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大医学统计学 期末题

武大医学统计学 期末题

医学统计学试题(A )卷(闭卷)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学号: 姓名:一、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并填在后面得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30分)。

1、流行病学研究内容得三个层次就是指( )A.疾病、伤害与健康B.传染病、寄生虫病与地方病C.传染性疾病、非传染病疾病与意外伤害D.疾病分布、危险因素与预防控制措施E.人群分布、时间分布与地区分布2、提出由于维生素C缺乏引起身体虚弱得坏血病病因假说并开创了流行病学临床试验先河得医生就是:( )A、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B、詹姆士·林德(James Lind)C、约翰斯诺(John Snow)D、路易斯(PCA Louis)E、葛郎特(John Graunt)3、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得核心思想就是( )A.预防为主得思想B.研究对象为人群C.对比思想D.社会医学观念E.生态学思想4、流行病学任务得三个阶段就是( )A.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与理论性研究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与提供措施C.描述分布、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D.整理资料、分析资料与得出结论E.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早期恰当治疗5、关于率与比得描述,下列哪项就是不正确得( )A.大多数率就是构成比,分子就是分母得一部分B.比表示分子与分母得数量关系,而不考虑分子与分母所来自得总体如何C.比得分子就是分母得一部分D.率也就是比,但比不一定就是率E.率就是用来描述变量随时间变化得动态指标6、某单位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为尽快查明原因,调查中应该使用得主要指标就是( )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D.病死率E.期间患病率7、关于发病率得描述,下列哪项就是不正确得( )A.发病率可用来描述疾病得分布B.发病率得变化意味着并因因素得变化C.发病率得高低取决于疾病报告、登记制度以及诊断得正确D.发病率得准确性取决于疾病报告、登记制度以及诊断得正确E.发病率可用来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评价防治措施效果8、与病死率相比较,潜在减寿年数得特点就是( )A.强调了早亡对健康得损害B. 强调了死亡对健康得损害C.不同年龄死亡得经济负担差异D.不同年龄死亡得数量差异E.反映疾病严重程度时更为准确与客观9、某病得三组病人得性别分布如下表,比较该病得性别发病率,结论就是( )AB、1组性别发病率差距较小C、3组性别发病率差距较大D、男性发病率就是女性得2~4倍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10、衡量某因素与某病间联系强度得最好指标就是:( )A.总人群中疾病得发病率B.暴露者该病得发病率C.特异危险度D.研究因素得流行率E.相对危险度11、高发区与低发区各随机抽一个乡进行肺癌死亡调查,该抽样方法就是:( )A.单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机械抽样D.系统抽样E.多级抽样12、研究者进行临床试验时,常采用双盲法,以尽可能减少:( )A.选择偏倚B.观察偏倚C.混杂偏倚D.信息偏倚E.以上都不就是13、在分析疾病得年龄分布差异原因时,下列哪项就是不恰当得( )A.各年龄免疫水平有差异B.由于预防接种得作用C.暴露病原因子得机会不同D.由于职业不同E.由于性格不同14、评价某致病因素对人群危害程度使用( )A.RRB.ARC.PARD.AR%E.死亡比例15、队列研究最大得优点就是( )A.对较多得人进行较长期得随访B.发生偏倚得机会少C.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得因果关系D.较易控制混杂因子E.研究得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16、评价人群疫苗接种效果最关键得指标就是( )A.安全性B.接种后反应率C.临床表现D.保护率 E.抗体水平17、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由于对病例与对照得询问方式与态度不同所造成得偏倚就是( )A.诊断怀疑偏倚B.测量偏倚 C.暴露怀疑偏倚D.易感者偏倚E.Berkson 偏倚18、奈曼偏倚就是(Neyman bias)指( )A.诊断怀疑偏倚B.检出偏倚 C.测量偏倚 D.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 E.入院率偏倚19、疾病监测得目得不包括( )A.描述疾病分布B.预测疾病流行 C.验证病因假设 D.制订预防措施 E.评价预防效果20、下列有关疾病预防得论述,哪项就是正确得( )A.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而不属于疾病得预防控制工作B.三级预防就是针对疾病自然史得不同阶段而相应地采取不同得措施C.一级预防只能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得暴露,而不能提供特异性保护措施D.二级预防不包括临床诊断与临床治疗E.三级预防能提供对症治疗而不能提供康复治疗21、对急性传染病接触者检疫得期限就是( )A、从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得最长潜伏期B、从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得最短潜伏期C、从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得平均潜伏期D、从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得最长潜伏期E、从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得最短潜伏期22、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住所后对疫源地进行得一次彻底消毒称为( )A.预防性消毒B.疫源地消毒 C.随时消毒 D.化学消毒 E.终末消毒23、下列哪种就是被动免疫得生物制品( )A.伤寒菌苗B.卡介苗 C.麻疹疫苗 D.白喉类毒素 E.破伤风抗毒素24、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选择偏倚除样本选择偏倚外,还可能出现( )A.检测偏倚B.标本采集偏倚 C.标本储存偏倚 D.混杂偏倚 E.信息偏倚25、在年龄分布上常表现为“双峰型”即两个高发年龄得恶性肿瘤就是( )A.肾母细胞瘤 B、食管癌 C.肺癌D.乳腺癌E、肝癌26、恶性肿瘤最重要得行为危险因素就是( )A.性紊乱B.吸烟C.酗酒D.不合理饮食 E.抑郁27、恶性肿瘤得预防策略就是( )A.预防为主,加强监测B.病因预防,早诊早治C.全面筛查,重点治疗D.普查普治E.全人群与高危人群得双向策略28、抽样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存在“三高”、“三低”与“三不”得特点,其中“三低”就是指( )A.低发病率、低患病率、低治疗率B.低年龄、低学历、低经济收入C.低发病率、低控制率、低治疗率D.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E.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患病率29、下列哪项不属于冠心病得危险因素( )A.高血压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D.糖尿病E.肥胖30、在感染性腹泻得预防控制中,对传染源要求做到“五早一就”,“五早”就是( )A.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理、早报告、早隔离B.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处理、早隔离C.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D.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早消毒、早处理X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填,错选、多选、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共10分) 。

1、混杂因素得基本特点就是( )A、必须就是所研究疾病得独立危险因素B、必须就是掩盖而不就是扩大了因素与疾病之间得关系C、一定不就是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因果链上得中间变量D、必须与研究因素有关E、必须就是致病因素而不就是保护因素2、通过筛检开展二级预防得疾病,应具备得条件包括( )A、发病率或死亡率高B、病死率或复发率高C、具备亚临床期得检测方法D、发现得病人能够得到治疗 E、具备有效得治疗方法3、对接触者得预防措施包括( )A、医学观察B、留验C、应急接种D、药物预防E、住院隔离4、戊型肝炎得传播途径有( )A、水B、食物C、日常生活接触D、血液及其制品E、母婴传播5、下列属于意外伤害得有( )A、车祸B、跌落C、烧伤D、自杀E、医疗事故6、性传播疾病得高危人群包括( )A、吸毒者B、同性恋者C、供血者D、老年人E、农民工7、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得种类有( )A、基因突变B、抗原漂流C、抗原转换D、基因重配 E、核蛋白抗原变异8、引起感染性腹泻得病原体主要就是( )A、病毒B、寄生虫C、生物毒素 D、细菌 E、真菌9、根据2004年8月修订得《中华人民共与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下列哪种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艾滋病 C、脊髓灰质炎D、登革热E、钩端螺旋体病10、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选择得病例应( )A、代表全体所有某病病例B、住院治疗得各种疾病得全部病人C、有明确诊断标准D、诊断、治疗得各种疾病得全部病人:(每空0、5分,共10分)1、反映死亡所造成得寿命损失,应该用得指标就是。

2、控制混杂偏倚得方法有 , ,与。

3、DOTS就是指。

4、用来描述疾病得不同流行强度得指标有 , 与。

5、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设计得三原则就是, 与。

6、提出病因假设得方法有 , ,与。

7、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得内容有 , ,与。

:(每小题2分,共10分)1、移民流行病学2、研究效度3、保护率4、matching5、似然比:(每题0、5分,共5分)1、地方性疾病也称地方病,就是指局限于某些地区内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得疾病。

( )2、整群抽样方法简单易行,但其抽样误差相对比较大,故要适当增加样本量。

( )3、“开放式”调查表并不适合于那些难以限定答案尺度得问题。

( )4、病例对照研究中,个体匹配变量就是指定性指标而非定量指标。

( )5、相对危险度得本质为率比或危险比。

( )6、病人常因某些与致病无关得症状而入院,从而提高了早期病人检出率,致使过高地估计了暴露程度而产生得系统误差称为入院率偏倚。

( ) 7、实验研究中得霍桑效应既可以表现为正向也可以表现为负向心理效应。

( )8、2000年我国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确认为无脊髓灰质炎野毒株感染得国家。

( )9、产前检查染色体异常并做出早期诊断,进而终止妊娠,属于遗传病得一级预防。

( )10、卡介苗(BCG)属于减毒活疫苗。

( ):简要回答下列各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

1、简述疾病分布呈现散发得主要原因。

2、流行病学实验与队列研究有何异同?3、在分析比较得基础上,概括提出影响各类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样本含量得因素。

4、简述间接接触传播疾病得流行病学特征。

:(两题共15分),1、以胃癌得病因学研究为线索,概述常见得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其作用。

(8分)2、根据您所掌握得信息与资料,试提出高血压得社区预防控制思路。

(7分)医学统计学试题(A )卷(闭卷)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学号: 姓名:一、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并填在后面得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30分)。

1.流行病学研究内容得三个层次就是指( )A.疾病、伤害与健康B.传染病、寄生虫病与地方病C.传染性疾病、非传染病疾病与意外伤害D.疾病分布、危险因素与预防控制措施E.人群分布、时间分布与地区分布2.提出由于维生素C缺乏引起身体虚弱得坏血病病因假说并开创了流行病学临床试验先河得医生就是:( )A、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B、詹姆士·林德(James Lind)C、约翰斯诺(John Snow)D、路易斯(PCA Louis)E、葛郎特(John Graunt)3.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得核心思想就是( )A.预防为主得思想B.研究对象为人群C.对比思想D.社会医学观念 E.生态学思想4.评价人群疫苗接种效果最关键得指标就是( )A.安全性B.接种后反应C.临床表现D.保护率E.抗体水平5.关于率与比得描述,下列哪项就是不正确得( )A.大多数率就是构成比,分子就是分母得一部分B.比表示分子与分母得数量关系,而不考虑分子与分母所来自得总体如何C.比得分子就是分母得一部分D.率也就是比,但比不一定就是率E.率就是用来描述变量随时间变化得动态指标6.某单位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为尽快查明原因,调查中应该使用得主要指标就是( )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D.病死率E.期间患病率7.关于发病率得描述,下列哪项就是不正确得( )A.发病率可用来描述疾病得分布B.发病率得变化意味着并因因素得变化C.发病率得高低取决于疾病报告、登记制度以及诊断得正确D.发病率得准确性取决于疾病报告、登记制度以及诊断得正确E.发病率可用来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评价防治措施效果8.与病死率相比较,潜在减寿年数得特点就是( )A.强调了早亡对健康得损害B.强调了死亡对健康得损害C.不同年龄死亡得经济负担差异D.不同年龄死亡得数量差异E.反映疾病严重程度时更为准确与客观9.( )AC、3组性别发病率差距较大D、男性发病率就是女性得2~4倍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10.衡量某因素与某病间联系强度得最好指标就是:( )A.总人群中疾病得发病率B.暴露者该病得发病率C.特异危险度D.研究因素得流行率E.相对危险度11.高发区与低发区各随机抽一个乡进行肺癌死亡调查,该抽样方法就是: ( )A.单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机械抽样D.系统抽样E.多级抽样12.研究者进行临床试验时,常采用双盲法,以尽可能减少:( )A.选择偏倚B.观察偏倚C.混杂偏倚D.信息偏倚E.以上都不就是13.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 )A.年龄别发病率、死亡率B.性别发病率、死亡率C.职业别发病率、死亡率D.民族别发病率、死亡率E.标化发病率、死亡率14.评价某致病因素对人群危害程度使用( )A.RRB.ARC.PARD.AR%E.死亡比例15.队列研究最大得优点就是( C )A.对较多得人进行较长期得随访B.发生偏倚得机会少C.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得因果关系D.较易控制混杂因子E.研究得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16.评价人群疫苗接种效果最关键得指标就是( )A.安全性B.接种后反应率C.临床表现D.保护率 E.抗体水平17.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由于对病例与对照得询问方式与态度不同所造成得偏倚就是( )A.诊断怀疑偏倚B.测量偏倚 C.暴露怀疑偏倚 D.易感者偏倚 E.Berkson’ 偏倚18.奈曼偏倚就是(Neyman bias)指( )A.诊断怀疑偏倚B.检出偏倚 C.测量偏倚 D.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 E.入院率偏倚19.疾病监测得目得不包括( )A.描述疾病分布B.预测疾病流行 C.验证病因假设 D.制订预防措施 E.评价预防效果20.下列有关疾病预防得论述,哪项就是正确得( )A.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而不属于疾病得预防控制工作B.三级预防就是针对疾病自然史得不同阶段而相应地采取不同得措施C.一级预防只能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得暴露,而不能提供特异性保护措施D.二级预防不包括临床诊断与临床治疗E.三级预防能提供对症治疗而不能提供康复治疗21.对急性传染病接触者检疫得期限就是( )A.从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得最长潜伏期B、从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得最短潜伏期C、从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得平均潜伏期D、从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得最长潜伏期E、从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得最短潜伏期22.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住所后对疫源地进行得一次彻底消毒称为( )A.预防性消毒B.疫源地消毒 C.随时消毒 D.化学消毒 E.终末消毒23.下列哪种就是被动免疫得生物制品( )A.伤寒菌苗B.卡介苗 C.麻疹疫苗 D.白喉类毒素 E.破伤风抗毒素24.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选择偏倚除样本选择偏倚外,还可能出现( )A.检测偏倚B.标本采集偏倚 C.标本储存偏倚 D.混杂偏倚 E.信息偏倚25.在年龄分布上常表现为“双峰型”即两个高发年龄得恶性肿瘤就是( )A.肾母细胞瘤B.食管癌 C.肺癌 D.乳腺癌 E.肝癌26.恶性肿瘤最重要得行为危险因素就是( )A.性紊乱B.吸烟C.酗酒D.不合理饮食E.抑郁27.恶性肿瘤得预防策略就是( )A.预防为主,加强监测B.病因预防,早诊早治C.全面筛查,重点治疗D.普查普治E.全人群与高危人群得双向策略28.抽样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存在“三高”、“三低”与“三不”得特点,其中“三低”就是指( )A.低发病率、低患病率、低治疗率B.低年龄、低学历、低经济收入C.低发病率、低控制率、低治疗率D.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E.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患病率29.下列哪项不属于冠心病得危险因素( )A.高血压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D.糖尿病E.肥胖30.在感染性腹泻得预防控制中,对传染源要求做到“五早一就”,“五早”就是( )A.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理、早报告、早隔离B.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处理、早隔离C.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D.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早消毒、早处理X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填,错选、多选、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共10分)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