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题〔本卷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说明:请把I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把II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Ⅰ卷〔选择题,70分〕本卷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用城市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图1示意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热岛强度的时间分布。
读图完成1~2题。
图11.导致该城市群大部分时间热岛强度夜大于昼的主要因素是A. 昼夜长短B. 大气逆辐射C. 建筑密度D. 人口密度2.以下措施可降低热岛强度的是A. 加快工业化步伐,促进城市化进程B. 建筑外墙深色化,以增强吸热能力C. 夏季鼓励使用空调,为城市降温D. 增加市区绿地面积,适度设置水景图2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读图完成3~4题。
3. 图中M日最接近A. 春分日B. 夏至日C. 秋分日D. 冬至日4. 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A. 太阳高度B. 白昼长短C. 海陆位置D. 天气状况图3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
读图完成5~7题。
5.该河流可能分布在A、恒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长江流域D、亚马孙河流域图26.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A、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雨水补给C、地下水补给D、湖泊水补给7.该地河流的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A、1月B、2月C、11月D、12月图4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小麦和冬油菜适宜种植区的北界的变化。
读图完成8~10题。
8.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北界推移的最可能的原因是A、气候变暖B、种植习惯变化C、机械化程度提高D、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9.据图推测该区域农业生产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棉花、玉米的种植面积缩小B、春小麦的种植面积图3图4扩大C、复种指数有所增加D、作物适宜种植高度有所下降10.根据图中冬小麦和冬油菜种植界线的变化,可推测A、沿海地区的低地可能被淹没B、北温带耕作区向低纬方向扩展C、高纬度地区降水减少D、中纬度地区粮食产量增加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
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
图5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
完成11~12题。
11.从浙江宁波出发的最正确季节应该是A. 夏季B. 春末C. 冬季D. 初秋12.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A. 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B. 乙处借船右后方来图5风作动力C. 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D. 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图6为某河段平面图,图7为图6中河流某处的河道横剖面,图8示意图6中M湖水量流入流出的月份分配。
读图完成13~14题。
13. 图5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河道横剖面,最符合图6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14. M湖平均水位最低的月份是A、1月B、4月C、6月D、10月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60°;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时45分。
据此完成15~17题。
15. 日志记录当天,该船航行在A、北太平洋B、南太平洋C、北印度洋D、南印度洋16. 日志记录当天,该船的航向可能为A、正北B、东北C、正南D、西南图6 图7 图817. 日志记录当天考察船经过的海域,当月的天气状况多为A、阴雨连绵、风微浪缓B、晴朗少云、风急浪高C、晴朗少云、风微浪缓D、雷雨频发、风急浪高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图9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18~20题。
18. 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 为植物提供养分B. 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 吸附雨水污染物D. 保持土壤水分19.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 种植土层和砂层C. 砂层和砾石层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20.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 保护生物多样性图9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 调节局地小气候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图3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
据此完成21~23题。
21. 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22. 以下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 葫芦岛B. 秦皇岛C. 大连D. 烟台23. 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 资源量不足B. 破坏环境C. 成本过高D. 市场需求不足图10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图11示意北半球中低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
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
读图完成24~26题。
24.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25.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图11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26.该区域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图12示意极点俯视图局部,此时OM为昏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读图完成27~29题。
27.假设不考虑天气状况,此时以下四地太阳方位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 、甲——东北 B 、乙——西南C 、丙——正南D 、丁——西北28.该月,甲、乙、丙、丁四地中A 、月降水量最丰富的是甲地B 、最容易出现暴雨的是乙地C 、月平均湿度最小的是丙地D 、月日照时数最短的是丁地29.假设不考虑地形的影响,此时以下四地中相同物体日影最短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图13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0~31题。
30. 导致a 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图12A. 地形B、经度 C. 纬度D、洋流31.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选项是A. c>d>b B、d>c>b C、c>b>d D、b>c>d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 cm,图14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
据材料回答32~33题。
32.贝加尔湖A、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B. 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C. 位于山谷导致冰层较厚D. 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33.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A. 结冰时使气温降低B. 融冰时使气温升高C.减小了气温年较差图14D. 冰层增加空气湿度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据此完成34~35题。
34.以下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 塔里木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黑龙江流域D. 雅鲁藏布江流域35.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下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A. 水田改旱田B. 植树造林C. 修建梯田D. 覆膜种植农作物Ⅱ卷〔综合题,80分〕本卷四大题,共80分。
36.〔2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图15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8分〕〔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
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6分〕37.〔18分〕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
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海岸红杉树苗栽种在杭州。
图16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和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1〕据图推测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河流的水位特征。
(4分)〔2〕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
(8分)〔3〕对照阿克塔的气候特征,评价杭州海岸红杉生长的气候条件。
(6分)38.〔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图15图16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图17为黄麻产区分布示意图和甲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1〕据图描述黄麻产区冬季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原因〔6分〕〔2〕试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图示三角洲的形成。
〔6分〕〔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8分〕39.〔20分〕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图18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
〔8分〕〔2〕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
〔8分〕〔3〕从资源的角度,评价甲地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
〔4分〕 图17图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