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北师大版)
第1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北师大版)
微观世界:由分子以下的各种微观物质组成。 宏观世界:涵盖了从分子以上直到太阳系以内的天体 系统范围的不同层次的宏观物质。 宇观世界:涵盖了宏观物质以上的宇观物质。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共性: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物质 物质的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 反映的客观实在。 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从感 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的抽象。 物质的根本特征:客观实在性
同样的客观条件 为什么成长了两个不 同类别的人呢?
良好而必要的客观条件,为人 们进行人生选择提供了基本保证 而对客观条件的认识和利用则 需依靠主观努力。 正确的进行人生选择,既要考 虑自身实际,也要考虑对象实际。
(二)人生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可能 现实 • 人生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可能性是尚未实现的现实,而现实性则 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 统一:其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可能性 的根据存在于现实性之中;现实性是由可能性发展 而来的。其二,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相互转化,一方面,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 现实,另一方面,转化为现实性也意味着出现了新 的可能性。
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由于人们的认 知水平不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就会不同,即 人的意识是有差别的。
• 《驮盐的驴》 • 有一只驴子,帮助一个商人驮货物,第一次它驮 的是盐,盐很重,到了小河边,驴子觉得这袋盐重 得实在不行了,而且河边很滑,长满了青苔,驴子 不小心摔了一跤,跌到了河里,它好不容易才爬 了起来,这时他发现背上的盐轻了好多.商人埋 怨驴子,你毁了我好多的盐.驴子才不管呢,反正 盐很轻了,它轻轻松松就到了家门口.第二天,商 人又带驴子去运货,这次运的是棉花,虽然棉花 很轻,但是棉花很多,聚起来就会很重,驴子想没 关系,到了小河边就好了,到了小河边我要装得 象一样,再摔一跤,到了小河边,驴子故意叫了声 “哎哟”,商人说你今天又把棉花弄湿,驴子想 今天我要在水里多待一会儿,让货物轻一点,不 然的话,货物一定轻不了多少的.谁知等驴子站 起来时,怎么也站不起来了,因为棉花吸了水,驴 子“哦哦”叫了两声就被河水淹死了.
思考:驴的问题出在哪里 ?
(二)从实际出发是正确选择人生道路的前提 • 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意识是对客观存 在的反映 •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 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举例说明:
家庭生活消费(住房、家电、汽车等)
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量体裁衣; 对症下药; 量入为出。
课后思考:以前遇到过哪些重要选择?这 些选择对自己产生了什么影响?当前面临 的重要选择是什么?应该如何面对?为什 么要进行人生选择?
品味与感悟
•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 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 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 选择的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 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 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 华彩乐章。
第一单元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单元要点:
1.探讨的哲学理论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发 挥主观能动性,客观世界运动的规律等基本问题 和方法; 2.解决人生问题:主要指导学生在人生选择、人生 实践中,坚持从客观条件出发,正确进行人生选 择,尊重规律、自强不息,从而脚踏实地走好人 生路。
2.人生选择受自身实际的影响和制约
想象一个高个子跟一个 矮个子在篮下抢球,谁的胜 券大?
24
探究活动:人生选择
一个人,他冷酷无情嗜酒如命且毒瘾很深,一次 在酒吧里因看一个酒保不顺眼而犯下杀人罪,被判 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才一岁,其中 一个同样毒瘾很重,靠偷窃和抢劫为生,后来也因 杀人而坐牢。另一个儿子既不喝酒也不吸毒,不仅 有美满的婚姻,还担任一家大企业份公司的经理。 在一次访问中,问起造成他们现状的原因,二人 的答案竟都是:“有这样的老子,我还有什么办 法?”
人生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论语》:
• 吾十有五而志于( • 三十而( ), • 四十而不( ) • 五十而知( ) • 六十而( ) • 七十而(
),
)
(三)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首先,学会选择 其次,善于选择 最后,正确理解和把握不能与不为的关系
首先学会选择,其次善于选择
古代有位老人有五个儿子。一个儿子老实,一 个儿子聪明,一个儿子瞎,一个儿子驼背,一个 儿子瘸。父亲就让老实的务农,聪明的经商,瞎 子算命,驼背搓麻绳,瘸子纺线,五个儿子都不 为生计发愁。 • 从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二、正确选择人生道路
何谓人生选择? 就是人们在人生历程中,根据一定的主客观 条件,在多种可能性中所做的选择和确定的活 动。
• 举例说明:人生选择处处可见: 读书—选学校、选专业 工作—选单位、选老板 结婚—选时间、选对象
(一)人生选择的条件性
• 1.人生选择受对象的实际的影响和制约
秦始皇可能这样阅兵吗?为什么?
•
一位呆秀才下乡,一条水沟挡住了去路。他取出书来, 仔细翻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何过沟的答案。一位农夫告 诉他,不用翻书,跳过去就行了。秀才听了他的话,双脚 一蹬,往上一跳,竟落入水中。农夫说,不是那么跳法。 说吧,单脚起跳,一跃而过。秀才看了埋怨道:“单脚起 步为跃,双脚起步为跳,你说该跃,不该说跳。”看,他 还咬文嚼字呢。 以上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
这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哲学家的景仰,额 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边。这下子,毛驴站在 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 间,可为难坏了。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 但由于两堆干草价值相等,客观上无法分辨优劣, 于是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终无法分清究竟选择 哪一堆好。
于是,这头可怜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一会儿 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 一会儿分析新鲜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在无 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
•
农民种田要根据土壤性
质、种子的特点、当地的 气候等许多客观因素,使
自己的想法符合当地的实
际,符合农作物生长的规 律,才能得到好收成。
•
工人做工,必须根据机 器的性质、原料的特点, 按照生产的客观要求对材 料加工,才能生产出合格 的产品。
•
布里丹养了一头小毛驴,他每天要向附近的农 民买一堆草料来喂。
•
空中楼阁
很久以前,山村里有一位财主。他非常富有, 但生性愚钝,尽做傻事,所以常遭到村人的嘲笑。 有一天,傻财主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作客。他看 到一幢三层楼高的新屋,宽敞明亮,高大壮丽, 心里非常羡慕,心想:我也有钱,而且并不比他 的少。他有这样一幢楼,而我没有,这像什么话 呢?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问道: “邻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是谁造的吗?”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们几个造 的。”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了, 你们照样子再给我盖一次。记住要第三层楼的房 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
空中楼阁能够建
成吗?为什么?
第一单元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2 正确选择人生道路
本课要点: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人生选择的条件性;
4.人生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5.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现代科学将整个世界划分为微观世界、 宏观世界和宇观世界。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什么道理?
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按规律办事,量力而行
个人的主观条件(兴趣、性格和能力等)
客观条件(体质、家庭和学业基础等);
想一想:
性格内向的人适合做律师? 体质差的人适合读军校吗? 不善于表达的人合适做老师吗?
互动探究:
自知之明 不自量力 量力而行 妄自菲薄 请列举说明这几个成语的意思。指出这 几个成语的异同,并谈谈这几个成语与从客 观实际出发的哲学观点的关系。
•
必须分析个人面临的客观实际
最后,正确理解和把握不能与不为的关系
高小虎出生在陕西省宝鸡市西部山区一个偏僻的村子里。这里地处 渭河峡谷,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种地要爬坡,出门趟河, 全凭肩扛人背,常年背篼不离身,劳动强度很大,经济收入却很差。高 小虎高中毕业后回村参加劳动,一心想大干苦干,改变家中贫穷状况。 但几年后,除了人变黑、变瘦之外,家庭生活状况却丝毫没有改变。于 是,他毅然走出深山,来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并凭借吃 苦耐劳、忠厚老实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创办了一家模具厂,成就了事业 ,改变了家庭的生活面貌。
3.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社会精神生活只能 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意识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必然升 华物”
探究活动:许多同学认为,有 许多思想都是人们胡思乱想出 来的,人们可以随意乱想,完 全是主观自生的。那么,意识 究竟能主观自生吗?
• 妖魔鬼怪 • 中国的神话故事 • 外国的神话故事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 么傻事来。可是不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开 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瞧,心里十分纳闷, 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造一幢三层楼高的屋子呀,是照您吩咐干的。” “不对,不对。我要你们造的是那第三层楼的屋子。我只要 最上面的那层,下面那二层我不要,快拆掉。先造最上面的那 层。” 工匠们听后哈哈大笑,说:“只要最上面那层,我们不会造, 你自己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