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题解析】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地理期中调研考试

【试题解析】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地理期中调研考试

【试题解析】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地理期中调研考试【试题总体说明】这是一套地理单科综合题,有18个单选题、8个双选题、3个综合题及2个选做题。

整套试题注重图表分析能力的考查,总体难度适宜,较好体现地理学科特性。

命题紧紧抓住地理学科本身的学科特点以及能力要求,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原理和地理基本分布的知识再现、识别和判断能力,通过图表、文本材料,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选做题分别根据海洋地理和环境保护的特点进行了考查,难易适中,且题的难度指数相当,不会产生由于选错题导致差分太大。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小明和小亮同一天出生在我国的两个不同城市,表1是他们出生那天出生地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1~2题。

小明小亮日出7: 40 8:07日落16:52 15:371.他们的生日最可能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答案】D2.小明的出生地位于小亮的出生地的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答案】B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甲>乙>丁>丙B.海拔:丙>丁>甲>乙C.密度:乙>甲>丁>丙D.气压:甲>乙>丙>丁 【答案】D4.此时,图中M 地吹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答案】A读图,回答5~6题。

5.最适合图2 的图名A.区域整体性示意图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示意图C.区域差异性示意图D.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示意图 【答案】A坎儿井龙口6.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①生长期日照时间长②气温日较差大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答案】B读“某地天气系统图”,回答7~8题。

7.该天气系统是A.南半球气旋B.北半球气旋C.北半球反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答案】B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处为暖锋B.M处雨后气温上升C.N处为冷锋D.N处出现连续性降水【答案】D水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的运动过程称为社会水循环。

读“社会水循环概念框架图”,回答9~10题。

9.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表示自然水系统、外部再利用、废水处理和给水处理,其中乙环节应为A.给水处理B.外部再利用C.废水处理D.自然水系统【答案】C10.下述现象的形成与输水节点关联正确的是A.地面沉降——取水B.水质型缺水——配水C.黄河断流——内部再利用D.资源型缺水——回水【答案】A内取水过多及降水少导致的,资源型缺水主要是降水量少导致的。

以下是一位旅行者在甲、乙、丙、丁四地旅行时写下的微博:甲:一月还未过半,已经连续下了八天雨,天气预报说今天最高温度是10℃,穿着毛衣走在阴雨的街头心情糟透了。

乙:这里草场稀疏,沙化严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已成为传说。

丙:这里气候温和,牧草繁茂,大量的牲畜在繁忙的港口等待运往欧洲。

丁:“长恨春归五觅处”的烦恼这里是没有的,气候终年温和,真是个好地方。

根据这些微博回答11~12题。

11.其中描述基多(图5)的微博最有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D12.该旅行者游历到某地时发现当地的典型植被为常绿硬叶林,对应的微博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A读“北京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图”,回答13~14题。

13.影响图示农业圈地域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B.政策因素C.历史因素D.气候因素【答案】A14.适宜发展大面积粮食种植的是A.城市农业圈B.近郊农业圈C.远郊农业圈D.山区农业圈【答案】C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15~16题。

15.关于E地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水能、旅游开发为主B.重点发展内河运输业C.大力发展商品谷物农业D.建立自然保护区,停止开发【答案】A16.关于G、M两地的比较,正确的是A.M 地气温年较差小于G地B.M地位于迎风坡,年降水量大于G地C.M地河流水位高于G地D.两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答案】C读“某区域工业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图”,回答17~18题。

17.该地的主导产业最有可能是A.电力工业 B .采掘工业 C.冶金工业 D.建材工业【答案】C18.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主要目的是A.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B.解决就业问题,提高社会效益C.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D.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答案】D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有两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不得分)读“某日我国部分地区气象干旱监测图”(图9),回答19~20题。

19.图中重旱区分布在A.滇 B.桂 C.蜀 D.黔【答案】AC20.缓解当前旱情的合理措施有A.调整农业结构B.打井抽取地下水C.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D.适时实施人工降水【答案】BD读图10,回答21~22题。

21.图中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作用 B. 流水堆积作用 C.地壳断裂下沉 D . 地壳断裂抬升【答案】BC22.甲类岩石中可能含有A.银矿 B. 铜矿 C.煤层 D.生物化石【答案】AB读“我国某县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金字塔图”(图11),回答23~24题。

23.关于五、六两次人口普查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A.六普人口峰谷变化基本上是在五普的基础上向后推移了10年B.从五普到六普老人和儿童越来越少,中年人越来越多C.五普0~4岁人口较少体现了计划生育的成效D.六普45~49岁人口达到峰值凸显外来人口的增加【答案】AC24.关于该县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 B.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C.人口严重老龄化 D.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答案】AC读“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 12 ) ,回答25~26题。

25.该城市规划中,合理的是A.在③处建化工厂 B.在④处建学校C.在①处建大型家具城 D.在②处建自来水厂【答案】BC26.关于该城市功能区形成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级住宅区的形成主要受社会因素的影响B.次级商业区的形成受距市中心的远近影响最大C.重工业区的布置受交通通达度影响较大D.中心商务区的形成受行政因素影响最大【答案】AC第Ⅱ卷(综合题共 60 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27.图13是地中海某岛屿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1)该岛的地形、地势基本特征分别是、。

(3分)(2)该岛屿降水的季节分布特点是,主要原因是。

(4分)(3)影响卡利亚里到奥尔比亚铁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和,该铁路长度最接近千米(填字母)。

(4分)A.120B.260C.400D.540(4)图中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较大的是区域,主要原因是。

(3分)【答案】(1)西部以平原、丘陵为主(1分),东部以山地为主(1分)地势东高西低(1分)(2)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2分)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1分);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1分)(3)地形经济(2分) B(2分)(4)甲(1分)甲地耕地资源、水资源较丰富;对外交通便利,开放程度较高;地区经济较发达(2分,任答两点即可,从乙地角度回答亦可)28.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材料一:2012年2月10日,湖北、湖南、江西省在武汉签署《三省共同建设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合作框架协议》。

包括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圈、江西环都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中三角”,正向中国经济“第四极”发力冲刺。

材料二:长江中游“中三角”地区示意图(图14)(1)发展“中三角”的经济,可以很好地与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互惠互利。

简述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对“中三角”的影响。

(4分)(2)株洲市有“火车拉来的城市”之称,说明条件对城市的发展影响很大。

若在株洲建一大型机车制造厂,你认为应放在(填“甲”或“乙”)工业园区较好。

(2分)(3)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其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2分)(4)试分析鄱阳湖水体面积不断萎缩的人为原因及解决措施。

(4分)【答案】(1)有利: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3分)不利:可能造成环境污染(1分)(2)交通运输(1分)甲(1分)(3)水旱灾害多发(2分)(4)人为原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屡禁不止(2分)措施: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防护林;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搞好分洪工程(2分)29.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材料一:广东省石化产业基地分布图(图15)和湛江市东海岛钢铁石化产业项目规划图(图16)材料二:东海岛是我国第五大岛,岛上居民较少,开发强度低,土地资源较丰富,拥有较长的天然深水岸线。

(1)广东省石化产业基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2分)(2)广东省石化产业集群化的好处有。

(6分)(3)湛江市东海岛规划建设大型钢铁石化项目的主要理由是。

(3分)(4)为解决广东省能源紧张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

(3分)【答案】(1)沿海分布(或沿输气线路分布)(2分)(2)有利于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交流与协作;降低运输成本,降低能耗(每点2分,6分)(3)接近珠三角消费市场;土地资源丰富,地价较低;拥有天然深水岸线,适合建设大型海港等(3分)(4)跨区域调入能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进口石油、北煤南运等);开发利用新能源(建核电站等);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3分)30.A【海洋地理】读图17,回答下列问题。

(10分)图中M群岛上有丰富的泥炭以及铅、煤、铁、银等矿藏资源,近海域有丰富渔业、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1)M群岛所在处的海底地形是,判断依据是。

(3分)(2)图中①②③洋流中,对秘鲁渔场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填代号),该渔场形成的原因是。

( 3 分)(3)M群岛及附近海域有丰富资源,完成下表2。

(4分)主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答案】(1)大陆架(1分)水深小于200米,坡度较小(2分)(2)②(1分)海水上升,饵料丰富(2分)(3)空间资源——建港口;生物资源——海洋捕捞,养殖;矿产资源——开采(每空1分,共4分)30.B【环境保护】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材料一: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目前世界上PM2.5 指数最高的出现在北非、东亚,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PM2.5 的浓度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

材料二: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有害物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