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科提高住院患儿纯母乳喂养率标准书

新生儿科提高住院患儿纯母乳喂养率标准书

2.10母乳喂养 双人核对标识,按量抽取母乳。
2.11母乳的处置 24h未喝完的母乳直接丢弃。
六、相关文献:
[1] 杨漂羽, 施姝澎, 张玉侠,等. 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循证指南的改编及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 2018(1):57-64.
七、注意事项:
1、新入院患儿,由责任护士严格执行母乳喂养宣教,强调母乳喂养的好处。
5、不合格的母乳禁止进行喂养,定期对科室的母乳冰箱进行微生物检测。
八、附则:
1、实施日期:本标准自2018年6月1日开始实施;
2、修订依据:医院方针法令更修及实际运用不适用时,本标准随之修正。
修订次数:0







修订日期:
制定日期:2018年6月1日
2、告知产妇及家属母婴分离时保持泌乳的关键因素是频繁的刺激和及时排空乳汁,挤奶前需刺激喷乳反射,每天至少挤奶8次,每次20-30分钟,夜间也至少挤奶1次。
3、告知产妇刺激及挤奶过程中正确的方法,要以妈妈感觉舒适为宜,不应引起疼痛。
4、在接收、配奶及整理各过程中进行质控,对不合格的母乳进行分析,并对家属再次宣教。
2.4加强心理疏导建立NICU专用QQ号,提供给家属,定期更新宝宝近况照,与家属加强沟通,减轻产妇的担忧,帮助促进乳汁的分泌。
2.5多方面的教育模式 制作有关母乳喂养知识技术和心理疏导的宣传视频,在家属探视间循环播放;利用每月座谈会的时机,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对未接受母乳喂养的家庭,给予个性化指导,鼓励其坚持泌乳行为。
五、说明:
1、作业程序(流程图)
不符合
符合
2、作业内容
2.1母乳喂养的倡导患儿入院,责任护士进行母乳相关健康宣教,向家属提供宣教资料,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2.2促进母乳喂养启动由责任护士主动教授产妇及家属在母婴分离时如何保持泌乳及正确的挤奶技巧。
2.3提供母乳采集的相关支持制作母乳采集储存及转运温馨提示卡,教会家属各个环节的标准。
新生儿科新连心圈作业标准书
类别:□流程改善
□提升质量
作O-QCC-
主办部门:中心医院新生儿科
一、目的:优化和强化对母乳喂养管理过程的质控,最终提高住院患儿的纯母乳喂养率。
二、适用范围:新生儿所有医务人员及患儿
三、职责:新生儿科的所有医护人员及患儿
四、定义:纯母乳喂养是指除母乳喂养外不喂食新生其他代乳品(包括水,但药物、维生素、矿物质滴剂除外)
2.6母乳接收建立母乳接收质控流程及标准,对母乳的转运方式、包装、信息、奶量进行核对、登记及处理,发现问题及时向家属进行再次宣教。
2.7母乳储存 设独立储奶冰箱,由专人负责管理,按5S管理原则对母乳进行储存及处理,每天整理2次。
2.8母乳处理 无菌原则,优先喂养母乳,按照母乳采集时间顺序处理母乳。
2.9母乳加热使用温水加热至37-40℃;加热时温水不可没过瓶盖;不推荐微波炉加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