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讲 就业与失业PPT课件

第八讲 就业与失业PPT课件

求相等时的失业率
8.2 就业理论
1、萨伊的就业理论 理论基础:卖就是买,买就是卖,市场会
创造自己的需求(萨伊定律)。 就业理论:
物价和工资的自由波动会使经济失调在短时 间内消除
均衡是长期的,不均衡是暂时的 反对政府干预
2、马歇尔与屁古的就业理论
马歇尔:均衡工资与就业理论,实际上继 承了古典经济学传统。工资的自由涨落和 劳动力供需之间的自发调节,会达到充分 就业。
第八讲 就业与失业
——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结果
本讲主要内容
8.1 就业与失业的界定 8.2 就业理论 8.3 就业的结构分析 8.4 失业的存量-流量模型 8.5 失业类型及其成因和治理 8.6 中国的就业与失业问题
8.1就业与失业的界定
1、就业的含义和统计 含义: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
就业结构的社会意义
3、就业的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
(1)就业的产业结构
就业的产业分布
(2)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
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流动 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
(3)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4)我国农村的劳动力转移
8.4 失业的存量-流量模型
(4)
退




退 出 劳 动 力
(2)
(3) 临 (1)
退休人员再次就业(有报酬或收入)
就业率
就业人数 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充分就业的含义
凯恩斯: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接 受这种工资的人都能得到工作,也就非自 愿失业为零。
注意:充分就业不是完全就业,仍然有失 业存在
弗里德曼:充分就业是失业率等于自然失 业率
充分就业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
的为获取报酬或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 实现就业的条件:
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 合法的社会劳动 有报酬的劳动,可以赖以为生
国际劳工组织的就业率
国际劳工组织统计:
正在工作的人(有报酬或收入)
有职业,临时因疾病、休假、劳动争议 等不工作的人和音单位原因临时停工的 人
雇主和自营人员及其建庭成员(正常工 作时间1/3以上)
u
0%
8.3 就业的结构分析
1、就业结构的界定 就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
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的分布、 构成和联系。 特点:
历史性 功能性 复杂性
2、就业结构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就业结构合理是经济结构合理从而使产出 最大、效益最高的保障
就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结构的 其他方面
失业率
失业人数 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失业人数指属于上述失业范围并到有关部 门登记的失业者人数
失业率概念无法反映失业的动态变化
现实当中,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真实的 失业率,不仅要看他的存量,而且要看他 的流量
自然失业率界定
最早由弗里德曼提出(通胀率为零) 达到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 又称均衡失业率,是指整个劳动力市场供
失业的含义
国际劳工组织:
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 的一种社会现象
市场经济国家接受的定义:
统计时被确定有工作能力,但没有工作,且 在此前四周内寻找过工作,但没有找到工作 的人。
包括暂时解雇等待恢复工作的人、正等待到 新工作岗位报道时间达30天的人
失业率
衡量一个国家失业状况的基本指标
“不是按劳付酬,而是按酬付劳”
4、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就业理论
货币学派的就业理论
“自然失业率与充分就业” 降低失业率的措施(单一规则)
供给学派的就业理论
减税 减少政府开支 稳定的货币政策 取消“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
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π
LPC
DE
2%
B
C
4% 2%
自然失业率
A
年失业率
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失 人业者的平均周数
劳动力总数
52周
100%
失业的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失业人数所 占的比重;二是实际的失业周数。
8.5 失业类型及成因和治理
1、摩擦性失业 含义: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失业工人
与有职位空缺的雇主之间在相互搜寻过程 中形成的一种失业。 注意:
在劳动力供求平衡的条件下,这种失业仍然 存在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失业水平,或者某一群体的失业 水平,取决于各种劳动力市场状态之间的流量的相对流 动比率,是各种流量之间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对任何 既定失业水平的关注都应当集中在失业的影响范围以及 失业的持续时间这两个方面。
更好的失业率
基于对劳动力市场存量—流量分析,可以得到 一个更好的衡量失业水平的工具,就是年失业 率:
庇古:
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值 工资的效用等于工作的边际负效用 就业量是充分就业量
3、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有效需求不足与非自愿性失业
存在非自愿失业 无法通过降低工资来解决 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失业的治理措施:
放弃自由放任,主张政府干预 放弃节约原则,提倡铺张浪费 放弃年度平衡,鼓吹财政扩张 放弃微观均衡,采用总量分析
凯恩斯就业论
P1
(1)货币幻觉 (2)有效需求 P2
不足
O
(3)工资刚性
(4)非自愿失

W1 W2
O
AS
AD1 AD2 Y2 Y1
SN
N2 N1
工资刚性的原因
隐含合同理论(Implicit Contract Theory)
企业是利润最大化者,员工是风险规避者 保持一个不随宏观经济波动的工资水平,满足员工规避风险的
辞 时解

解 雇

பைடு நூலகம்


非劳动力 失业 就业
(7) 新 雇 用
(6) 重 新 雇 佣
(5) 新 进 入 或 重 新 进 入 劳 动 力 市 场
模型的目的与意义
模型的目的与意义:
分析不同的劳动力市场状态之间的流量,了解劳动力市 场中哪一种流量是造成高失业率的主要原因,从而了解 一国经济的真实失业水平及决定失业水平的因素,制定相 应的政策来降低失业率。
目的,又能被企业所接受。
内部人-外部人模型(Insider-outsider Model)
劳动力市场运行时有成本的,至少存在替换成本,从而使企业 内部职工拥有某种优势,工资水平偏高,即使失业者要求的工 资低于就业者,也无法就业。
效率工资模型(Efficiency-wage Model)
在劳动市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雇主有把工资提高到高于市场 出清水平,从而优势职工努力工作的激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