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疗药物外渗外溅的应急处理课件

化疗药物外渗外溅的应急处理课件


精选课件
8
• 发疱剂:能够引起组织坏死(和)形成水疱的化 疗药物
• 刺激剂能引起静脉和沿静脉途径的疼痛,伴或不 伴有炎症反应的化疗药物。
• 非发疱剂
精选课件
9



发泡剂的化疗药物
• 放线菌素D 柔红霉素 阿霉素 丝裂 霉素C
•氮
芥 长春花碱 长春新碱 长
春酰胺
精选课件
10

刺激剂型化疗药物
• 卡氮芥 氮烯咪胺 丙脒腙 链脲霉素
• 其它如卡铂、顺铂、L-门精冬选课酰件 胺酶等。
5

细胞动力学角度
精选课件
6
•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A)烷化剂、抗 生素
•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CCSA)
• M期特异性药物:植物药,作用于有丝分裂期
• S期特异性药物:抗代谢药,抑制DNA、蛋白质 合成
精选课件
7

从对机体的损伤角度
解毒剂可在拔除针头后立即给予生理盐水局部稀释,同时用0.25-
--0.5%普鲁卡因或0.5%利多卡因局部封闭。5也可选用静脉炎软
膏或如意金黄散外敷6观察并作记录,包括发生时间、静脉进针
部 位、针头大小、估计外渗量、处理外渗方法、病人的主诉、
局部 体征等。
精选课件
17
• 几种常见的发疱剂、刺激剂外渗的处理方法
• 使用方法:
• 1 1—6ml(150-900u)于外渗部位作皮下多点注射 • 2 数小时后重复皮下给药
• 说明:1、本方法能加快外渗药物吸收分散2、热敷增
加药物全身吸收3、皮质内固醇和局部冷敷会加重毒性
精选课件
21
卡氮芥
解毒剂及配方:
• 8.4%碳酸氢钠5ml
• 使用方法:
• 外渗部位局部注射1次
精选课件
15
• 注射部位 医务人员控制因素

最佳注射部位:前臂

应避免在肘窝处注射,因该处发生外渗不易发现
• 手腕、前臂处神经及肌腱较多,外渗易损伤。
医源性因素 脉穿刺技术不熟练,同一部位多
• 次穿刺;

少数医务人员缺乏注射抗癌药物的经验,或在发生药
• 物外渗前后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静。
精选课件
16
• 注射部位次序(理论):前臂、手背、手腕、肘 窝
• 对强刺激性和发疤剂药物一般采用前臂给药
精选课件
26
• 药物外渗的预防
• 5 在注射发疤剂前应回抽血液来证实静脉是否畅通。
• 给药速度:5ml/min,每给2ml左右液体应回血一次,以 确定针头位置未变,并反复询问病人有无疼痛或烧灼感
• 建议最好通过莫菲氏管给药(静脉冲入)
请外科医生轻创
精选课件
23
• 药物外渗的预防
精选课件
24
• 药物外渗的预防
• 1 从业人员应受过专业训练或取得从事化疗的证明,按 制定的方案进行治疗。
• 2 化疗前应识别是发疱剂还是非发疱剂
• 3 以适量稀释液稀释药物,以免药物浓度过高
精选课件
25
• 药物外渗的预防
• 4 为保证外周静脉畅通,最好去取心脏端静脉 给药,避免手背和关节部位。
• 说明:化学灭活作用 精选课件
22
• 柔红霉素
• 解毒剂及配方:
• 8.4%碳酸氢钠5ml+地塞米松4mg
• 使用方法:
• 外渗部位局部注射1次
• 说明:
• 1 抬高环肢,休息24-48小时
• 2 局部用冰袋、冰水冷敷,在可在耐受的情况下维持 24小时
• 3 疼痛、红斑、肿胀超过48小时,约1/3病人发生溃疡,
精选课件
11

刺激剂型化疗药物
• 卡氮芥 氮烯咪胺 丙脒腙 链脲霉素
精选课件
12

非发泡剂型化疗药物
• 博莱霉素 环磷酰胺 阿糖胞苷 氟尿嘧啶
• 光辉霉素 甲氨碟呤 顺 酶
铂 门冬酰胺
• 塞替哌
精选课件
13


化疗药物外渗、外溅的因素
• 解剖因素 老年人血管硬化,反复多次的化疗,使血管脆性
增大、官腔变小或血流减慢
化疗药物外渗、外溅的治疗 目的:限制发疱剂扩 散,减少永久性损伤
策略:立即停止输注,局部药物稀释,解毒剂的应用,经久不愈
外科治疗
处理程序: 1在静脉给药 部位尽量抽吸,以清除残 留针头及
皮管内的药液,吸取皮下水疱液,尽可 能除去残留液体;2输注
部位使用适当的解毒 剂;3抬高患肢,给予热敷或冷敷。4如无
精选课件
27
• 药物外渗的预防
6 必要时可将发疤剂药物经输注皮管侧面注入,与畅流 的液体融合在一起缓慢输入
7 静注发疱剂药物时,如发现生理盐水或葡萄糖外渗明 显,则应另选注射部位(另侧上肢、外渗部位侧面或近 心端),避免使用同一静脉的远端
化疗药物外渗、外溅的应急处理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吴燕红
精选课件
1


化疗的定义
化学治疗:对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恶性肿瘤所 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简称化疗)
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 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的一种治疗 方式。
化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
与手术、放疗并列成为精选三课件大治疗手段。
解毒剂及配方:

1同氮剂

2维生素C1ml(50mg/ml).350%--100%二甲亚砜
1—2ml.
• 使用方法:外渗部位局部注射1次
• 说明:1直接灭活作用

2立即给予足量治疗

3对迟发性溃疡可能无效
精选课件
20
• 长春碱类
• 解毒剂及配方:
• 1 透明质酸酶和生理盐水配成150u/ml制剂 2,8.4%碳 酸氢钠5ml
精选课件
18
氮芥
• 解毒剂及配方:

取10%的硫酸钠4ml与注射用水6ml混合
• (1/6克分子浓度)
• 使用方法:
• 1局部注射5—6ml,外渗部位作多处皮下注射

2数小时后可重复皮下给药
说明:
• 1本措施为化学中和作用(加速烷基化)2立
• 即给予足量治疗3局部冷敷有效。
精选课件
19

丝裂霉素
• 生理因素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静脉回流受阻、腋窝手术
后上肢水肿等,造成静脉压升高
精选课件
14

• 药理学因素 局部组织损伤与药物外渗量及接触时间有
关。 • 高浓度药物易引起组织损伤为减低局部药物浓度应缓慢推注。但 • 延长注射时间又使药物与组织接触时间延长。 • 在具体使用时必须根据病人的静脉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浓度, • 并在最短的时间给予。
2
• 传统的分类方法
精选课件
3
抗生素类
激素类
烷化剂
抗代谢类
植物类
其它
精选课件
4
• 烷化剂类包括氮剂、卡氮剂、环磷酰胺、白消安(马利 兰)等。
• 抗代谢类药包括氟尿嘧啶、甲氨蝶呤、阿糖胞苷、替加 氟等。
• 抗生素类包括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阿霉素、表阿霉 素、柔红霉素、吡柔比星等。
• 生物碱类包括长春新碱、紫杉醇剂及依托泊苷等。激素 类包括它莫昔芬,乙烯雌酚、黄体酮、甲状腺素、泼尼 松及地塞米松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