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探究题之思想主题小说的思想主题大致有以下几个角度:(1)小说给我们什么启示?这可以从小说相对应的人物如孩子学生父母、老师等,小说反映的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传统文化保护道德的沦丧等不同角度切入。
(2)小说中人物体现了哪种思想?这可以从人物的言行举止、精神境界及为人处世等角度进行分析。
(3)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这可以从不同人物的表现不同主题词的阐释不同层面(现实、历史哲理)的深化等角度进行分析。
(4)有人说小说表现了这个主题,有人说表现了另一个主题,你认为呢?这可以从文本对某个主题的呈现现实生活对,某个主题的呼吁等角度来分析。
(5)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对某句话(或某个关键词)的1理解和看法。
这可以从文字本身的内涵、与现实的关联与自我的关联等角度分析。
【对应真题】重庆2014年18题,辽宁2014年11(4)题。
【2014年重庆卷】18.文中写了陈皮匠和其他古城人面对无限商机的不同态度,请予评价;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予探讨。
(7分)【2014年辽宁卷】11(4)数学天才为什么赢得爱情又为什么失去爱情?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你从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8分)【附:2014年重庆卷、辽宁卷真题】(重庆)}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
东坛井的陈皮匠何晓①一个地方只要历史长了,就会产生些离奇的故事。
②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当你花费了比去欧洲还要多的时间,从大城市曲里拐弯地来到这里时,疲惫的身心会猛然因眼前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而震颤:唐宋格局、明清街院,这化石一样的小城里,似乎每一扇刻着秦琼尉迟恭的老木门后面,都有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大家族在繁衍生息……而每一个迎面过来的人,他穿得越是普通,你越是不敢小瞧他,因为他的身上自然地洋溢着只有在这样的古城里生长的人才有的恬靜和自信,哪怕他只是一个绱鞋掌钉的小皮匠。
③沿袭着“食不过午”老规矩的,似乎只有传统小吃。
但古城里曾经严格遵守另一种做生意“时不过午”老规矩的,却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东坛井的陈皮匠。
④东坛井是一条老街,街头有一口叫东坛井的千年老井。
老井现在是文物,周围砌了台子,被重点保护了。
陈皮匠的家就是陈家大院子,在老井东边,大院有两套天井一个后花园,一栋小巧的绣楼,后面一套天井是皮匠的藏书室。
陈家大院子的正门在与街面丁对着的巷子里,除了家人进出,平时总关着。
隔了街道,皮匠的摊子在老井西面的醋吧街沿上。
皮匠从十九岁开始就在那里摆摊,没人说他不能在那里摆摊,他是这条街上最正宗的土著。
⑤皮匠的手艺好,补的鞋既巴适又牢实。
了解他的人都说:可惜呦,一个老高中生,灵巧得能绣花,随便做啥也能成气候嘛,去当皮匠。
皮匠才不这样想,他悠闲自在地守在摊子上,不管生意好坏,中午十二点都要准时收摊。
他上午挣了多少钱,下午就要买多少钱的书。
古城收售旧书和收藏旧书的人,都认得他,晓得他在意哪一类书,只要看到他来了,立马抱一摞出来任他选。
钱不够,也没关系,第二天拿来就是了。
古城的人都爱老书,或者自己读,或者倒来倒去当古董卖。
⑥晚上,皮匠一般都待在他的藏书室里。
至于他在里面干些啥,皮匠娘子从不过问。
要休息的时候,只是在外面喊:老汉,等你哈。
皮匠听了,先咳嗽一声,然后才出来。
⑦皮匠的生活一直都像这样,很平靜。
古城其他人的生活也很平静——直到上个月皮匠的女儿回来。
⑧女儿是在上飞机的时候才打电话说要回来的。
黄昏时,女儿回来了,后面还跟了一个干巴老头。
女儿一进屋就介绍说:这是我的导师,历史学家牟汉达教授。
爸爸,老教授想看看我们的族谱。
⑨皮匠一听来人是历史专家,心里就已经有数了。
第二天,皮匠和女儿陪着教授在藏书室里整整待了六个小时,这六个小时里,从《续〈资治通答〉长编》《宋人轶事汇编》《宋史选举志》到《南充史志》《保宁府志》《将相堂记》《重修三陈书院记》《陈氏家谱》……教授一直在翻书,皮匠的女儿一直在拍照,皮匠—直在回答教授的提问。
⑩他们终于从藏书室里出来时,教授说:你已经有了我想有的一切。
⑪皮匠回应说:我这一辈子,就等这一天哩。
⑫数月后,一篇学术论文震惊了整个历史学界:《南宋三陈故里之重考》。
而同时被震惊的还有古城的官员、文人和实业家:那么著名的历史人物原来是古城人啊!于是,古城迅速掀起了一股宜传、发现、挖掘的热浪,无限的商机突然摆在了眼前,安靜的古城人一下子变得疯狂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被导游带来参現陈家大院,一批又一批的说客拥来劝皮匠合伙开发陈家大院……皮匠想:这东坛井陈家大院的大门,怕是再也关不上了。
⒀收到女儿寄回的报纸、杂志,皮匠认认真真地把老教授的论文和与论文相关的评论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
然后他歇了十多天业,把家里的藏书整理出来,重新造册,一一核对之后,全部送给了牟汉达教授。
⑭从此,陈皮匠和古城的其他皮匠一样,下午也要补鞋了。
(有刪改)14.怎样理解文中“了解他的人都说:可惜哟,一个老高中生,灵巧得能绣花,随便做啥也能成气候嘛,去当皮匠”这句话的含意?(2分)15.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5分)16.陈皮匠的藏书有什么特点?请根据文本予以说明。
(4分)17.陈皮匠为什么要把自己费了不少心血得来的藏书送给牟汉达教授?(5分)18.文中写了陈皮匠和其他古城人面对无限商机的不同态度,请予评价;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予探讨。
(7分)(辽宁卷)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数学家的爱情李伶伶①数学家是朋友送他的绰号,因为他对数字特别敏感,数学运算得特别快。
朋友都说他是数学天才。
可是数学天才的爱情之路却一直不顺。
②一次,他跟一个交往不久的女友去饭店吃饭,结账时却跟服务员吵了起来。
那天饭钱应该是79.8元,如果服务员报出准确的数值,他也不会生气。
可是服务员向他要80元。
他说,不对吧。
服务员说,账单上这么写的。
说着把手写的账单递给他,他看账单上真写着80元,就说,你们算错账了,不是80元,是79.80元。
服务员说,我们这里都是按四舍五入收费的。
他说,你们怎么收费我不管,但是你们这账确实算错了。
服务员说,差两角钱还算差呀?数学家说,怎么不算差?79.80元和80元能划等号吗?服务员说他小气,数学家就跟她吵了起来。
③女友很尴尬,劝了半天劝不住他,索性走了。
当晚就跟他分手了。
女友觉得他为两角钱就能跟人吵一架,以后她可过不了。
④数学家很苦恼。
朋友劝他别上火,说总能遇到理解他的人。
⑤后来他真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
她是个会计,也喜欢计算,也是看到一组数字就把它们加起来算出结果。
两个人在一起时总比赛谁算得快。
跟她在一起,数学家很开心。
数学家想跟她结婚,却因为一件小事又黄了。
⑥那天是情人节,数学家陪女友去逛街。
看到一家新开业的咖啡厅在搞打折优惠活动,就进去了。
要了两杯咖啡,又要了五样小点心。
吃完去结账,看到结账的队伍排得很长。
原来那天收银员有事没来,女老板临时顶替。
她不太会算账,借助计算器也算得很慢。
要结账的人在旁边催她,越催她越着急,越着急越算不好。
数学家见状走过去说,你要是信得过我们,我们帮你算。
女老板抬头看看数学家和他的女友,觉得他们不像坏人,就同意了。
⑦于是,数学家帮女老板算账,女友帮核实,女老板在旁边收钱。
不一会儿,结账的队伍就消失了,剩下最后一位客人。
就是这最后一个人的账,让数学家和女友出现了分歧。
数学家算出客人应付182元,女友说是188元。
让客人自己算,结果跟数学家一样。
最后让女老板算,女老板算完后,看看数学家又看看他女友,说,这位先生算得对。
数学家女友说,你说谎!女老板说,我为什么要说谎?我们三个算的结果都一样,说明你确实算错了。
数学家女友说,我没错,不信我重新给你算一遍。
客人有点儿不高兴,说,你这人怎么这样?算错了还不承认。
女老板说,您别生气,我按您算的结果收钱。
客人递过来200元钱,女老板找给他18元。
客人拿着找回的零钱走了。
数学家女友气愤不已,她看看女老板,又看看数学家,一句话没说就走了。
数学家跑出去追女友。
女友说,除非你承认自己算错了,否则别再来找我。
数学家觉得女友不讲道理,就没再找她。
⑧女老板很感激数学家那天帮她算账,他再去喝咖啡时,说啥也不要钱。
一来二去,两个人成了朋友,后来又成了恋人。
女老板是个年轻的单身女人,厌倦了职场的尔虞我诈,辞职开了这家咖啡厅。
数学家经常来帮女老板算账,女老板对他的计算能力崇拜得五体投地。
一年后的情人节,两个人结婚了。
⑨结婚那天,咖啡厅全体商品打八折。
服务员问:开心果也打折吗?女老板说,当然不打,开心怎么能打折呢?数学家觉得这话很耳熟,就问,开心果不打折,那去年怎么打了?女老板看着数学家笑了,说,去年也没打。
最后那位客人买了一碟开心果,你算账时一并打了折,所以那天的账,你当时的女友算的是对的。
数学家很意外,说,那你为什么说她算错了?女老板说,傻瓜,因为我看上你了呗。
数学家很生气,说,你怎么能这样!⑩数学家不能原谅女老板,执意跟她离了婚。
女老板不理解,数学家为什么这么对她。
(选自《小说选刊》,有改动)(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第四自然段看似闲笔,其实承上启下,引导故事情节自然发展,引发阅读兴趣。
B.数学家和女会计都乐于助人,因爱好相同而相恋,最终分手根本上是性格使然。
C.小说题目匠心独运,既是对内容的准确浓缩,又包含明显的调侃意味。
D.小说通过人物的肖像、言行、心理及环境描写,刻画了社会众生相。
E.小说通过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启发读者思考爱情的真正涵义。
(2)小说第七自然段画线句子分别写到女老板和数学家女友两次“看看”,试就此对人物心理加以分析。
(6分)(3)小说最后才交代一年前数学家算错了账,这样处理有何作用?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6 分)(4)数学天才为什么赢得爱情又为什么失去爱情?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你从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8分)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一)鉴赏小说的写作技巧1常见题型1)文中××处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起到什么作用?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3)赏析××句的描写方法。
4)文章××情节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文本分析前文是如何埋下伏笔的。
2.解题方法(1)从表达方式人手。
答题要点:记叙描写抒情议论,(2)从表现手法人手。
答题要点:象征对比衬托、渲染、用典、讽刺、抑扬结合:虚实相生动静相宜等。
(3)从修辞手法入手。
答题要点:比喻拟人、倩代、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反复反语双关等。
(4)从结构方法入手。
答题要点:开门见山卒章显志、承上启下、首尾照应、伏笔、铺垫等。
3答题步骤(1)从形式上先作鉴赏,指出具体运用了什么写作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