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艺术》读书笔记
《生活的艺术》是1937年林语堂在美国专门从事创作后发表
的第一本著作。
其后成为美国当时的畅销书,并为翻译成十余种
语言,其中当然包括中文。
林语堂在这本书中表达了他个人对生
活方方面面的看法与见解。
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版本(因为林语堂在书中的某些观点与
《生活的艺术》是1937年林语堂在美国专门从事创作后发表
的第一本著作。
其后成为美国当时的畅销书,并为翻译成十余种
语言,其中当然包括中文。
林语堂在这本书中表达了他个人对生
活方方面面的看法与见解。
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版本(因为林语堂在书中的某些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发生一些冲突,编者在整理出版过
程中对原著进行了一定的删改)分为十四章,每章都会有一个特定的
话题,在前几章(分别是1、the awakening 2、views of humankind 3、our animal heritage 4、on being human)中林语堂讲述了他对于人类的总的看法。
接下来的部分都从生活的各个
方面发表林语堂的个人见解。
其中触及了大部分人都避开的话题,如有关性方面的问题。
在第八章的第三部分on sex appeal 中林
语堂毫不忌讳地说出了自己对性的观点。
其中有这么一句话:Confucius reduced the great desire of human beings into two:alimentation and reproduction, or insimpler terms, food
and drink and woman。
这其实与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典型中国学生读物相比林语堂的这本著作显得很不“正统”。
不过对于大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思辨的享受,只有接受不同的思想再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在阅读学习中学到东西。
除此之外书中还有一些颠覆传统的思想观点。
比如说书中有一部分说到自古以来不吸烟者往往在烟民面前有某种道德上的优势。
针对这一观点林语堂根据自己失败的戒烟经历对这种观点进行分析并反驳了这一观点。
(我想也许是林语堂自己是个大烟民的缘故吧)
该书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林语堂在表述自己的观点之时往往是旁征博引,从中西两方面进行比较论述。
比如在Americanvices 中林语堂对中国人和美国人对时间不同见解进行了比较。
美国是依靠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实现繁荣的。
与之配套的成熟的市场经济要求系统高效率的社会分工。
社会中一旦一道工序出现问题时就会引起社会经济的混乱。
因此美国人十分强调效率,时间观念强。
与之相比中国在这一方面来说随便得多。
在中国人看来,美国人做客都要计划的做法简直就想把朋友亲人之间的亲密搞得跟铁板一样死板而毫无生趣。
书中在涉及这一方面方面时往往都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为主。
其中有一段写到了中国人和美国人挖隧道的不同,美国人往往在挖隧道之前要进行一系列勘探,力求两个施工队顺利准确在山体里会合。
相比之下中国人说干就干,到最后两个负责一个项目的施工队挖出了两条隧道。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极具趣味性又不凡思想深度的读物,如果
是阅读英文版更是对提高英语水平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