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音乐《美丽童话》教案 教学设计

六年级音乐《美丽童话》教案 教学设计

《美丽童话》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木偶兵进行曲》
欣赏交响诗《魔法的弟子》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相关歌曲,让同学们在童话世界感受音乐的魅力。

(2)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良好的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进行本节课相关内容的学习。

(2)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知识与技能
(1)熟练演唱《木偶兵进行曲》,注意音准。

(2)了解音乐体裁交响诗的相关内容。

(3)准确分析与掌握《魔法的弟子》,提高音乐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熟练演唱歌曲《木偶进行曲》。

2.通过学习《魔法弟子》进一步认识与了解音乐体裁交响诗。

难点:
1.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体裁。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教学准备】
钢琴、打击乐器、同步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材分析】
《木偶兵进行曲》是根据德国作曲家莱昂•耶塞尔创作的管弦乐曲《玩具兵进行曲》填词的。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

A段选用了乐曲第一部分的主题旋律,明朗活泼,朴实直白的歌词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到琳琅满目的玩具店里。

B段旋律是采用乐曲第二部分主题,曲调清新、节奏感强,歌词描写了木偶并踏着整齐的步伐,精神抖擞、气势昂扬地行进的场面。

《魔法师弟子》,法国作曲家迪卡斯创作于1897年。

翌年5月1日在巴黎国民音乐协会
管弦乐演奏会上首次演出,作者亲自指挥。

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

情节为:魔法师的徒弟经多次窥探,从师父那里学得一句咒语,能使扫帚代人取水。

一日,师父外出,徒弟趁机念起咒语,于是扫帚取水不止,徒弟乐不可支。

水越来越多,徒弟忽然发现自己未学会使扫帚停止取水的咒语,眼看流水滚滚不止,徒弟惊慌失措,一斧头将扫帚劈成了两半。

正巧师父赶到,急念咒语,才解救了灾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管弦乐《玩具兵进行曲》,提问:这首乐曲是否很熟悉?试着哼唱旋律。

引出接下来的歌曲学唱《木偶兵进行曲》。

二、课程新授
(一)学唱歌曲《木偶兵进行曲》
1.初次聆听。

从乐曲的旋律、情绪、节奏形式、风格等方面分析歌曲,与《玩具兵进行曲》进行对比。

大家进行交流、总结分析。

2.再次聆听歌曲。

(1)试着分析歌曲的结构,提高音乐分析的能力。

(2)看乐谱,找出自己认为比较难唱的地方。

3.学唱歌曲
(1)跟着音乐拍打节奏,并视唱音乐旋律。

(2)填词演唱。

感受进行曲音乐的风格特征,准确演唱歌曲。

(3)重点练习歌曲中的变化音以及大跳,注意音准。

(4)注意弱起小节,在学唱时慢速练习。

(5)完整地进行演唱。

4.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排练表演。

(二)欣赏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
1.教师向学生介绍《魔法师的弟子》这部作品的故事内容。

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欣赏作品做一个铺垫。

2.初次聆听。

伴随着音乐,根据老师对音乐故事的介绍进行情景的想象。

3.再次聆听。

想一下乐曲中出现了哪些乐器?老师重点对大管进行展示与讲解。

巩固对乐器的认识。

4.重点聆听。

(1)找出音乐的主题并试着哼唱旋律。

(2)分析“扫帚拎水”这个主题在全曲出现的次数。

思考:主题每一次出现时在节奏、速度、力度上有什么变化?
(3)当主题音乐出现时,让学生跟着音乐进行表演。

5.分组讨论这个音乐故事带给你什么样的启发?
6.分小组进行音乐短剧的编创,表演《魔法师的弟子》。

7.老师简单介绍作者以及交响诗体裁。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与童话有关的乐曲,从中不仅认识了更多有关音乐的知识,同样我们也应该从魔法师弟子的故事中学习到做任何事情不能投机取巧,急功近利,要踏踏实实学习,认认真真做事。

《美丽童话》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月亮姐姐快下来》
欣赏管弦乐《波斯市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充分感受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进一步体会管弦乐的无穷魅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唱、视奏等方法掌握歌曲的演唱以及情感的表达。

(2)利用对比分析的手段了解乐曲不同音乐要素的运用。

3.知识与技能
(1)掌握轮唱的演唱形式,丰富自己对不同歌唱形式的认识。

(2)进一步了解管弦乐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了解掌握轮唱的演唱形式,提高合作意识以及演唱技能。

2.进一步体会管弦乐的音乐表现形式以及西洋乐器的分类,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乐曲分析,具备基础的分析乐曲的能力。

【教学准备】
钢琴、竖笛、打击乐器、同步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材分析】
《月亮姐姐快下来》这是一首抒情优美的歌曲。

全曲由齐唱和轮唱两种形式组成。

音调“1、3、5”三个基本音构成。

轮唱部分第一声部结束在“3”音上,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歌词中与月亮姐姐的对话,表达了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管弦乐《波斯市场》是英国作曲家凯特尔贝于1920年创作的管弦乐曲,副题为“表现场面的间奏曲”,是他众多描绘性极强的管弦乐小品中最著名的一首。

它描绘的是一位美丽的端庄的公主,在侍从的簇拥下经过波斯集市的所见所闻。

通过音乐,波斯集市繁华喧闹、五彩缤纷的景象被生动地呈现出来:春风般柔美的旋律代表公主温顺优雅的仪态;由弱变强的铃声则代表载着商人的骆驼由远及近的单调脚步和随风飘荡的驼铃;非常嘹亮的男声合唱以及令人亢奋的进行曲风格,更令人想到众人列队走过集市时,平稳庄重的行进步态。

当然,集市中轻盈俏皮的“魔术师”主题,流畅活泼的“玩蛇艺人”主题,亦被鲜明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播放如:《两只老虎》《美丽的黄昏》等歌曲让学生分辨歌曲的演唱形式。

引出本节课内容。

二、课程新授
(一)学唱歌曲《月亮姐姐快下来》
1.初次聆听。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样的特点?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2.再次聆听。

思考:歌曲中的节奏型有什么样的特点?切分音在音乐中产生了什么作用?
3.学唱歌曲。

(1)跟着老师的伴奏进行视唱练习。

齐唱歌谱,特别注意音准以及切分音的演唱。

(2)分小组进行竖笛吹奏练习。

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力。

(3)发声练习,用yi音进行发声练习,为接下来的演唱做准备。

(4)小组练习,老师分别进行指导,让学生体会轮唱的演唱形式。

(5)集体朗读歌词。

在老师的带领下有感情的进行朗读。

注意咬字、口型、声音位置。

(6)加上歌词进行演唱。

注意声音的连贯、节奏的准确以及情感的表达。

(7)分成两组进行轮唱练习。

在老师的指导下注意两个声部的和谐、均衡。

(8)完整演唱歌曲。

4.分小组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自由选择乐器,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二)欣赏管弦乐《波斯市场》
1.出示地图。

提问:波斯在什么位置?你所了解的波斯有什么风俗风情?师生进行交
流。

2.初次聆听。

提问:乐曲展现了一幅什么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3.再次聆听。

分辨每一个主题以及主题出现的顺序。

4.重点聆听。

(1)聆听第二主题和第三主题,分析两个主题分别有什么特点?
(2)随音乐哼唱两个主题的旋律,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

(3)聆听第四主题,用打击乐器随着音乐进行伴奏,感受音乐的节奏特点。

5.老师简单介绍西洋乐器的分类,让学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6.完整聆听乐曲。

师生交流对每一主题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两首乐曲,从对音乐的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了音乐的魅力。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音乐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热爱音乐带给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同样也让我们养成积极乐观的,宽容的生活态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