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
——抽屉原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7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类推水平,培养数学思维。
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铅笔、文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生活引入
师:同学们,大家在一起学习六年了,你对你的同学是几月出生的了解吗?
有谁知道全班同学各是几月出生的吗?
老师知道全班的同学的生日月份的情况,你们相信吗?
师:你们全班45位同学,我敢肯定,总有一个月至少有4人过生日。
同学们相信吗?
学生有的相信,有的不相信。
2.讨论验证
师:有相信的也有不信的,那怎么来验证呢?
师:如果是这个月生日的呢?
符合的学生站起来。
师:请5月份生日的同学起立。
师:(挑一个都没有过生日的月份来说说)一个都没有啊!那我的这个结论对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说说理由。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总有一个月
师:谁来解释一下,什么叫“总有一个月”?
师:他用了非常好的一个词语,“某一个月”,是这个意思吗?大家都同意吗?
师:我们注意到了“总有”这个词,非常不简单!
师:选一个多于4个同学过生日的月份来说说。
如:7位同学。
师:我的结论准确吗?
师:奇怪,我刚刚说的是4个人,这里却站了7名同学,明显多了啊?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至少。
师:真了不起,你们还发现了这个词语!“至少”又怎么解释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再选一个多于4人过生日的月份来说说,如:5位同学。
师:怎么有超过4人啦!我刚刚明明说一个月呀,怎么还有超过4人的呢》我的结论还准确吗?
引导学生说明一年里“总有”可能是一个月,也可能是几个月。
师:真聪明!让我们在一次理解了“总有”的意思。
3.得出结论
师:看来,我的结论是存有的。
它并不研究在哪个月,反正有一个月,也不关心具体有多少人,反正至少有4个人总在同一个月过生日。
在数学中,有时就是研究一种结论的存有,但不去管它到底在哪里发生。
今天,我们就通过放铅笔来看看这里面有什么结论一定存有。
(揭示课题:抽屉原理)
二、探究规律
(一)初步体验。
1.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这里有3支铅笔放进2个文具盒中。
师:我肯定: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有3支铅笔。
(课件出示)你们相信吗?
投影演示:教师把3支铅笔都放在了同一个文具盒里。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交流。
(这是最多的。
如果你在第一个文具盒里放1个,第二个文具盒里放2个,就不是这样子了。
)
师:你们说了另一种放法,大家想想看,他肯定是观察到了这个结论当中的那几个字啊!
引导学生明确:“不管怎么放”。
师:哦!真不简单!注意到了这些以后,我这种放法其实仅仅很多种放法中的一种。
谁能来聚聚反例呢?
投影演示:学生的放法。
师:刚才同学举了一个反例,就推翻了结论。
看来,这次老师预测有误了。
课件演示:擦去“3”,那么,至少会放进几支铅笔呢?
2.合作研究
师:用事实说话!请小组同学合作,将3支铅笔放进2个文具盒,看看有哪些放法,并记录结果。
学生分工合作,边说边放,边记录。
学生汇报:(0,3)(1,2)(2,1)(3,0)。
课件出示,四种不同放法。
师:还有不同的放法吗?请大家观察这四种放法,我们在研究这类问题时(0,3)和(3,0)视为同一种放法,同样(1,2)和(2,1)也视为同一种放法。
师:再观察(0,3)和(1,2)这两种放法,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有2支铅笔。
师:你们到底看了那个文具盒,得到了这个结论的?
3.得出结论
师:大家发现了吗?我们每次观察的抽屉都是放的铅笔数较多的,我们自要观察放的较多的那个抽屉就能够了。
(二)二次探究
1. 提出问题
师:刚才大家用了据反例的方法,推翻了我前面的结论。
又用了列举法,证明了这位同学的推测。
现在,增加点难度,如果把4支铅笔放入3个文具盒呢?
预设: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面至少有2支铅笔。
师:他认为也是2支铅笔。
我们还要实行验证!需要用学具的同学能够再拿出铅笔和文具盒。
大家也能够用其他的办法来证明。
2. 自主探究
部分学生同桌合作,部分学生自己证明。
学生交流汇报。
列举法:(2,1,1)(2,2,0)(3,1,0)(4,0,0)
师:同学们的列举法正好证明了刚才的猜测:4支铅笔放入3个文具盒,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有2支铅笔。
师:4支铅笔放入3个文具盒就有4种情况,如果铅笔数和文具盒数再增加呢?
师: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证明这个结论的存有性?
引导学生用假设法或其他方法证明这个结论的存有
学生议一议、说一说。
师:如果把5支铅笔放入4个文具盒,结果是否一样呢?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师:如果把6支铅笔放入5个文具盒,结果会怎么样呢?如果把10支铅笔放入9个文具盒呢?如果把100支铅笔放入99个文具盒呢?
学生依次说出结论。
师:通过前面的探究你发现了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发现:只要铅笔数比文具盒的数量多1,不论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
请学生继续思考:只要放的铅笔数比文具盒的数量多2呢?多3呢?多4呢?
3.归纳小结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只要铅笔数比文具盒数量多,这个结论都是成立的。
4.数学文化
知识介绍:
课件出示:“狄利克雷原理”,又叫“抽屉原理”,还成为“鸽巢原理”。
三、拓展应用
1.P70页做一做
师:与我们刚才的放铅笔有联系吗?
2.P73页第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