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全程检测十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高考历史全程检测十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工业革命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社会变革,对人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据此回答1-3题。
1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最直接的动力是()A.资金的积累 B.市场的需求C.劳动力过剩 D.政治的保障2 工业革命是一场社会变革,与其相关的是()①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基础②工人运动逐渐兴起③第一国际产生④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A.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④ D.①④3 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和布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正确的描述是()①使工厂的布局摆脱了河流的限制②使工业由分散走向集中③人才和交通成为布局的决定因素④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④凡是大工业代替手工工场的地方,产业革命都使资产阶级最大限度的增加了自己的财富和扩充了自己的势力,使它成为国内的第一阶级。
结果,凡是完成了这种进程的地方,资产阶级便夺取了政治权力,并挤掉了以前的统治阶级──贵族、行会师傅和代表他们的君主专制。
据此回答4-5题。
4 这段材料的本意在于说明()A.资产阶级比封建地主阶级进步B.经济的发展最终决定了社会政治的变革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代替了封建君主专制D.资产阶级代替封建地主阶级是历史的必然5 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A.产业革命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资本主义国家B.资产阶级在掌握政权后也在发展生产力C.通过发展社会经济来巩固阶级统治D.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业革命的重要后果之一是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成熟和发展。
据此回答6-8题。
6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A.工人运动的兴起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社会主义思想高涨D.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7 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A.废除了旧的军队、警察、法庭等,建立新的国家机构B.规定工作人员的年薪一律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C.实行了一系列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政策D.接管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8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其含义是指()A.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C.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D.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9世纪60-70年代欧美出现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下来。
据此回答9-15题。
9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各地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表明()A.资产阶级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加剧B.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已成为时代潮流C.近代两大对立阶级间的斗争激烈D.各国经济危机严重10 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是指()A.对农民的掠夺使俄国积累了大量的资本B.废除农奴制度使农奴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C.国力增强,有利于俄国开拓海外市场D.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1 美国历史上的西进运动,就其实质而言是()A.向西部扩张领土的运动B.驱赶和屠杀印第安人的运动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D.美国对外侵略的不断扩大12 有人认为德意志的统一是一场民族主义运动,这种民族运动主要表现在()A.争取民族的自强与振兴B.争取民族独立C.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D.反对外来压迫的战争13 俾斯麦和加富尔致力于国家统一的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适应工业革命的要求,都以强大的邦国作后盾B.实施统一之前,都推行了富国强兵的改革C.在统一的进程中都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D.都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最终统一14 在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对日本社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废藩置县B.废除土地买卖禁令C.实行征兵制D.发展近代教育15 日本明治维新后较之明治维新前的变化有()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②由半割据状态转变为中央集权国家③封建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取代④资本主义文化完全取代了封建文化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扩张活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据此回答16-18题。
16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各国竭力推行对外侵略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A.工业革命发展后竞争加剧B.扩大产品销路需要更广阔的市场C.本国原料不足,争夺国外原料市场D.经济军事实力增强必须要侵略17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最大影响是()A.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B.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C.激化了列强之间的矛盾D.造成了东方的贪穷、落后18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一历史概念的准确含义是指()A.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进行掠夺、剥削、压迫的政治经济体系B.全世界的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本主义国家间相互连结的经济体系C.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和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联系形成的统一整体D.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济的结合体19世纪上半期,亚洲发生了革命风暴。
据此回答19-20题。
19 亚洲革命风暴中,印度人民把斗争矛头指向殖民统治者,而中国人民则指向本国封建势力。
这一点主要是由两国下列哪一方面的差异引起的()A.革命任务B.社会主要矛盾C.侵略者采取的态度D.领导阶级20 西方史学界有人认为“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主要是某些心怀不满的王公和地主所利用的一次军事暴动”,下列对这个观点评论正确的是()①是错误的,没有看到起义的全民性②有合理成分,基本上认识到问题的本质③混淆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④没有深入分析事件的背景和根本原因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21题8分,22题12分,23题10分,24题10分)21 阅读下列材料1869年,在(美国西部)犹他州一个偏远的地点,这第一条横贯美洲大陆的铁路打入了最后一颗道钉。
《宅地法》按照便利的条件为开荒者提供了土地,这样就刺激了人口和文明涌进西部。
与拿破仑三世统治下的法国一样。
(西部)这里也有数不清的腐化、欺诈和投机取巧。
但是,这里工业繁荣,城市增加,美国这个大市场开辟出来了。
──摘自[美]帕尔默等著《近现代世界史》请回答:材料中,美国史学家帕尔默对南北战争之后的西进运动的评价,有哪些是中肯的?请指出来。
但帕尔默对西进行运动评价,回避了某些重大史实,因而是片面的。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帕尔默评价的偏失之处。
22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1)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如何?这种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图中欧洲政治格局的形成,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3)当时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其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从整体世界历史发展角度谈谈这时期工人运动的历史地位。
23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哪些国家的政府颁布了新的土地政策,这些变革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有什么关系?这些变革又各是依据本国怎样的国情而决定的?它对各国历史的发展各有什么作用?24 试结合有关史实,分析说明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怎样初步形成的?并就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对亚洲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谈谈你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作用的认识。
高考历史全程检测十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 B2 B3 C4 B5 C6 B7 A8 C9 B10 D11 C12 A13 D14 D15 D16 A17 B18 C19 B20 C二、非选择题21 答案:(1)中肯评价:西进运动促进了工业革命在西部的扩展,尤其是铁路建设发展;(2分)南北战争废除奴隶制,《宅地法》满足了西部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加速了西部经济的开发,并促成美国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3分)西进运动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
(1分)(2)偏失之处:未提西进运动对印第安人的暴力压迫和劳动人民对西部开发作出的巨大贡献。
(2分)22 答案:(1)特点: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广泛展开。
②资本主义制度从英、法扩展到德、意、俄等国。
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广泛开展(3分)(2)影响: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逐渐形成了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并进而行成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3分)(3)趋势:①国际工人运动走向联合。
②无产阶级进行了夺取政权的尝试。
(2分)原因:①当时欧洲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未达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②资产阶级的残酷镇压。
(2分)历史地位:①为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和无产阶级夺权积累了经验。
②但从根本上看工人运动在这一时期是作为资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力量,其真正作用是帮助资产阶级反封建。
(2分)23 答案:(1)颁布新土地政策的国家:①俄国: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行农奴制改革,农民取得小块份地,但须高价赎买。
②美国: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允许农民缴付少量手续费获得耕种5年以上的西部无主土地。
③日本:1873年,明治政府颁布条例,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统一征收地税。
(3分)(2)关系: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时期,许多国家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进行社会变革,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1分)(3)各国国情:①俄国:农奴制占统治地位,它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克里米亚战争更暴露出俄国的落后,广大农奴反抗强烈,沙皇统治危机严重,被迫实行改革。
②美国:大量欧亚移民迁入,西部扩张夺得的广阔土地有待开发。
林肯政府为扭转内战战局,在人民的推动下,颁布《宅地法》。
③日本:商品经济渗入农村,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遭破坏,新兴地主、资产阶级要求制订适应发展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土地政策。
(3分)(4)影响:①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农业经济日益资本主义化,农村阶级分化剧烈,但改革使农奴受到掠夺,贵族地主仍占有大量土地。
②美国:《宅地法》对扭转内战战局起了很大作用,并促进了西部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
③日本:确认了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但农民仍得不到土地,而且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
(3分)24 答案:(1)形成:①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相继扩展到法、德、美、俄等国,大机器生产的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1分)②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和法国大革命影响,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以空前的广度开展起来。
19世纪60 70年代,美国内战、俄国废除农奴制度、日本明治维新、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基本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