作业问题

修井作业问题

1.简述对钻具憋跳的处理方法①磨铣时出现跳钻,特别是使用领眼磨鞋时的跳钻,往往是由于落物固定不牢而引起的,一般降低钻速可以克服。

②产生跳钻时,要把转速降低至50r/min左右,钻压降到10kN以下。

待磨铣正常,再逐渐加压提高转速。

③当钻具被憋卡,产生周期性突变时(转速由快变慢,机器负荷声音加大,到一定圈数时,钻具突然快速转动,并发出较大声响),磨鞋在井下有卡死现象。

卡死的原因:一是落鱼偏靠套管;二是落鱼碎块;三是钻屑沉积。

无论是何种原因,均必须上提钻具,排出磨鞋周边的卡阻物或改变磨铣工具与落鱼的相对位置,同时加大排量洗井,将磨下的碎屑物冲洗出地面。

若上提遇卡,可边转边提解卡。

2、从造成砂卡的原因来看,要避免砂卡的产生,需采取哪些预防措施?(1)对出砂较严重的生产井,要尽早采取防砂措施,或及时进行冲砂处理,防止砂卡。

(2)冲砂时泵的排量要达到规定数值,以保持将砂带出地面。

在倒罐或接单根时,动作要快,防止砂子下沉造成砂卡。

(3)压裂施工作业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避免油管下得过深、含砂比过大、排量过小及压裂后放压过猛等。

(4)在填砂、注水井喷水降压时,要注意填砂量的确定和防止喷水放压过猛等。

3、使用螺杆钻钻磨时发现没有进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并写出对应的处理措施。

(1)地层变化:适当改变钻压和循环率。

(2)马达失速:压力表读数增高,钻具提离井底,检查循环压力,加小钻压逐步增大钻压。

(3)旁通阀处于“开”位:压力表读数偏低,稍提钻具,启、停泥浆泵两次仍无效时,则需起出检查旁通阀。

(4)万向轴损坏:常伴有压力波动,稍提钻具,压力波动范围变小,则只能起出钻具,检查或更换。

(5)钻头磨损:起出换新钻头。

4、请解释钻杆接头331的含义。

3-公称尺寸31/2in3-钻杆类型是正规式1-钻杆接头螺纹是公扣螺纹5、大斜度井、水平井通井有什么特殊要求?①通井规下至45°拐弯处后,下放速度要小于0.3m/s,并采用下1根—提1根—下1根的方法。

若上提时遇卡,负荷超过悬重50kN,则停止作业,待定下步措施。

②通至井底时,加压不得超过30kN,并上提完成在井底2m以上,充分反循环洗井。

③提出通井规,纯起管速度为10m/min,最大负荷不得超过油管安全负荷,否则停止作业,研究好措施后再施工。

④起出通井规后,详细检查,并进行描述。

6、下电潜泵时有哪些技术要求?下油管时,要坚持电缆有一定的拉力,使电缆能紧贴在油管上,不出现突起,但拉力不能太大,以免扯坏电缆。

打电缆卡子尺度要合适,卡子松紧度以勒紧电缆、铠皮略有变形为宜。

摘扣油管吊卡时,吊卡的开口始终朝向电缆一边,油管上的电缆要朝向电缆滚筒那边。

下油管时要打好背钳,严禁下井的油管转动。

电缆从滚筒上倒下来时不能拖地,以免将泥土和茅草等杂物带入井内,堵塞电泵。

7、设计打捞工具时,应考虑哪几个问题?打捞工具下入方法(工具的连接方式);打捞工具的可退性(工具使用的安全性,避免事故复杂化);打捞工具操作的安全性(工具的强度问题);打捞工具的可操作性(操作应简单可靠,便于现场应用);打捞工具尽可能设计有循环通道(便于洗、压井作业);打捞工具与现有工具的匹配性(便于工具的相互组合);打捞作业不改变原井身结构。

8、常用套管修复方法有哪几种?挤水泥封固法通径扩胀法磨铣扩径法套管内补贴法套管内衬法套管外衬法套管补接法取套换套法爆炸整形法。

9、磨铣作业时,如何根据磨屑来判断施工参数的合理性?磨铣施工时,磨屑返出井口有片状、丝状、砂粒状等。

当井下落物为稳定落鱼,材料含碳量较高时,其磨屑为长丝状,最大厚度为0.5~0.8mm,长度可达70mm左右,当出现的磨屑呈头发丝状时,说明钻压小,应当增加钻压。

当磨铣含碳量较低的落鱼时,出现的磨屑为长度较短的丝条状,苄基30~50mm左右。

有时由于局部挤压研磨作用也出现长鳞片状磨屑。

如果在磨铣中磨屑大量呈现鳞片状或铁末,说明参数不合理或磨鞋已磨损严重,需要更换新的磨鞋。

10、检泵作业后出油不正常或不出油有哪些原因?抽油杆(油管)断(脱);活塞未入泵筒;防冲距调整不当;地层供液能力不足;油管丝扣渗漏或存在有砂眼、裂缝造成油管漏失;泵筒内有脏物造成固定阀或游动阀关闭不严;管柱中的泄油器失灵;气体影响;地层出砂;原油结蜡严重;活塞与泵筒间隙过大。

11、磨铣作业时,如何根据磨屑来判断施工参数的合理性?答:磨铣施工时,磨屑返出井口有片状、丝状、砂粒状等。

当井下落物为稳定落鱼,材料含碳量较高时,其磨屑为长丝状,最大厚度为0.5~0.8mm,长度可达70mm左右,当出现的磨屑呈头发丝状时,说明钻压小,应当增加钻压。

当磨铣含碳量较低的落鱼时,出现的磨屑为长度较短的丝条状,苄基30~50mm左右。

有时由于局部挤压研磨作用也出现长鳞片状磨屑。

如果在磨铣中磨屑大量呈现鳞片状或铁末,说明参数不合理或磨鞋已磨损严重,需要更换新的磨鞋。

12、如何预防井下落物?答:1)了解套管情况,避免盲目下入大直径工具;2)完井尾管及井下工具深度适当,减少砂卡机会;3)下井工具完好,避免工具损坏,部件散落卡钻;4)下井管柱上紧;5)作业时井口装自封,钻台上不放无关的小物件;6)测井、射孔、抽吸等作业时,控制下放和上提速度,避免电缆或钢丝绳断。

13、为提高找漏施工的一次成功率,找漏前期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a)封隔器下井前必须仔细检查,在确保封隔器完好时才能下井b)施工前必须查明套管有无变形、损坏、有无出砂、溢流、是否通过其它工具找过漏、套管破漏段吸水情况怎么样等情况。

c)施工前必须通井、刮管至人工井底,并彻底洗井确保井筒内清洁。

d)施工用的管柱必须密封可靠,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应做密封试压。

e)为了使封隔器胶皮均匀座封,应在封隔器附近下入与套管尺寸相匹配的扶正器,能有效地避免封隔器胶皮在井内座封时受力不均的情况,延长封隔器胶皮的使用寿命,必要时可在封隔器上下各加一个扶正器。

14、下管柱要录取哪些资料?答:1)时间,2)自下而上井下工具的名称、规格型号、长度,3)封上、封下,4)油管的规范、类型、根数、长度、方入,5)管柱及井下工具深度,6)有无异常情况15、安装光杆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安装光杆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光杆的方入,二是光杆的放余。

光杆的放入要大于深井泵的最大冲程,若方入短,光杆在上行时上挂井口;光杆的方余要保证在调好防冲距后,驴头在下死点时,井口盘根盒以上裸露1.5m左右,若方余过短,在检泵后,不能进行碰泵操作。

另外,还要求光杆保持垂直、无弯曲、无伤痕并与盘根盒密封良好。

16、气举排液施工的工作要点是什么?(1)设备应停在井口上风处,距井口和计量罐不少于15m;(2)出口管线必须是油管落地连接,不得有小于90°的弯头或活弯头,固定牢靠,进口管线要装单流阀门,试压不得低于最高工作压力;(3)气举前油井内的气体必须放掉,才能进行气举施工;(4)气举时,人要离开高压管线10m以外;(5)气举结束后,必须放尽井内气体后,才能开井求产。

17、普通井和老井通井时有哪些要求?(1)通井时,管柱下放速度小于0.5m/s,距人工井底100m左右时减慢下放速度;(2)通井至人工井底后,要上提2m以上,用井筒容积1.5~2倍的洗井液反循环洗井;(3)起出通井规后,要详细检查、发现痕迹要进行描述、分析原因,并上报有关部门;(4)对于老井,通至射孔井段、变形位置或预定位置以上100m时,要减慢下放速度,缓慢下至预定位置。

18、鱼顶落实后,简单描述如何实施管类落物打捞操作?(1)丈量打捞油管长度,核实鱼顶井深、打捞方入(2)选择打捞工具,下打捞管柱探鱼顶(3)结合所用打捞工具进行打捞(4)试提,如拉力计读数明显增大,说明已经持获,则平稳上提管柱,捞出落物。

如拉力计读数无明显变化,则上提管柱至鱼顶以上,再次打捞(5)如捞获后遇卡,则进行解卡或倒扣,起出打捞管柱,研究下一步方案。

19、井下事故处理前,应做好哪些调查工作?(1)了解事故井的井身结构及开发情况:首先了解清楚事故井的井身结构基础数据,其次了解地层和开发资料(2)了解目前井筒情况:这是处理井下事故的最直接、最可靠的依据。

主要摸清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及现状。

还要清落物的深度、位置和鱼头情况,有无破坏与变动,事故有没有发展,以前有没有处理过和处理过程等。

(3)了解事故井的井史及油田经验:掌握此井过去发生过此类事故有没有好的处理方法,经验和教训是什么。

本井组、区块、油田处理此类事故的措施和经验。

20、简述检泵的原因有几种?(1)油稠、结蜡、出砂等原因,造成活塞卡或凡尔卡(2)抽油杆断脱(3)生产管柱或泵漏失(4)油井的动液面发生变化,产量发生变化,为查清原因,需检泵施工(5)根据油田开发方案要求,需调整工作制度,换泵或改变泵挂(6)其它原因:如油管、泵筒脱扣、衬套乱等。

21、使用铅模打印的操作要点是什么?(1)合理控制下钻速度。

铅模下至鱼顶以上5m左右时,开泵大排量冲洗,排量不小于500L/min,边冲洗边慢下油管,下放速度不超过2m/min。

当铅模下至距鱼顶0.5m时,以0.5~1.0m/min的速度边冲洗边下放。

当铅模下至鱼顶以上0.2m左右时,要停止下放,要大排量冲洗鱼顶。

(2)打印时要缓慢加压,一次完成,禁止来回两次以上或转动管柱打印,切不可冲击加压。

(3)铅模打印,一般加压不超过30kN,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减。

通常小修作业最大不超过50kN,大修施工最大不可超过100kN。

当套管有缩径、破裂、变形时,打印加压不可超过30kN。

(4)铅模起出后,要对其印痕进行描绘解释。

22、如何用K344封隔器进行下部找窜?⑴下验窜管柱:球座+节流器+K344封隔器+油管至油层底界验封;⑵上提管柱到预定位置,正注清水打压至8~15Mpa,若套管压力不变则不窜;⑶正注清水打压不起压时,调节注入排量观察套管溢流量或液面变化。

⑷当管外窜通时,井口返液,或液面升高证明两层之间窜通。

23、简述循环法封窜的作业程序。

1.下光油管结构管柱至设计位置,装井口;2.对地面进口管线及井口试压;3.按设计要求配制封串水泥浆和填料水泥浆;4.正替水泥浆到串槽部位;5.提管柱至设计洗井位置,反洗井,洗出多余水泥浆;6.上提管柱至射孔顶界以上30~50m,井筒灌满修井液,关井候凝;7.候凝时间达到设计要求,探水泥面。

24、简述挤水泥的注意事项?⑴下挤水泥管柱前对套管检测试压保证套管完好。

⑵装悬挂井口,井口、管线试压至最高挤水泥压力的1.2~1.5倍。

⑶施工时要考虑井温,井温过高进行降温。

⑷清水配浆要检测清水的含盐度,不许超标。

⑸水泥浆密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⑹挤水泥时,如泵压上升至设计压力,停止挤注。

⑺提升设备正常运转,有备用洗井设备;⑻挤水泥浆工作时间不得超过管鞋以上水泥浆初凝时间的7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