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墨子兼爱思想研究

墨子兼爱思想研究

墨子“兼爱”思想研究摘要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这一重要命题是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墨子认为天下的人应该相互热爱,实现共同的利益,实现“天下之利”。

墨子所提倡的“兼爱”是一种博大的平等之爱,其最终目的是天下之大利。

墨子的“兼爱”所倡导的平等之爱与孔子所倡导的有差等之爱不同,墨子认为人对人的爱不应该有亲疏薄厚的差别,而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之上的平等之爱。

墨子出身卑微,对下层人民的疾苦有深刻的体会,他对现实政治的批判不是着眼于古代政治文化的破坏,而是以现实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为出发点,思考人类怎样在互利互惠中达成共识,实现“非攻”,从而避免纷争,取得和平。

墨子的“兼爱”思想以“天志”为基础,以“非攻”的和平理想为目的,体察百姓人民之苦,反映时代精神的需求。

“兼爱”思想中蕴含的平等、互利、和平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借鉴的,也是值得世界各国借鉴的。

关键词:兼相爱交相利天志非攻theMo zi proposed "and love, the", a photograph important proposition is the main content of mozi philosophy, one of that all people in the world should mozi mutual love, achieve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the world, to achieve "the". Mo zi advocate "love" is a kind of great equal love, 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Italy of the world. The "love" mozi "advocated by Confucius and equal love advocated by have hierarchycal love different, mo zi think people love to man should not have thick difference, but personal ties which transcends the equal love above. Mo zi humble, to lower the sufferings of the people have a profound experience of reality,his political criticism focusing not on the destruction of ancient political culture, but as a realistic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the well-being of mankind as a starting point, thinking how people in the mutual benefit, to achieve "the consensus attack" and avoid disputes, obtain peace. The "love" mozi "days ambition" ideological basis, with "the attack" for the purpose, the peace ideal imitation of the suffering of the people, to reflect the people's demand of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Love" thought contains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and peaceful spirit, is always worth our using for reference, is also worth world reference. Keywords: and photograph the days not love attacking. Volunteer导言墨子是我国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及墨家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重要的一环。

《韩非子·显学》载:“世之显学,儒墨也。

儒之所至,孔丘也。

墨之所至,墨翟也。

”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学继儒学而兴起,与儒学同称为“显学”,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对墨子思想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对于推动中国哲学的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促进当今学术繁荣,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墨子,姓墨名翟,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

墨子出身手工业者,自身的经历使他对下层民众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了解和体会。

墨子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他奔走于各个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能够改变当时战乱频仍、民众受苦的现状。

《墨子·贵义》(下引《墨子》只注篇名)中记载:“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

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

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墨子以“义”为先,以天下为己任,兼爱万众,兴天下之利而为万民除害。

《庄子·天下篇》中这样称赞墨子,称“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淮南子·修务训》这样评价墨子,认为“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

是以圣人不高山,不广河,蒙耻辱,以干世主,非以贪禄慕位,欲事起天下利,而除万民之害。

”墨子与孔子一样也是圣人,跋山涉水,奔波于诸国之间宣传自己的主张,甚至蒙受耻辱也毫不退缩。

这样做并不为自己谋官位和钱财,而是为了消除天下万民的疾苦。

墨子通过周游列国,不断地讲学授徒,思想逐渐为很多人所接受,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墨家学派由此而形成。

墨家学派不同于一般的学术团体,其内部有着极为严格的纪律和制度,相当于一个半军事化的政治组织。

这是墨家学派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墨家学派在墨子死后仍然可以长期稳定运转的重要保障。

墨学的发展和传承经历十分曲折。

先秦时期,儒墨并立,同为“显学”,《孟子》中亦称“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表明了墨学在先秦时期的影响力。

自秦以后,世人对于墨学的研究急转直下,墨学迅速衰落。

在《史记》中,对于墨子的生平及思想,司马迁并没有像为孔孟荀等儒家代表人物那样立传,而是在《孟子荀卿列传》之后,用仅仅24个字对墨子进行了说明“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

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墨学的衰微一直持续到了清代。

清代乾嘉之学兴起,学者对《墨子》的研究侧重于校勘、考证和训诂,其中以孙诒让的《墨子閒诂》为突出代表。

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学者在乾嘉之学对《墨子》校注的基础上,转向了对《墨子》思想的义理阐释。

尤以梁启超和胡适为代表,他们引西学研究方法入墨学,为后来的墨学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主要研究热潮,墨学的研究相对进入低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在传统文化研究热潮的推动下,《墨子》重新进入学者的视野,成为传统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

墨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墨子》一书中。

《墨子》今存53篇,内容大多是墨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墨子言行。

这部书包含了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等十大主张,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对于这十大主张,墨子说:“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憙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

”(《鲁问》)在这十大主张中,“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其他主张是“兼爱”思想的衍生或证明。

梁启超先生在《墨子学案》中认为“墨学所标纲领,虽有十条,其实只从一个根本观念出发,就是兼爱。

孟子说:‘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这两句话实可以包括全部墨子。

”(梁启超.墨子学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3,p15.)墨子言“兼爱”必与利相联,主张“兼相爱,交相利”。

“兼爱”是墨子思想的出发点,也是墨子学说的最终归宿和目的。

墨子的“兼爱”提倡平等之爱,与孔子的所倡导的有差等之爱是不同的。

孔子所提倡的有差等之爱是一种建立在血缘亲情基础之上的伦理亲情之爱,认为有差等之爱是自然的亲情之爱,是维系社会秩序的自然基础;墨子则认为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有亲疏之分,而应该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平等之爱。

墨子出身于社会底层,对下层民众的疾苦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他从现实出发,思考着如何实现避免战乱和纷争,实现社会稳定和平的途径。

第1章墨子“兼爱”思想的内涵“兼爱”在墨子思想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它是墨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墨子针对当时混乱的社会状况所开出的药方,是墨子一生都在积极奔走,努力推行的主张。

1.1“兼爱”的提出墨子所处的时代,各国之间杀伐不断、战争频仍,社会民众生活在战争引起的灾祸与痛苦之中,无法生产,生活也难以为继;与此同时,统治者为了对外作战,为了维持其奢华的生活,不断地搜刮民脂民膏,民众生活困苦。

墨子在《七患》篇中对统治者提出警示说:“以其极赏,以赐无功;虚其府库,以备车马、农裘、奇怪;苦其役徒,以治官事官乐。

死又厚为棺椁,多为衣裘。

生时治台榭,死又修坟墓。

故民苦于外,府库单于内,上不厌其乐,下不堪其苦,故国离寇敌则伤,民见凶饥则亡,此皆备不具之罪也。

”如果从事生产的民众无法生存,国家就无法储备任何物资,统治者的统治也就行将结束。

所以,统治者要做的就是要保证民众的生产生活能够稳定的进行,结束战争,还原社会有序与稳定的状态。

在警示当权者的同时,墨子也在思考着战争频繁、社会混乱的原因。

墨子认为,造成这些社会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有自私自利之心,人人都只“自爱”,甚至为了这种“自爱”去欺负他人;对于国家来说也是这样,君主自利自爱的心会驱使他发动战争,掠夺他国的土地和财产等。

墨子说:乱自何起?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

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

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

此所以乱也。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以自利。

兄自利也,不爱弟,放亏弟以自利。

君自利也,不爱臣,故亏臣以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

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