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4.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写在本试券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
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的贵族普遍有着多妻的习惯,他们的婚姻,大体避循着一个戒条,便是“同姓不婚”。
贵族遵循此戒条A.不利于周文化的传播B.维护了嫡长子继承原则C.是为了维持宗法次序D.形成了重男轻女的观念2.孔子首先提倡“有教无类”,不分等级,一律施教。
他的弟子现有事迹可考者,大都出身贫贱,如颜渊、子贡、子路等;贵族来求学的,则只有孟懿子等少数几位。
这种教育态度A.改变了世卿世禄的方面B.使“仁”成为儒学的主要思想C.开了学术平民化的先河D.终结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历史3.公元前87年二月、汉武帝病笃,立幼予弗陵为太子,并以霍光等人辅政。
他本有几位年长的儿子如燕王旦、广陵王胥等,他们多骄纵不法,而弗陵体健多智,因而立之。
他还事先赐死弗陵的母亲钩戈夫人,汉武帝此举A.意在防止外戚干政B.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C.体现了“推恩令”原则D.提高了同姓诸侯王的地位4.汉代是少数人在宫廷里整理书籍,南朝则不论官私都拥有大量藏书,整理书籍并进而从事文化总结的不再局限于宫廷里的少数人,而是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成为一个醒目的文化现象。
这一文化现象的形成得益于1.隶书成为了通用字体 B.书写材料的革命性改进C.书法强调个性化创造D.传统文化进人总结时期5.唐朝延续秦汉明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的思想。
认为自然灾害的发生与人的作恶有关,因此在灾害发生后,皇帝必须修行政德,回应天谴。
这反映了A.“黄老之学”根深叶茂B.“天人感应”思想制约皇权C.“敬天保民”思想出现D.秦、汉、唐治国理念一脉相承6.“形势户”为有田产有势力的人,这部分人很容易利用手中的权力偷逃税赋。
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太祖诏令“诸州府并置形势版簿,令通判专掌其租税”。
形势版簿单独设置,专人主管。
南宋时改为用红笔在税租薄中特别加注“形势”二字以作区别。
这可以用来佐证宋代A.通判以征收税租为主要职责B.大地产制发达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濒于解体D.田庄经济兴起7.据《泾县志》载,明初时地广人稀,人尚俭朴,丈夫力耕稼,女子勤纺绩蚕桑,“衣不过土布,士非达宦不得辄用纻丝”。
但到了成化、弘治之后,“生养日久,轻役省费。
民弥滋殖,此后渐侈”。
《吴江县志》载:“庶人之妻多用命服、富民之室亦缀兽头”,被称为“僭越”。
该变化反映了明代A.南方人地矛盾日趋突出B.江南地区日益成为经济重心C.早期民主思想潜滋暗长D.经济发展冲击身份等级观念8.在中国古代,宗族有一套宗规,往往与儒家的道德教条相对应。
宗规还警戒一些越轨行为,一些严重触犯宗规的行为将在宗祠内当全体族人之面公开处置。
虽然这种处置是非法的,但官府却很少干预宗族的判决。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宗族是基层的行政组织B.社会管理借助于人伦秩序C.政府失去了对社会的控制D.宗规族律凌驾于法律之上9.甲午战后晚清军事工厂设立情况表军事工厂地址开办年份军事工厂地址开办年份陵西机器制造局西安1894 贵州机器局贵阳1899奉天机器局沈阳1896 武昌保安大药所武昌1900湖北军火所武汉1896 黑龙江机器局齐齐哈尔1900 河南机器局开封1897 江西机器局南昌1901 新疆机器局乌鲁木齐1897 北洋机机器局德县1902 山西机器局太原1898 安徽机器局安庆1907 湖北钢药厂汉阳1898 伊犁枪子厂伊犁190S 广西机器局龙州1899这一时期清政府大力发展内地军事工业的主要原因是A.遏制西方列强对中国内地的入侵B.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C.新军势力发展壮大威胁中央集权D.国内军事安全意识的增强10.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钢)中指出:“皇帝该算是至尊极高、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
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小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特别是先进分子的思想和行动。
”材料表明辛亥革命A.推动了国人思想的大解放B.打乱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C.使民众成为了国家的主人D.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11.1922年1月中共中央创刊的《先驱)在《发刊词》中写道,“我们要知道那种不就客观的实际情形研究,而徒凭个人主现的思想改造社会的人,他们的罪恶在实际上与反动保守派没有什么区别(虽然我们可以原谅他们的心迹)。
”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A.主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B.已正确地认识到中国的社会性质C.已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的革命问题D.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12.毛泽东预测:“1945年应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更大发展的一年,全国人民都希望我们解成区能够救中国,我们也有这样的决心与勇气。
”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自信体现出A.中国战场成为了二战的东方主战场B.国民党一党独裁不得人心C.土地改革赢得了农民对中共的支持D.人民民主力量的发展壮大13.1948至1952年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侨汇收入简表1948-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0.65亿美元 1.18亿美元1.68亿美元1.7亿美元据表可推知A.华侨积极踊跃支持人民解放战争B.人民政府对华侨资本家进行了改造C.华侨为国民经济恢复作出了贡献D.侨汇收入解决了外汇收人拮据问题14.对亚非会议的召开,苏联发表声明表示支持。
但美国官方及其宣传工具不但贬低亚非会议的意义,散布会议不可能成功的论调,还试图以经济援助等手段拉拢分化亚非国家、挑拨这些国家同中国的关系。
这反映出A.亚非国家赞同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B.大国强权主导国际关系C.中国尝试用多边外交解决国际问题D.美国和苏联争夺中间地带15.1977年11月,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在全省的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农村的中心问题是把农业生产搞好。
各级领导、各个部门,都要着眼于发展农业生产。
”1978年4月20日,中央发出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特别提到:“企业是生产单位,必须以生产为中心。
”这反映出A.经济建设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B.经济体制改革已从农村起步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全党共识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16.在看完《血战台儿庄》之后,蒋经国说:“从这个影片来看,大附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
”不久,台湾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公开往来的序幕从此揭开。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血战台儿庄》可以作为徐州会战的一手史料B.历史共识助推两岸关系发展C.是否认同国民党抗战是国其两党分歧的焦点D.优秀文化作品决定历史走向17.格里格·安德森在《雅典的试验》中指出:“是否举行陶片放逐投票的权利只属于公民大会,而且在任何一个确定的年份,要启动该程序,至少需要6000位公民的投票。
“这表明在古代雅典A.政治精英间的冲突难以化解B.法律体系达到完备程度C.政治家需要向全体公民负责D.公民大会成为常设机构18.1710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要求下院议员必须拥有法定水准以上的收入,而这一水准之高,只有数千人才能达到,而这种收入大都来自地产。
这一状况得以改变是由于A.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B.宪法运动的兴起C.责任内阁制的准立D.两党政治的成熟19.格里高利历(现行公历)是16世纪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位时颁布的。
后来格里高利历才逐渐为人采用,1752年为英国采用,1918年为俄国采用。
今天,中国、印度、阿拉伯世界,以及世界各地的大多数民族都使用或承认格里高利历。
格里高利历的采用A.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B.使其他纪年法逐渐被淘汰C.说明基督教文明决定世界发展进程D.有利于全球经济文化交流20.英国经济学家达德利·诺斯对消费大唱赞歌,也认为人们对奇珍异品的追求,刺激了人们努力地工作,如果人们满足于粗茶淡饭的生活,就将永远生活在一个贫穷的世界里。
亚当斯密认为,消费是一切生产的目的。
二者的观点A.都主张政府操控经济事务B.反映了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C.关注的重点都是流通领域D.适应了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21.德意志社会史学派认为,第二帝国时期德国的工业化发展迅速,但德国的资产阶级不但十分软弱,缺乏革命精神,而且还因为畏惧工人运动,转而与传统的政治势力结盟,出现了一种资产阶级的封建化倾向,使得德国无法实现真正的议会民主制。
该学派意在强调A.工人运动的发展令资产阶级心有余悸B.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相互制约C.德国经济、政治现代化未能同步进行D.容克贵族、官僚等掌握了统治权22.1928年,苏联政府从农村收购了1080万吨粮食,1929年收购了1600万吨.1930年粮食收购量猛增到2220万吨。
1931年苏联粮食总产量比1930年下降16.8%,然而粮食收购量还是达到创纪录的2280万吨。
这表明A.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农业全盘集体化推动农业发展C.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D.苏维埃政权对农村的管控削弱23.1947年5月8日美国副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在演讲中称:“(欧洲)经济混乱是滋生极权主义的土壤,需要美国运用其经济和财政力量,维护自由和民主制度。
”该言论A.推动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意在推动美国政府对欧洲的援助C.力图遏制莫洛托夫计划的实施D.依现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精神24.下图反映了A.数字革命日益改变教育制度B.计算机革命改变了现代文化和教育的形式C.欧洲成为知识经济的发源地D.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多元化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5~27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8~3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5.阅卖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分)材料一宋明时期,士大夫通常只扮演政治角色。
清朝前期朝延严格限制各地科举考试中举人数的名额。
此外,清开国后形成了满、汉八旗贵族子弟垄断了相当数量官职的局面,只有进士才有望谋取一官半职,许多举人及其他低级科举功名的获得者只好另谋职业。
许多经济无法自立的学者,在不同官员麾下充任幕僚以维持生计,他们严肃认真地承担起编著经注、史书、方志的任务。
大批学者批弃科举功名,到书院及教学级别较低的学堂任教。
许多学者把毕生精力献给考证、研究和著述活动。
清代学者考据刊印的专著,只有学术价值。
没有商业效益,每一个学者都有一位财力雄厚、忠实可靠的赞助者。
18世纪,学术因商人的资助繁荣起来,书籍出版数量远超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