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


2.无线电广播。作为一种电子媒介,无线电广播具有 以下主要长处:
传递信息极其迅速,时效性强。
受众面广,渗透性强。
是听觉媒介,它声情并茂,可以充分运用人类丰富 的语言和各种音响去感染听众,传播音乐的效果极 佳,是提供娱乐的有效工具。
广播对广大的受传者来说有较强的接近性。
不足
第一,广播内容转瞬即逝,其保留性远不如报刊;
第二,无线电广播单纯提供听觉形象,给受众留下 的印象不如视听兼备的电视深刻。
广播调适之策
节目安排上扬听觉形象之长,以简明新 闻、音乐节日等吸引受众,自身节目制 作比电视简单、成本低的特点,由争取 一般受众转向争取各种特定的受众群; 另一方面收听工具已走向小型化、轻便 化,更利于受众随时携带、收听。当前 我国无线电广播的发展还出现了节目多 层次、多栏目和专业分台的倾向。
媒体
“媒体”是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 如报 刊、广播、广告等新闻媒体” ----《现代汉语词
典》
是“指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
的社会单位或机构”
---- 邵培仁
之 定义
是通过印刷媒介或电子媒介从事信息传递和经
营的社会团体, 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
影厂、电台、电视台、网站或上述综合机构等
传媒
“传媒”是“传播媒介, 特指报纸、广播、电
视等各种新闻工具”
----《现
代汉语词典》
基本上与“媒体”的定义相同,目前经常不加 区分的混用
这里综合闵大洪和明安香的观点, 即认为 “媒介” 和 “媒体” 通称 “传媒”, 大多 数情况下可通用, 只不过“传媒”较“媒体” 的使用更为晚、近一些
(二)各类媒介特征
媒介
“媒介”是“使双方( 人或物) 发生关系的人 或事物” ---- 明安香之界定
它是以语言( 书面和口语) 、音响、图像( 静态 和动态) 等符号来承载和传输信息的物质实体
在此意义上, 它是传播通道中的中介物, 如各 类手书媒介、印刷媒介、广播媒介、影视媒介 和网络媒介,包括各种先进的功能复杂的数字 新媒介(如数字阅读器等)
报刊调适之策
报纸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容量大、报道范围广、 易于保存等方面的优势,借此弥补时效性方面 无法与电子传播媒介匹敌的不足。报纸向信息 的深度化发展,提供详细的新闻背景等在广播 电视节目中难以挤进的信息,以此吸引受众。 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应运而 生。
杂志则在竞争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 易于保存,宜于在专题讨论中以充实的内容、 深刻的分析吸引受众的长处,出现了许多满足 不同特点的受众群需要的专业性杂志。
电视调适之策
竞争中主要以集声像之美取胜。以丰富多彩、 图声并茂的娱乐节目受到观众青睐。节目强调 受众参与,邀请专家与观众投入种种社会热点 问题的讨论,同时把场外观众的反映即刻送上 荧屏。
当代我国电视的五大变革
电视纪实:声画一体摄录,<<望长城>>,<<生活空间>>。 栏目化:《东方时空》1993年开播,栏目品牌化 谈话节目:1996年《实话实说》,凤凰卫视的“三人行”结
媒介素养主要有三个层面:
能力模式 指人们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类 信息的能力,侧重对于信息的认知过程。 知识模式 指的是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 侧重信息如何传输。 理解模式 指的是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过程 中受到来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诸力量的 强制作用,侧重对于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
第三章 媒介素养
第一节 大众传播界定 第二节 媒介素养之内涵 第三节 媒介教育之意义
第一节 大众传播界定
一、界定 大众传播,是由组织化的传播机构 及其专业人员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 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 的受传者传播信息的社会过程。
二、特点
“传播者”始终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的一部分或整体 受众人数众多,成份复杂,他们总有选择地接受传播
✓ 1.报刊(报纸、杂志) 主要长处 : 一是信息容量较大 二是保存信息的力量强 三是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 四是细节性 五是解析性
不足之处: 第一,报纸报道新闻的时效性远逊于广播与电视。 第二,报道形式缺乏图声并茂的电视新闻的动感,也不 如以声传情的广播报道亲切、活泼。 第三,报纸要求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这样, 报纸的受众也就有了一定的限制。
尾开放,西方占60%--70% 电视直播:海湾战争,香港回归,911事件等
游戏娱乐:《快乐大本营》
第二节 媒介素养内涵
一、什么是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体验媒体、解构媒介、 分析媒介讯息和创制媒介制品的技能和 素养。 包括人们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和 接受讯息并利用媒介工具众媒介的界定与特征
(一)界定
英文medium( 复数形式为media) 一词意思很明确, 是指 一种中介物、工具或机构: 它是一种用来承载或传递信息 或效果的物质或渠道。
中文使用:“媒介”、“媒体”、“传媒”;
实际应用中, 许多理论性文章和重要场合也并未分清楚, 如有关学术杂志包括一些核心期刊中刊发的文章也未加规 范, 如《现代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广播 电视学刊》等。查询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有 关图书目录发现,三个词的使用各有千秋。中央电视台早 间新闻栏目“媒体广场”中有子栏目“传媒链接”等;
媒介提供的讯息。 传递渠道是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分发设备和分发系统,
包括印刷机,无线电发射塔和接收台,电影摄制机和 放映机,有线电视系统等各种传播工具; 信息反馈具有延迟性、间接性的特点。 大众传播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作为社会过程,既对社会发生作用,施加影 响,又受到社会大系统的有力控制。
3.电视。是当代社会的大众告之者、劝说者、娱乐者、 教育者和沟通者。具有如下主要长处: 视听兼备,图声并茂,生动、形象、逼真,感染力强。 手段先进,传递信息神速,超越空间的力量强。 使用便利。 家庭媒介 。 不足之处:电视画面转瞬即逝,既不容选择,也不便查 考。这一情况,与广播相似,由于电视复制设备价格昂 贵,复制电视内容比复制广播内容更加困难。此外,由 于电视接收机价格较高,又不如收音机轻便易带,加以 观看电视需要受众听力、视力兼用,也不如收听广播方 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