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怎样提高应对新媒体的能力
鞠东华
(中共肇源县委党校,黑龙江
肇源
166500)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的运用与发展使社情民意有了更广泛和自由的表达平台,在搞好舆论监督
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公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新范式。
适应新媒体时代变化的执政环境,领导干部不仅要认知网络媒体,更要学会用好和管理好网络媒体。
只有提高在危机事件中应对媒体、应对记者、接受采访的能力,使媒体发出正导向,正功能的声音,才能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关键词]领导干部;新媒体;参政价值能力[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
B
[收稿日期]2012-11-19
[作者简介]鞠东华(1978-),黑龙江肇源人,中共肇源县委党校助理讲师。
研究方向:政治方面的内容。
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善于通过新闻宣传推动实际工作,热情支持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这就强调了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利用媒体加强党委、政府和民众之间联系的桥梁,领导干部要学会善待媒体善用媒体,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一、新闻媒体的演变
新闻媒体,也称媒介、传播媒体、大众传媒,是指传播信息咨讯的载体。
新闻媒体形态的演变,可划分为印刷媒介、视听媒介、网络媒介三个阶段。
印刷媒介也称纸质传媒,其主导的传媒从15世纪开始,主要是报刊。
视听媒介划分为声音媒介和影像媒介两个阶段。
20世纪早期无线电收音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家庭的电视机引导了新闻媒体的视听媒介阶段,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网络媒介是在美国诞生、发展起来的。
最初只是应用于美国国防部控制下的军事系统内部。
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解除了对互联网的限制,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媒介以超过以往任何一种媒介的速度迅速进入千家万户。
也就是具有新闻媒体意义的网络。
所谓新媒体,就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和多媒体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它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
一般来讲,主要包括具有新闻媒体意义的网络媒体如互联网、手机通讯、触摸媒体等称为新媒体。
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形式多样:如论坛、贴吧、博客、播客、微博、网络杂志、手机报、手机电视等。
信息接收方式移动便捷、一部手提电脑、一部3G手机,就是一个信息发布和接收的终端。
信息传播速度快,几乎是实时状态,令传统媒体不可同日而语。
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最大特点是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为一体,具有典型的“全民传播”的特点,这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主体个人化、传播价值碎片化,人人都能够成为掀起舆论的那只“蝴蝶”。
现代社会,新媒体是信息交流、传播的工具和载体,在影响社会舆论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因此能不能把新媒体工作抓在手上,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的执政地位。
二、新媒体的参政价值
新闻媒体从它诞生以来,就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领域中,更是具有惊人的影响力,人们普遍把媒体称为“第四种权力”。
对于公权力来讲媒体和记者是其名副其实的“耳目喉舌”与“保健医生”。
历代党和国家的领导者都十分重视新闻媒体的监督影响力。
毛泽东明确提出
“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邓小平要求宣传思想战线的战士“作为灵魂工程师”,“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
江泽民指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
第2013年第1期(总第413期)
商业经济
SHANGYEJINGJI
No.1,2013TotalNo.413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3)01-0079-0279--
府和人民的喉舌。
”胡锦涛也强调:“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一定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住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
”这说的是新闻媒体是公权力的“耳目喉舌”,充分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人民的信任。
”
同时新闻媒体也是公权力的“保健医生”:媒体的内在品质是公论、公正、正义,揭露公众关心的社会矛盾和违法违纪事件,鞭挞假丑恶,传达弱势群体的呼声,批判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非人道行为,伸张正义,主持公道,充当社会肌肤的“保健医生”这也是新闻媒体影响力之所在。
目前新媒体已成为我们党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一个重要载体。
而且越来越重要地发挥着舆论的监督作用,特别是对促进政府公开透明、遏制腐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不可否认,相当数量的领导干部在同媒体打交道的时候,存在着不会说话,或者说不适合的话,或者说出很多雷人的话。
在这样问题上,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同新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将是新时代面对的新课题。
三、提高领导干部同新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一)提高在危机事件中面对媒体的能力
危机事件爆发了怎办?在危机事件中,领导干部要通过正确、有效的新闻发布与信息传播扭转危机,摆脱被动。
如果在危机处理中表现不当,则会使突发事件进一步恶化,造成新一轮危机。
在危机事件中如何平息事端、如何释疑解惑、如何疏导情绪、如何化解矛盾,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能力,需要一定的面对媒体的经验、方法和技巧。
面对危机事件,可以分阶段采取不同策略。
危机初期,要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切忌封锁消息、隐瞒事实;要把握好先机,引导媒体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并及时披露相关最新信息,先声夺人。
危机中期,要向媒体展示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取得的效果,展示处置危机的具体行动,尽早赢得公众的谅解和信任。
危机后期,要利用媒体重建声誉,重塑形象。
只有自身声誉和公众形象重新建立起来,危机处理才谈得上成功。
(二)提高应对记者的能力
面对记者时,我们实际面对的是读者,面对的是大众。
记者为了背后的大众,代表的是公众的利益。
因此要尊重每一位记者;要及时回应记者的来电采访;要提供记者所需要的背景资料;要以实事为基础答复记者;尽量不要说“无可奉告”;不当众拒绝某位记者的提问,并且不公开表达自己的偏见;不要企图控制记者,而要控制自己的言行。
领导干部如果能够把握新闻报道的特点与规律,将有助于吸引记者的注意力,激发记者报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提高应对采访的能力
接受采访是领导干部向公众传递信息,沟通情况,展示观点,树立形象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公众通过采访节目可以直接了解政府的工作、理念以及价值取向。
所以,领导干部要积极配合媒体采访,主动与社会进行沟通,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疑点问题表明态度,做出回答。
领导干部在面对采访时,应做到:一要为采访精心准备。
要明确接受采访的目的、自己要达到的预期效果,要确定公开信息的底线。
二要以平等、谦逊、积极的心态接受采访。
要清楚自己面对的是社会公众,要将自己置身于访谈语境之中,这样才会有正确、平和的心态。
三要在采访中表现出自信、真诚和自然、热情、投入和活力。
领导干部应该有独特的判断力和分析问题的角度、深度,加上诚恳与亲和的表达,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要准备好应答尖锐性、刺激性问题。
在有限的时间里,一方面要将最有价值、公众最需要的信息传递出来,另一方面,采访过程也不会平铺直叙,特别是一些优秀的资深的记者,总会设置一些难题,增加采访的戏剧性与趣味性,展示领导干部的水平和能力。
这一点被访者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避免出现尴尬的局面。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的运用与发展使社情民意有了更广泛和自由的表达平台,在搞好舆论监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公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新范式。
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变化了的执政环境,努力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确保社会稳定,已成为当今领导干部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领导干部不仅要认知网络媒体,更要学会用好和管理好网络媒体。
[责任编辑:刘玉梅]
商业经济第2013年第1期SHANGYEJINGJINo.1,2013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