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
3mm/30min,静切力:1~2.5Pa;
含砂率%:不大于4,PH值8~11。
(6)钢筋制作与沉放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成盘的I级钢筋采用冷拉方法调直,冷拉率不大于2%。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钢筋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或单面搭接焊。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
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小于10d。
施焊的焊条、焊剂应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应分类存放和妥善管理,并应采取防止腐蚀、受潮变质的措施。
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不大于50%。
钢筋骨架吊装应确保不变形,接头应错开,骨架顶端应设置吊环,骨架外侧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其间距竖向为2m,横向圆周不得少于4处。
钢筋笼制作完成后从钢筋制作场运至钻机附近,采用吊机进行安装。
在下放过程中缠绕、点焊接头箍筋,钢筋笼在吊装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骨架中心偏位,钢筋笼下放时防止碰撞孔壁,以免引起坍孔,采用正反旋转,慢起慢落逐渐下放的形式进行钢筋笼全部就位后复核中心偏位,符合要求后用Ф20钢筋固定在孔口上,并牢固定位,防止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骨架上升和偏移。
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骨架外径±l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
经现场检查,钢筋笼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相关钢筋笼制作必须满足《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吊放钢筋笼
钢筋笼在加工场地按设计要求加工,运输至现场,为了防止钢筋笼变形,必须加焊加强筋,在钢筋笼主筋上每隔2m左右设置一圈4个圆形的水泥砂浆垫块,确保桩身混凝土保护层满足设计要求。
钢筋笼用吊车将钢筋笼掉入孔内,要对准孔位、扶稳,缓慢放下,避免碰撞孔壁,必须使钢筋笼中心和钻孔的中心一致。
钢筋笼达到设计位置时,立即固定。
固定可采用在钢筋笼最上层的架力筋四周焊定位钢筋的方法,确保在混凝土浇筑全过程中不会移位。
安装钢筋骨架时应将其吊挂在孔口的钢护筒上,不得直接将钢筋骨架支撑在孔底。
(8)安装混凝土导管
导管采用专用导管,每节长2~4米,导管第一节底管长度应不小于4m,内壁表面应光滑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采用套箍连接、“O”型密封圈防止漏水漏气。
导管在桩孔内位置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