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费用的核算

材料费用的核算

材料费用的核算一、材料的分类与计价1. 材料的分类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

2.材料的计价所谓材料的计价,是指材料在核算时其入账价值的确定。

施工企业的材料应按实际成本计价。

材料根据其来源不同,其实际成本构成也不同。

(1)外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和采购保管费等。

(2)自制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材料费、人工费、制造费用等。

(3)委托加工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材料费用、往返运杂费及支付的加工费等。

3.材料费用的核算方法(1)实际成本计价法(2)计划成本计价二、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一)收入材料的核算⒈外购材料的核算(1)钱货两清:【例3.1】某企业购入主要材料钢材10吨,单价2800元/吨,买价28000元,运杂费2000元。

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主要材料 30000贷:银行存款 30000(2)先付款后收料:①预付款业务:【例3.2】某企业按合同规定,先预付购买预制板价款的30%款项共计15000元给预制板厂,则应作分录:借:预付账款——某预制板厂 15000贷:银行存款 15000对方发票到达,价款为50000元,另我方应负担对方垫付的运杂费3000元,款项均以存款支付,同时材料验收入库,。

则应作会计分录:借:原材料——结构件 53000贷:预付账款——某预制板厂 15000银行存款 38000②正常结算引起的先付款后收料业务【例3.3】某企业购入水泥10吨,每吨200元,另支付运杂费500元,对方发票已到,企业开出现金支票付款。

材料尚未到达。

则付款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在途物资——某单位(水泥) 2500贷:银行存款 2500以后材料到达验收入库则作会计分录:借:原材料——主要材料 2500贷:在途物资 2500(3)先收料后付款①赊购业务:【例3.4】某企业赊购黄沙10车,每车200元,共计2000元。

黄沙已入场验收,对方发票已到,但单位未支付货款。

则应作会计分录:借:原材料——主要材料 2000贷:应付账款 2000以后付款,则作会计分录:借:应付账款 2000贷:银行存款 2000②暂估料款入账:【例3.5】某企业采购黄沙10车,已入场验收,对方发票未到,在月中,会计部门只需将验收单单独存放,不用作账,但对方发票账单如果月末仍未到达,则按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于月末对该批黄沙应暂估料款入账,暂估单价一般以预算价确定即可,假定预算价格为190元/车,则应作会计分录:借:原材料——主要材料 1900贷:应付账款 1900下月初即用红字将该笔账用红字冲销:借:原材料——主要材料-1900贷:应付账款 -1900以后对方发票到达并付款后,按实际付款金额入账,借记“原材料”,贷记“银行存款”。

2.自制材料的核算自制材料的核算要使用的账户主要有“生产成本——辅助生产”和“原材料”账户。

【例3.6】某企业一专门生产预制板的辅助生产部门,本月领用钢筋、水泥、石子等主要材料,价值共100 000元,用于生产预制板,在生产过程中,支付生产人员工资10 000元,按此工资计提职工福利费1 400元,另发生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折旧等制造费用共计8 000元,则根据有关凭证作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119 400贷:原材料——主要材料 100 000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10 000——应付福利费 1 400制造费用 8 000假设本月完工验收入库预制板200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实际成本为50元,则应作会计分录:借:原材料——结构件(预制板) 100 0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100 0003.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委托加工物资业务是指由企业提供材料,由加工单位加工成企业所需的另一种材料,企业只支付加工费给受托单位的一种业务。

【例3.7】某企业委托铝合金加工厂加工铝合金窗户,领用铝材和玻璃价值共60000元,由本企业负担的往返运杂费2000元,加工费3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加工完毕,验收入库。

则作会计会录:借:委托加工物资——材料费 60 000——运杂费 2 000——加工费 3 000贷:原材料——主要材料 60 000银行存款 5 000验收入库时:借:原材料——结构件(铝合金窗户) 65 000贷:委托加工物资 65 000(二)材料发出的核算1.材料发出单位成本的确定(1)先进先出法就是假定先入库的材料先发出,并按该假定的材料实物流转顺序确定发出材料成本和计算结存材料成本的方法。

表3.8 材料明细分类账(按先进先出法计价)材料编号:×××材料类别:钢筋最高存量:50材料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吨的发出材料成本为164000元,结存20吨钢筋应负担的材料成本为59000元。

(2)加权平均法是假定发出材料和结存材料的成本均以一个相同的价格计算的方法。

这个相同的价格即是加权平均单价,是以数量为权数求得的某种材料的平均单价。

表3.9 材料明细分类账(按加权平均法计价)材料编号:×××材料类别:钢筋最高存量:50材料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吨如上述钢筋6月份的加权平均单价为:(50000+173000)÷(20+60)=2787.5元/吨。

发出材料厂成本为167250元,结存材料成本为55750元。

(3)个别计价法也叫直接认定法,即是假定能够分清发出材料是哪一次购进的,就直接用该批材料的购进单价作为发出材料的单价,并以此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

该种方法只适合单价大,进出批次少的材料使用。

如施工企业要使用的电梯一般不会很多,每一台电梯的购进地点和单价都容易分清,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和结存材料成本。

2.发出材料的总分类核算(1)成本费用分配的原则成本费用分配的原则是“谁领用、谁受益、谁承担”.(2)发出材料汇总表的编制及发出材料的总分类核算为了简化核算手续,减少核算工作量,平时根据发料凭证只登记材料明细账,不直接根据每一领料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发出材料的核算集中在月末进行。

月末,财会部门对已标价的领料凭证,按材料类别和用途,编制发出材料汇总表,作为发出材料总分类核算的依据。

月末根据发出材料的核算原则及编制的发出材料汇总表即可作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xx产品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贷:原材料—xx材料三、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计划成本计价法下的设置(1)“材料采购”(2)“原材料”(3)“材料成本差异”(一)计划成本计价法下材料收入的核算【例3.9】某企业购入主要材料钢材10吨,单价2800元/吨,买价28000元,运杂费2000元。

该类钢材的计划单价为3100元/吨。

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材料采购——主要材料 30000贷:银行存款 30000同时:借:原材料 31000贷:材料采购 31000材料成本差异并不需要每笔都进行结转。

至月末,将外购材料按材料核算的要求,分品种、类别或全部材料将其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一次性结转。

【例3.10】某企业本月外购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为200000元,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10000元,则其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差异10000元,月末一次性结转分录为:借:材料成本差异 10000(红字)贷:材料采购 10000(红字)如果是自制材料和委托加工材料,其在自制和委托加工阶段的核算与实际成本计价时的核算一样,只是在入库时,要按照计划价格入库。

一般可以随时结转其材料成本差异。

【例3.11】假设上例3.7中委托加工的铝合金窗户计划成本为62000元,则在入库时作如下分录:借:原材料——结构件 62000贷:委托加工物资 62000同时结转入库材料的超支差异:借:材料成本差异——结构件 3000贷:委托加工物资 3000 (二)计划成本计价法下材料发出的核算1.领用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100% 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例 3.12】某企业的材料按主要材料、结构件、机械配件和其他材料进行明细核算。

期初结存主要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000元,本期入库主要材料的计划成本为900000元。

“材料成本差异——主要材料”账户记录,月初借方余额11000元,本月结转的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差异21000元,则主要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分摊率为:主要材料成本差异率=11 000+(-21 000)×100%=-1% 100 000+900 000四、成本核算程序中的材料费用核算(一)材料费用的归集1 凡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一般分产品领用,直接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2 若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则用适当的方法分配后计入”直接材料”项目3 用于产品生产且有助于实体形成的辅助材料比照上述原则计入”直接材料”如果金额较少,也可简化核算直接计入”制造费用”4 燃料费用的分配程序和方法与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程序与方法基本相同,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在有些企业,燃料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时也可设”燃料与动力”这一成本项目,单独反映其消耗情况.其他部门使用燃料,按其用途计入.5 分配标准可以按产品重量,体积,产量,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或定额成本(定额费用)比例进行分配通用费用分配率公式=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之和(二)材料费用的分配1.产量、(重量、体积)比例分配法2.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例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1200公斤,每公斤4元.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4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公斤;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8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 5.5 公斤。

试计算分配甲、乙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材料费。

1.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4=560(公斤)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5.5 =440(公斤)2.材料费用分配率=(1200×4)÷(560+440)=4.83.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560×4.8=2688(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440×4.8=2112(元)合计 4800(元)(编制生产产品耗用的两种材料的会计分录)3.材料定额费用比例法例2: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领用A、B两种主要材料,共计37620元。

本月投产甲产品150件,乙产品120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