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及其成因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及其成因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比较
【摘要】由于历史基础差异和文化价值差异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各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具有许多的不同。

本文论述美、日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并进行比较,找出其差异及其成因,形成系统性认识。

【关键词】美国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比较
【正文】
一、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差异表现
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有东方和西方两种主要的模式。

而西方以美国为主,东方以日本为主。

美国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大规模生产状况下形成的,注重制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而日本模式则是资本主义灵活大生产状况下形成的,人力资源管理重视员工的合作关系,服从集体,强调员工培训。

具体而言如下:
美国:1.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首先,灵活的人力资源配置,美国劳动力市场非常发达,企业和个人都具有充分的自由选择;其次,以详细的职位分析为基础的制度化管理,这种分工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是企业经营的基础,特别是对员工的录用、考评、工资的制定,奖金的发放以及职务提升等,都提供了的依据;
第三,美国公司对员工培训工作极为重视,尤其是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最后,强烈物质刺激为基础的工资制度。

2.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流程分析,即从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裁人五个环节分析。

首先美国企业选人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以职务分析为基础的自由雇佣制;其次,美国企业用人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实行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竞争机制;第三,美国企业育人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以社会为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制度;第四,美国企业留人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以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为基础的职位工资制度;最后,美国企业裁人制度是以工作绩效考评为基础的员工优留劣汰制度,实行员工优留劣汰制度;比较自由,市场导向;以企业战略,职务分析与业绩考评为依据。

日本:1.日本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最明显的特点是所谓“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

它以终身雇佣制为基础,反过来又对终身雇佣制起到巩固作用。

2.日本人力资源管理特有的流程。

第一,日本企业选人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以毕业生选拔为主的招聘制度;第二,日本企业用人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以长期雇佣为主的用人制度;第三,日本企业育人制度主要特点是以能力开发为目标的企业内部培训制度;第四,日本企业留人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体现年功和能力相结合的薪酬制度;最后,日本企业裁人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一般不轻易裁人,但是正在变化。

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点
1.传统落后的以感性型家长制为特征的管理模式,其特点为;员工在工作上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与人之间各自心灵闭锁,缺乏正常的信息沟通程序;一切权利掌握在企业核心人物手中,企业的一切决策都是企业核心人物人格;企业缺乏战略思考;企业缺乏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层管理人员放弃责任;员工随意破坏企业管理程序,企业形成一些“小集团”,员工为了保住某一职位,表现出破坏团结的行为。

2.借鉴西方先进管理理念的以人为本的理性化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为:企业员工以主人的身份,按照有效的管理程序、信息沟通程序,自觉参与决策的制度;所有员工在工作上积极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性;每个员工都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团结协作,努力实现企业目标;企业员工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工作绩效是衡量员工的主要标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
理制度是根据企业战略与员工的行为表现制定的,其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员工的潜力、发挥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差异的形成原因
历史差异基础
美国:(1)受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自20世纪初以来,美国企业里的技术分工日益精细严密,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种操作逐渐规范化、有序化;技术研发和成果考核强调科学和定量的分析。

这些都使得员工分工明确,职责清楚。

(2)典型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使得美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完善,各种资源的配置都具有市场化的特征,劳动力的市场化供求模式导致人力资源流动频繁,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和解聘非常容易。

(3)美国人的“法制”观使得企业在人事制度、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表现出员工录用合同制和契约制的特征。

日本:(1)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之前,几千年的农耕经济使得国人具有农耕民族典型的求稳的传统观念。

(2)在历史上日本是一个好学的民族,他们先后学习中国的孔孟之道和西方国家的先进管理方法及理论,并有效结合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日本企业文化。

(3)日本自然资源缺乏,人口众多,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利用,他们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主张先培养人,后做事。

文化差异基础
美国:(1)美国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

美国聚集了世界上几乎所有人种和民族的移民,他们初到美国便努力摆脱本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羁绊。

(2)人们等级制度观念淡薄,不受上级权威的约束,民主意识强烈,强调人人平等,认为人人享有同等的权利。

(3)由于这些移民往往是各民族中最优秀的人,他们渴望成功,追求豪华的物质生活,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

(4)美国人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追求新鲜刺激,往往对现状不满,工作变动频繁。

日本:(1)日本文化属于东方儒家文化体系,等级观念深重,注重上下级关系。

(2)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日本人讲究谦恭礼让,忠诚守信,崇尚团队精神,注重合作,集体决策,集体行动。

(3)日本人重视长远打算,不会因眼前的利益而放弃未来的发展,注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

(4)由于日本人对企业的忠诚度高,工作态度踏实,从一而终,很少有跳槽现象发生。

价值观差异基础
美国:(1)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是注重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

他们追求成功,主张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实现人生价值,这使得整个社会形成一种注重能力,鼓励竞争的良好氛围。

许多佼佼者在这种氛围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2)他们天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反对束缚,崇尚个人自由,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以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重钱轻义,人际关系淡薄,缺乏团队精神,对组织无任何忠诚可言。

日本:(1)与个人主义盛行的美国相比,日本崇尚团体至上,推崇集体主义价值观。

认为公大于私,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

(2)日本员工努力为组织工作,他们极度信任组织,个人对集体有强烈的感情依附。

(3)日本人也注重金钱,但并不把它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在人力资源激励上,以精神激励为主。

三、启示
我国应引进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尤其是日本等亚洲发达国家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自身的特点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张小华.王佳锐.美日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年6月(下旬刊)总第507期
翟维丽,盛健英,管铁军.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借鉴[J].商场现代化,2009(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