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时间像小马车教案

时间像小马车教案

《时间像小马车》教学设计
执教者:肖兰
一、教学目标
1、在学习歌曲《时间像小马车》中,体验时间的宝贵,懂得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并学会劳逸结合。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演唱相同的歌曲,体验速度对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

3、初步感受音乐中的渐强、渐弱的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演唱《时间像小马车》,并能艺术性地表现歌曲的内涵。

难点:“渐强记号”、“渐弱记号”的认识与其声音效果的感受与体验。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教师导入:同学们好!欢迎又一次来到我们快乐的音乐课堂。

这是什么?【课件出示小马车】漂亮吗?想不想坐一坐,体验一下?(想)谁能模仿一下坐马车的样子?那马儿奔跑时发出怎样的声音?(指名)坐马车好不好玩、开不开心呀?(开心)可是老师这几天遇到个特难的谜语,怎么也想不起来,你们帮老师想想好不好?【课件出示“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滴答滴答声,催人早早起。

”】教师朗读,指明回答。

(闹钟)
2、学生自由交流闹钟的作用和工作时的声响.
3教师小结:是呀!时间每天都在“嗒嗒嗒嗒”地走,走过的时间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它就像一辆小马车,我们大家每天都坐在上面。

有的人在车上珍惜时间,学会了很多本领;有的人
却在浪费着时间,什么都没学到。

今天呢,就让我们坐上时间的小马车,学习一首新歌《时间像小马车》。

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好不好?请听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设计思路:谜语语言简练、生动形象。

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用猜谜语导入新课,能够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课堂变得有趣、活泼。

为下面的音乐教学打下基础。


二、学习新歌
1、再次听课件老师范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师带着学生边听边拍节奏。

提出要求:找出小马车跑的声音出现了几次?分别在哪里?
【设计思路:通过有感情地范唱和分句教唱法(难点部分)感染学生,同时降低歌曲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的审美过程中,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2、认识体验渐强、渐弱记号。

a、引导学生说出第一次马车跑的声音是“由小到大”,【出示课件】
b 、引导学生说出第二次马车跑的声音是“由大到小”,【出示课件】
告诉学生在音乐中用一个记号来表示声音慢慢地变强,【课件出示“〈”“渐强”】生齐读,伸起小指头,学着它们的形状画一画!
告诉学生在音乐用一个记号来表示,【课件出示“〉”渐弱】生齐读,伸起小指头,学着它们的形状画一画!
【设计思路:《时间像小马车》是一首深受学生喜爱的歌曲,所有的学生都能哼唱这首歌曲,但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能完全唱好,主要是就是渐强和渐弱节奏的感知。

在这里我通过演唱声音的高低、手势高低和演奏打击乐器声音大小把这个难点直观地展示出来。

并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自由地表现自己对“〈”和“〉”音乐记号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这首歌曲的难点部分。


3、分别练习渐强、渐弱的两句歌词【出示课件】
a、柯尔文手势练习渐强的歌词
b、用双响筒敲击,感受渐强、渐弱。

4、熟悉歌词。

【课件出示】
a、师带生读一遍第一段歌词,边读歌词边拍节奏。

b、生自己尝试读第二段歌词,边读边拍节奏。

【设计思路:这是节奏与歌词的同步训练。

节奏是音乐的语言要素,是歌曲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才能的主要内容之一。

通过边拍出乐曲的节奏边饶有兴趣的朗读,既提高了学习兴趣。

又促进学生节奏感的提高。


5、学唱歌谱,师弹一句,生跟一句
6、学习歌曲
教师导入:我们二(1)班的小朋友你们真棒!现在我们一起把歌曲唱一唱
(1)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注意渐强、渐弱)。

【课件演示】
(2)播放伴奏音乐,学生自己唱。

【课件】
【设计思路:借助图谱、利用课件跟唱、按音乐旋律及词边唱边做动作等运用多种形式。

(每一遍的运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体验歌唱带来的快乐。

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活泼好动、兴趣易转移,情绪不稳定。

如果仅让学生随着教师一遍遍的反复学唱,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对学唱歌曲失去兴趣,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高质量的进行歌唱教学,就必须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三)、创编歌词
1、小组讨论
2、师展示自己创编的歌词【课件展示】
(四)、德育渗透:说说你是怎么珍惜时间的?
1、教师导入:刚才我们坐了小马车,学习了歌曲,时间象小马车,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向前跑,小马车跑了,有再回来的时候,可是时间跑了,它还会回来吗?
【设计思路:启发学生认识时间的可贵。


2、教师小结:是啊,时间跑了,它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你们看,我们短短40分钟的音乐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节课里,珍惜时间的小朋友认真听课,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没有珍惜时间的小朋友,浪费了时间,什么也没学会。

聪明的小朋友,面对这一去不复返的时间,那我们平时要不要珍惜时间呀?(要)时间珍贵而紧迫,在以后的时间里,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利用人生有限的时间多学本领,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好吗?
【设计思路: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因势利导,设境悟情,使德育内容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们进行珍惜时间的的熏陶。

同时也体现了在教学中以音乐为教学主线,构建起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达到学科的整合效果。


教学反思:本课是一节音乐的综合课,是一节音乐的综合课,我没有把教学重点放在单一的歌曲学习上,而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及学习空间。

由于教学内容比较丰富,所以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位在:营造宽松自由、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热情表现。

通过师生、学生的相互交流,感受优美的音乐旋律,享受快乐的幸福生活。

从而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为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我在课堂上创设了与知识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结合生活实际自由地表现作品的寓意,使学生在演唱、听赏和活动中,感受音乐旋律的优美及音乐表现的多样性,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达到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交流的完美统一。

1、在欣赏歌曲教学环节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现代化手段,通过ppt课件,呈现音乐作品,使学生音、图、文并茂的多方位、多角度的了解作品、理解作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2、在唱歌教学环节中:把听觉的音乐艺术和视觉的美术艺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借助图谱、利用课件跟唱、边唱边做动作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体验歌唱带来的快乐。

3、在节奏教学环节中:利用PPT课件同时出示歌词与歌曲伴奏,进行节奏与歌词的同步训练。

通过边拍出乐曲的节奏边饶有兴趣的朗读,既提高了学习兴趣。

又促进学生节奏感的提高。

4、在唱歌教学环节: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音、画结合,寓意于形,直观、动态、准确表现歌曲的情绪、形象和意境,达到以情动人。

使学生更易于学习音乐作品,更好的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

5、在音乐知识的难点教学中:教学中结合课件出示渐强和渐弱的音乐符号和相应乐句,通过“画一画”、“唱一唱”“做一做”等多种环节把这个难点直观地展示出来。

并通过对比,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渐强和渐弱感知。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这首歌曲的难点部分。

6、在“珍惜时间”德育渗透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出示两首关于“时间”的诗,通过“看、读、悟、说”等形式因势利导,设境悟情,使德育内容生动活泼。

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们进行珍惜时间的的熏陶。

同时也体现了在教学中以音乐为教学主线,构建起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达到学科的整合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