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知识点总
结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知识点总结
1.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如何重建战后世界,特别是如何解决世界经济领域里的货币、贸易等问题,成为战后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关键。
二战前的近 2 间,世界经济一直以欧洲国家为中心。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西欧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实力大减,特别是以英国为核心的旧的世界经济格局趋于崩溃。
相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产业力量,经济实力在战争中急剧增长,这就为美国取代了英国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大的受益者,美国乘机要求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以巩固自己的霸权地位。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历史纵横】内容,使学生经过具体数据理解,二战后美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崛起,成为建立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核心力量的必然性。
2.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英等西方国家为了稳定战后的国际货币金融制度,于1944年7月10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决定成立一个国际性的金融机构,以促进国际间的货币合作。
经过激烈的争论,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实力,最终迫使与会各国接受了美国提出的方案,
会议经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附件,这些文件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建议教师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布雷顿森林会议各代表团团长合影》和【资料回放】,一方面经过插图想象、感悟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场景,另一方面经过史料的解读,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内容,加深对此次会议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还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布雷顿森林会议最后经过了体现美国意志的决议及附件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美国领导世界经济的时代到来,由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也说明国际地位的表现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
经过第一目的学习,总结出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特点,并经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了解美国如何必然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导。
认识到:经济实力是外交活动的基础。
二、第二目“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主要介绍了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建立的两个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美国经过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在这两个组织的决定性控制权。
由此建立了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逐步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成立:1945年12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告成立并于1947年3月1日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总部设在华盛顿。
现有成员国180多个。
中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国之一。
1980年4月17日中国代表权得以恢复。
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经过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并经过提供短期贷款,协助成员国解决其国内经济困难,以平衡国际收支的逆差。
2.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成立:1944年7月在美国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除了经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还经过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该协定1945年12月27日由28国政府代表签署,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正式成立。
1946年6月25日开始营业,次年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该银行一般被称为“世界银行”。
当前世界银行共有成员140多个。
该行于1980年5月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总行设在美国华盛顿,并在巴黎、纽约、伦敦、东京、日内瓦等地设有办事处,还在20多个发展中成员国设立了办事处。
宗旨:初期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转向世界性的发展援助,即为成员国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以协助成员国复兴经济和开发资源。
教学建议: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世界银行总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志》,解读两个国际金融组织的成立情况及其宗旨。
进一步两者明确之间的关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相互补充,前者的首要任务是保持汇率的稳定和国
际收支的平衡,后者侧重支持会员国的经济发展计划和经济开发。
3.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核心制度内容──加权投票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实行加权投票制度,指每个成员国的投票权与其在基金的配额,即向基金的认股份额成正比。
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每个成员国有基本投票权250票,另外每增加相当于10万美元的配额,便增加1票。
这种按照资金的配额决定各国投票权的大小的制度,使该组织实际上也为经济实力最强,占有股份最多的美国所操纵。
核心制度内容──“双挂钩一固定”的世界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同黄金挂钩、其它各国货币同美元挂钩。
所谓美元同黄金挂钩是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必须确认美国政府在1934年规定的1美元含金量为0.888671克,即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并把这一官价作为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
美国承担各国按黄金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
各国政府必须协助美国政府维持黄金官价。
所谓其它货币与美元挂钩,就是各会员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按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与美元确定固定比价。
这一规定,使美元等同于黄金,美元从此有了“美金”的说法;与美元比起来,其它国家的货币处于从属地位,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主导地位正如当时美国财
政部长福勒所说:“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
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导学生思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有哪些重要规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如何稳定各国汇率?怎样体现美国的意图?从而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美国经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4.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影响
教材从两个角度概括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第一,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了货币制度危机,导致金本位制崩溃,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呈现出一片混乱局面。
而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又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混乱局面暂时得以稳定。
同时,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活动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基金组织提供的短期贷款暂时缓和了战后许多国家的收支危机,也促进了支付办法上的稳步自由化,基金组织的贷款业务迅速增加,重点也由欧洲转至亚、非、拉第三世界。
另一方面,世界银行提供和组织的长期贷款和投资不同程度地解决了会员国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
总之,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战后二十多年的时间给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
相对稳定的构架,西方各国在这个体系下都完成了战后经济的复苏并走向繁荣。
第二,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一方面,美国凭借强大的科技和资本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一轮资本扩张,加大了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另一方面,凭借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垄断组织增发美元代替黄金,作为输出资本,购买外国货物、企业以及支付海外驻军的庞大费用。
于是黄金大批流入美国,增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实力。
建议教师适当补充一些数据史料,阐释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影响,避免将结论生硬地强加于学生。
另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三、第三目“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本课除了介绍布雷顿森林体系外,还介绍了美国倡导建立的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组织,以使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内容有相正确完整性,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过程。
1.关贸总协定出台的背景
必要性:国际政局的变化和1929年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可能性: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并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