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威廉·莫里斯及其艺术活动的概论及历史贡献。
威廉·莫里斯简介:
威廉·莫里斯是十九世纪后半期英国一位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和小说家,同时又是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威廉·莫里斯(1834-1896)出生于英国埃塞克斯郡沃尔瑟
姆斯托城一个富商的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个拥有不少地产的证券经纪人。
莫
里斯从小酷爱文艺,特别是酷爱中世纪的艺术和建筑。
他在少年时代沉浸在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和雪莱的作品中,是位漫主义者,喜欢那些不满现状、
反抗压迫、以歌颂自由平等、强调个性解放为主题的诗篇,在他的思想感情
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对于少年莫里斯来说,艺术的世界和幻想的世界不但
是逃避庸俗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安乐乡,而且也是反抗它的根据地。
威廉·莫里斯艺术活动的概论:
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1853—1855),莫里斯跟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包
括当时的著名诗人和画家但丁·罗塞蒂和后来的著名画家伯恩—琼斯Burne—Jones,1833—1898)等以“拉斐尔前派协会”为中心,从事社会活动和艺术研究。
在1880--1910年间,英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设计运动—工艺美术运动,这场运动以英国为中心,波及到了不少欧美国家,并对后世的设计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威廉·莫里斯,正是这场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与领导者。
莫里斯曾在牛津大学学习神学。
在那里他受到了拉斯金的设计思想的影响。
比如“师承自然、忠实于传统材料”等。
这些思想引导莫里斯走上了艺术与设计道路。
在游历法国之后,莫里斯对哥特式建筑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进入一家建筑师事务所学习建筑,从而开始了他的设计生涯。
莫里斯对于新的设计思想的第一次尝试是对他的新婚住宅“红屋”的装修。
在设计过程中,他将程式化的自然图案、手工艺制作、中世纪的道德与社会观念和视觉上的简洁融合在了一起。
对于形式、或者说装饰与功能关系,依莫里斯看来,装饰应强调形式和功能,而不是去掩盖它们。
“红屋”的取得很大成功,不仅仅是采用功能需求为首要考虑,部分吸取英国中世纪、特别是哥特风格细节来设计住宅建筑,从而摆脱了维多利亚时期繁琐的建筑特点,
同时还在于莫里斯从统一的方案出发,设计了整个建筑的室内、家具等等。
“红屋”的建成引起设计界广泛的兴趣与称颂,使莫里斯感到社会上对于好的设计、为大众的设计的广泛需求,他希望能够为大众提供设计服务,为社会提供真正的好的设计,改变设计中流行的矫揉造作方式,反对维多利亚风格的垄断,也抵御来势汹汹的工业化风格。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作为现代设计的伟大先驱是当之无愧的。
威廉·莫里斯历史贡献:
对许多英国人来说,莫里斯可能是人们唯一能够脱而出的设计师。
然而,他有着独特的个性:他要设计的是整个世界,他所要使用的手段是传统的方式。
他的核心思想则是恩格斯所说的“情感社会主义”。
莫里斯实践着他所向往的手工和艺术、技术与艺术,以及实用与审美结合的理论,这对英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和建筑师,如沃赛、马克穆多和阿什比等人,纷纷效仿,进行设计的革新,从而引发了“工艺美术运动”的产生。
并于20世纪初影响到北美和欧洲其他地区,莫里斯也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
尽管有其先天的局限,但它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另外,还强调设计应“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并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品,为全世界的设计革新运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