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一饭千金
结草衔环,知 恩必报
(《史记》)
(四)精忠报国
爱国报国可以说
是爱亲、爱家、 爱乡之情的直接 扩充。爱祖国、 爱民族历来被看 作是“大节”。
民族英雄岳飞
《马革裹尸》
“男儿要当 死于边野, 以马革裹尸 还葬耳,何 能卧床上在 儿女之手中 耶?”
左宗棠收复新疆
清代诗人杨昌
浚赞赏和怀念
时间:2013年6月12日 项目名称:加强阅读,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专题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学习时间:4:00——4:40 学习地点:阶梯教室 主讲人:方凤娟
中国传统文化讲座
中华民族千古不 衰的伦理道德
主讲:理学院人文社科 系政工教研室 张阳普
本专题共讲三个问题
一、中国传统的伦理道 德规范 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 三、传统伦理道德对当 今道德建设的启迪
于谦
修己慎独的典型
近代史上李大钊、方志敏、
江竹筠、夏明翰等 身居
要职不谋私利的黑龙江省
交通厅长汪洋湖
(七)见利思义
先义而后利
者荣,先利 而后义者耻

荀子
见利思义
生,亦我所
欲也;义,亦 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 也。(孟轲:)
孟轲
“ 管鲍分金”
管仲
鲍叔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人的美德
《尚书•皋陶谟》把人的美德
概括为九项:宽而栗、柔而
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
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
塞、强而义。
人的美德(白话文)
宽大而有纪律;温和但坚强有力;严谨
恭敬却不冷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很 谨慎;外柔内刚;率直温和;不拘小节 但很踏实;外在刚健,内在充实;勇敢 而有正义感。
孔子的
一、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
伦理道德
是人与人相处的各种行 为准则和规范
传统伦理道德 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一直 延续下来的行为规范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包含两部分: 一部分是理论形态是指伦理学家概 括出来的,或是由统治阶级提倡并上升 为理论的道德规范; 一部分是习俗形态是指那些虽然未 能在理论上体现或表述出来,但在世俗 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与奉行的习俗性 规范。
十大传统美德 的内在联系
一切伦理道德都以仁为核心, 有了仁,就会孝悌、谦和、 诚信、大公无私、勤俭廉政、
申明大义、无私无畏。
三、传统伦理道德对当 今道德建设的启迪
其一,传统伦理道德对
公共道德建设的启迪
对社会公德的启迪
以“慎独”的境界自觉维护 社会公德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的启示
从对“善恶报应”的敬畏 之心中培养自己的公德意识
孔子:“巧言令色,鲜矣
仁”,君子“讷于言而敏 于行”。
老子: 信言不 美,美 言不信
笃实宽厚
明山宾卖牛
千里 背尸 回家 乡的 农民 工李 绍为
(十)勇毅力行
孟子: “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 孔子 :“见利不亏其
义”,“见死不更其
守”
勇毅的性格
“三军可以夺帅, 匹夫不可以夺志”.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左宗棠:“大
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 山。新栽杨柳 三千里,引得
春风度玉关。”
(五)克己奉公

整体乃为“公”,把“公
义胜私欲”,作为道德的根
本要求。公的核心是去私意,
“背私之谓公”。
“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 乐”
北宋政治家范中淹
大禹
治水 三过 家门 而不 入
抗元英雄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其二,传统伦理道德对 职业道德建设的启迪
仁爱孝悌、
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 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 勇毅力行。
(一)仁爱孝悌
“仁”的核心是“爱人” , “仁者爱人”,其根本是孝悌, 孝悌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 弟友恭。
百善之中孝为先

李密辞官: “臣无祖母,无
以至今日,祖母无臣,亦无以终余
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陈情
⊙ ⊙
“荀利 国家生 死以, 岂因祸 福避趋 之” ⊙
林则徐禁烟图
(六)修己慎独
孔子:“君子求诸己,小人求
诸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 人”。
曾子:“吾日三省吾身” 中国传统美德历来有“慎独”
的告诫。
刚正不阿.两袖清风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咏石灰》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顾, 只留青白在人间。 ⊙
“满遭损,谦受益”
孟子曰: “天时不 如地利, 地利不如 人和”
太平天国起义
(三)诚信知报
诚信是性善观念在行动
上的又一表现;知报就 是知恩必报
孟子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
者人之道也”。
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曾子杀 猪” 的 启示 …
“知报”即知恩思报
“投之木瓜,报之桃李”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忠 义 之 士 关 羽
(八)勤俭廉正
孔子:“温、良、恭曰不敢 为天下先。”
诸葛亮 :“俭以养德”
明朝著名清
官海瑞 被人民敬为
海青天、南
包公 ⊙
海 瑞
毛泽东的打了54个补丁的毛巾被
毛泽东已经穿烂了但仍旧继续穿的拖鞋
(九)笃实宽厚
汉代董仲舒提出的 “三纲五常 ”
“三纲”思想 即“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夫 为妻纲”. “五常”即“仁、 义、礼、智、
信”。▲
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传统美德
是指在自觉的或习俗的道德规范
中那些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 且是古今一以贯之的,在现代仍发挥着积极 影响的道德规范。
中国传统美德包括十个方面:
“三达德”
知、仁、勇为“三 达德”。展开为 孝、礼、悌、忠、 恕、恭、宽、信、 敏、惠、温、良、 俭、让、诚、敬、 慈、刚、毅、谦、 克己、中庸
孟子的“四基德”(四母德 )
孟子以仁、义、礼、 智为四基德或四母 德,演绎出“五伦 十教”,即,君仁 臣忠、父慈子孝、 兄弟友恭、夫义妇 顺、朋友有信。
孟子
表》
“活着尽忠,死了尽孝”
1981年10月,许
许世友将军
世友将军曰: “当兵三年无孝 子,自古忠孝难 两全。我活着尽 忠,忠于毛主席; 死了尽孝,为母 亲看坟。”
孔繁 森赴 藏前 为母 梳头
“易牙烹子”
父慈子孝,为父不慈, 焉能爱人
(二)谦和好礼 孔子:“不学礼, 无以立”。
礼的主要表现为 谦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