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以及工艺学 第七章 氢化与还原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以及工艺学 第七章 氢化与还原
第七章 氢化和还原 (Hydrogenation and Reduction)
7.1 概 述
1.还原反应—— 广义而言,在还原剂的参与下,能使某原子得到 电子或电子云密度增加的反应。
狭义而言,在有机分子中增加氢或减少氧的反应,
或者兼而有之的反应。
(注:氢化是还原的一种重要形式)
(1)有机分子中增加氢
6.载体型:Pd-C
将Pd盐水溶液浸渍或吸附于载体上(如活性 炭),再经还原剂处理,使其形成金属微粒、经 洗涤、干燥得载体钯催化剂。 性能:作用温和,选择性好,可在酸、碱溶 液中起作用,对毒物敏感性差。适于烯烃、炔烃、
芳香族硝基的氢化。
7.催化氢化的影响因素
(1)被氢化物的结构和性质 某些有机化合物催化氢化易难次序
3.催化剂的评价
主要指标
催化活性
选择性
稳定性 :指催化剂在使用条件下,保持 活性和选择性的能力,主要指对毒物的稳 定性。
4.骨架型催化剂
主要有骨架镍、骨架铜、骨架钴 骨架镍:又称为Raney镍,由Al-Ni合金作为原料, 用溶解的方法(常用NaOH溶液)除去其中不需要 的组分(Al),形成具有高度孔隙结构的骨架,故 称为骨架型催化剂。 一般:Ni:30~50% CNaOH:20~30%
2.催化剂
(1)按金属性质分类
贵金属:铂(Pt)、钯(Pd)、铑(Rh)、铱(Ir)、锇
(Os)、钌(Ru)
一般金属:Ni、Cu
(2)按催化剂的制法分类
各种加氢还原的催化剂
种类 还原型 甲酸型 骨架型 制法概要 举例 金属氧化物用氢还原 铂黑、钯黑 金属甲酸盐热分解 镍粉 用 NaOH 溶出金属与铝 骨架镍 合金中的铝 沉淀型 Pt、Pd、Rh 金属盐水溶液用碱沉淀 胶体钯 Mo 硫化物型 用 H2S 沉淀金属盐溶液 硫化钼 PtO2 氧化物型 Pt、Pd、Re 金属氯化物以硝酸钾熔 融分解 Pd-C 载体型 Pt、Pd、Ni 用活性碳、SiO2 等浸渍金 属盐,再还原 常用的金属 Pt、Pd、Ni Ni、Co Ni、Cu
(3)溶剂及介质的酸碱性
溶剂的极性、介质的酸碱性以及溶剂对反应物和 氢化物的溶解度等均能影响反应速度和反应的选择 性。因为溶剂的存在使反应物的吸附性发生了变化, 改变了氢的吸附量。溶剂的存在也会引起催化剂表 面状态的改变,可使催化剂分散得更好,有利于被 氢化物、氢、催化剂三者之间的接触。 (1)无溶剂法:反应物、生成物都是液体,粘度 不大; (2)用水作溶剂:用于含水溶性基团的反应物; (3)有机溶剂:多数情况下催化氢化要采用有机 溶剂
PhN=NPh PhNHNHPh 氢化偶氮苯
(2)有机分子中减少氧
PhOH PhH PhN=NPh
PhN=NPh O Ph CH OH
C Ph O
Ph CH
CH Ph
(3)有机分子中氧原子减少,同时氢原子增加
Ph NO2 Ph COOH Ph SO2Cl
Ph NHOH Ph CH2OH Ph SH
OHˉ+ H+ H2O Fe2+ H+ + e H
Fe2+
(-)Fe
杂质(正极)
Fe(-)
e
e
原理:
ArNO2 RNO2 ArNO -NHOH
Fe + HCl(H2SO4 , HAc) 或Fe + FeCl2 (NH4 Cl ) 水 溶 液
ArNH2 R,对-X,C=C,C=O等基团无影响。
25℃,110atm
CH3CH2OH OH
O H3C C CH3
H3C CHCH3
②
C
C
C
C
H2 , Ni
CH
CH
H2C
CH
COOH
130~170℃
CH3CH2COOH
PhC
CH
H2,Pd-CaSO4 喹啉
PhC
CH2
CH3
H2 , Raney Ni
175℃,10MPa
CH3
例如:氢解
H2 , Ni
NiAl + 2NaOH + 2H2O 2Ni + 2NaAlO2 + 3H2
Al的溶出过程称为合金的“消化”。
骨架镍的性质
催化剂的活性随制备温度、合金组成、碱浓度、 溶化时间、洗涤条件等不同而不同。它最适合 于各种双键、芳环的加氢。 灰黑色粉末,干后可在空气中自燃,应保存在 乙醇或蒸馏水中。 操作条件:氢化T、P较高,但价格便宜,制备 简单。 中毒:S、As、Bi的化合物,X、Sn、Pb的有 机金属化合物。
H+
NH NH 氢化偶氮苯
H2N 联苯胺
NH2
Zn + H2O
NHOH 苯胲,苯基羟胺
ArNH2 + 3Fe3O4
4ArNO2 + 9Fe + 4H2O
2.硝基化合物还原的各步历程
ArNO2 + 2H+ + 2e ArNO + 2H+ + 2e ArNHOH + 2H+ + 2e ArNO + H2O ArNHOH ArNH2 + H2O
7.3.2反应影响因素
1.被还原物的结构 芳环有吸电子基-→容易,反应温度低; 芳环有推电子电子基-→较难,反应温度较高; 2.铁屑质量与用量 铸铁:含杂质(C,Mn,P,Si),可形成微电池, 效果好; 熟铁粉、钢粉等:含杂质少,效果差; 理论用量:ArNO2 ~ 2.25Fe 实际用量:1 ArNO2~ (3-4)Fe
铁的预蚀:在电解质的铁屑还原中,若使用 FeCl2 为电解质时,是通过在还原反应前在反应 器中加入少量铁粉和盐酸来制得的,这个过程称 为铁的预蚀。 4.水量
水的作用:提供质子,可传质、传热
硝基物与水的摩尔比为1:50-100
5.搅拌与反应器
反应中需良好的搅拌;
一般采用球底衬耐酸砖钢锅。
7.3.3实际操作
PhCH2OEt
175℃,12MPa
PhMe + EtOH O
COCl H2,Pd-BaSO4
二甲苯-喹啉 ~150℃ H2, CuCr2O4
C H + HCl
O
CH2OH300℃,22~40MPa
HOCH2-(CH2)3-CH2OH
2.催化氢化(反应体系)
均 相 催 化 氢 化 ( Homogeneous Hydrogenation),亦称为均相络合催化,催 化剂溶于反应介质中 非均相催化氢化(Heterogeneous Hydrogenation),亦称为多相催化氢化,催 化剂自成一相。
Ph NH2
2.可被还原的基团(教材P167)
3.还原方法
按还原剂不同和操作方法不同,还原方法可分为:
(1)催化氢化法(Catalytic Hydrogenation)
在催化剂存在下,有机化合物与氢发生的还原反
应。
(2)化学还原法(Chemical Teduction) 使用化学物质作为还原剂的还原方法。
3.电解质的影响 电解质的存在可加速反应,因可提高溶液的导电能力。
不同电解质对苯胺产率的影响 电解质 苯胺产率 % NH4Cl FeCl2 (NH4)2SO4 BaCl2 CaCl2 95.5 91.3 89.2 87.3 81.3 MgCl2 NaCl Na2SO4 CH3COONa NaOH 电解质 苯胺产率 % 68.5 50.4 42.4 10.7 0.7
(3)电解还原法
有机化合物从电解槽的阴极上获得电子而 完成的还原反应。
电解
2 H2C
CH
CN
NC(CH2)4CN
7.2催化氢化的反应类型 1. 氢化和氢解
氢化:键断裂与氢加成形成饱和键。 氢解:反应物分子中键断裂与氢结合,产物分 解成两部分氢化物 例:氢化
①
C
O
CH2OH
H2,Ni
CH3CHO
7.3.1反应历程
1.化学历程
ArNO2 + 3Fe + 4H2O ArNO2 + 6Fe(OH)2 + 4H2O Fe(OH)2 + 2Fe(OH)3 Fe + 8Fe(OH)3 ArNH2 + 3Fe(OH)2 ArNH2 + 6Fe(OH)3 Fe3O4 + 4H2O
3Fe3O4 + 12H2O
RCOCl > RNO2 > RC O > RC=CR′ > > R C R1 > ArCH2OR > RCN CR′> RCHO
> RCOOR′> RCONHR′ >
各种官能团的反应活性
NO2
O > C C > C C > R C R1 > RNO2 >
碳氢化合物中 直链烯烃>环状烯烃>萘>苯>烷基苯>芳香 烷基苯
8.实际操作
(1)H2的来源
使用的H2 可以是:纯H2 ,或CO+H2 ,或惰性气体 +H2
H2来源: NaCl + H2O电解 天然气(CH4)转化
水煤气(CO+H2)净化
H2O电解
(2)反应器
泥浆型反应器(使用的催化剂处于悬浮或流动 状态) 搅拌式加氢釜:加压操作 鼓泡塔式反应器:中压(约几个MPa)或较高压 力(约几十MPa) 立管式泥浆型反应器:中压或较高压力。 固定床反应器:大颗粒催化剂在设备中处于固 定状态。 流化床反应器
RCONH2
-H2O △
H2
RCN
Raney Ni
RCH2NH2
(3)芳环氢化 常用催化剂:Pt、Pd、Ni
Ni-Al2O3 H2 120 ~ 170 ℃
NH2
铂 催 化 剂
NH2
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