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物理温度和物态变化测试题(答案)

九年级物理温度和物态变化测试题(答案)

单元综合检测(一)(第十二章)(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物理课上,小强同学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如图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被小华同学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 )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2.(2012·呼伦贝尔中考)据呼伦贝尔市气象局记载,2012年春节前夕,根河市的最低气温达到-52℃。

对于这样的气温,你认为应该选用以下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液态酒精、水银、煤油的凝固点分别是-117℃、-39℃、-30℃) ( )A.水银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煤油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或酒精温度计3.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A.该物质是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50℃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D.该物质在10至25分钟时间段不吸热4.(多选)如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 )物质熔点/℃沸点/℃铁 1 535 2 750水银-38.8 357酒精-117 78钨 3 410 5 927A.铁在1 800℃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白炽灯的灯丝用金属钨,是由于钨的熔点高C.莱芜地区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D.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达-52.3℃,这时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当地气温5.将手帕放在70%的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用镊子夹住两角展开,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

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D.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6.飞机飞行时,有时后面会拖出一条长长的“尾巴”,如图所示,这种现象称为飞机拉烟。

这是因为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与外界冷空气混合,使飞机轨道上空所含水汽和热能明显增多。

当水汽超过空气所能容纳的限度时,水汽就会凝结,形成雾状的小水滴。

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液化C.凝固D.升华7.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8.在激烈的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受到轻伤时,常用蒸发快的复方氯乙烷喷雾剂做麻醉剂,把复方氯乙烷喷雾剂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运动员就可继续参加比赛,这是由于复方氯乙烷喷雾剂( )A.升华吸热B.凝华放热C.液化放热D.汽化吸热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资源可以自然更新B.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我国水资源丰富,不必节约用水D.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有助于水产养殖10.2013年2月6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地区持续低温天气。

部分市镇气温达到零下44摄氏度。

冷空气导致冰雾天气,人们的脸上瞬间结满冰霜。

下列有关该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户外行人帽子上的冰晶是升华现象C.在这种环境下测气温用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沸点低D.户外行人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34分)11.小明在看病时,发现医生总是先帮他测量体温,体温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护士给病人打针前,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病人会感到此处变凉爽,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2·绍兴中考)建设中的绍兴奥体中心,运用奥体中心内的管道,分布在地下100 m的两千多口深井和温度基本恒为18℃的百米地下形成一个水循环热交换系统。

夏天,系统将地上奥体中心内与室温相同的水送到地下,放热、降温后回到地上,降低奥体中心内的温度,循环进行;冬天,则相反,提高奥体中心内的温度,达到“冬暖夏凉”又节能的效果。

(1)打100 m深井的人造金刚石钻头硬度大、熔点高,是一种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卫星温度控制系统采用热管温控技术,利用液体在高温端汽化,在低温端液化,这样反复工作,使卫星两端温度趋于平衡。

液体汽化需要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3.(2012·扬州中考)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则______(选填“甲”或“乙”)是晶体的熔化图像,其熔化特点是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______。

14.在探究“水沸腾的规律”的实验中。

当水温接近90℃时开始计时,每隔30 s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其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s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温度/℃92 93 94 95 96 96 96 96(1)表中数据表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描述水在汽化时的分子运动模型示意图,其中,________图属于水沸腾时的分子运动模型示意图。

15.国外研制出一种衣料,其纤维中增加了微胶囊,这种胶囊中所含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在温度降低时会凝固。

人们穿上用这种衣料做成的衣服,在气温降低时倍感温暖。

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12·广州中考)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这层霜是由水蒸气经过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______成小水珠附着在车窗的______(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17.观察如图所示的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单地说,雪是由水蒸气______(物态变化)而成的,该过程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2)雪雕与冰雕不但会熔化还会升华,那么在0℃以下的东北极寒的天气里它们是以______(选填“熔化”或“升华”)方式变小。

1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我们可以根据所观察的甲房间壶嘴的上方________较多,判断出________房间的气温较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19.(5分)从冰箱里拿出冷藏后的鸡蛋,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马上用干布擦拭却擦不干,但是在桌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鸡蛋会变干,请你解释上述现象。

20.(5分)如图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

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1)分析水循环的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物态变化的信息?(2)你也许注意过,天气预报中常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

试说明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带来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21.(6分)在“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中:(1)把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火加热试管,是为了使海波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小菲同学探究固体熔化测量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熔化用了______min。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72 74 76 77 78 79 80 80 80 80 81 82 83 状态固态固液共存液态(3)在方格纸上画出熔化的图像。

22.(7分)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提出问题:观察图片,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液体表面积的大小;b.液体__________的高低;c.液体____________的快慢。

(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a)Ⅰ.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

Ⅱ.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积的大小明显不同,如图所示。

Ⅲ.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________________相同。

Ⅳ.若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

(4)分析与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5)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__________法。

23.(7分)某小组进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在加热的过程中酒精灯熄灭,经检查发现酒精没了,他们添加酒精后继续加热完成实验,且在熄灯的过程中一位同学始终记录水的温度变化,根据实验记录数据作出如图甲所示的图像。

由此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__℃。

(2)实验中酒精灯熄灭后对应的图像是______段。

(3)反映水在吸热过程中的一段是______段。

(4)邻组中婷婷同学评估小红同学所画的图像乙时指出:图像中的GH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婷婷陈述其中的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华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五、阅读理解题(6分)2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喜欢到处旅行。

这天我和伙伴们正在嬉戏,不知不觉中我的身体变轻了,终于和其他伙伴一起悠悠地进入了高空。

哇!新的旅行又开始了!我们越升越高,高空的温度却越来越低,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变成很小很小的水珠,渐渐的我和其他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小水珠连成了一朵朵千姿百态的云。

风推着我们在天空中飘行,气温更低了,我感到身体重了许多,有的小伙伴甚至变成了漂亮的雪花。

当风伯伯再也托不起我们时,我和伙伴们一个个急速地下降。

不一会儿我们就降到了地面,给花草树木做了“棉被”。

太阳升起来了,我又恢复了原状,流到了小溪里,快乐地顺着小溪到达河流,我又回到了大海的怀抱,等待着下一次旅行的开始!文章中的“小水滴”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答案解析1.【解析】选D。

本题考查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热水会向烧杯传热,使水的温度降低;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会使测量结果偏小;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温度计读数时,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离开液体读数,故选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