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新城情况介绍
以针织、陶瓷等产业为主
以内衣产业为主 以服装、陶瓷材等产业为主 塑料制品业 化工涂料业 以食品饮料为主 产业结构以家具制造业为主
14
( 数据来源:佛山市科学技术局统计资料)
家具用品制造
东平新城周边有着雄厚 的产业基础,西有钢材市场 和家具市场、南有塑料市场、 东有花卉世界和家电制造之 都,北有不锈钢市场、佛山 高新区。
职业学校(中专、职中、技
校)19所。 此外、佛山市正努力建设 广东省乃至我国南方最重要的 职业技术教育基地。
广州大学城
16
6. 文化优势
佛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 名城,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 魅力的岭南传统文化,并培育 了佛山人敢为人先、崇文务实、 同济和谐的佛山精神,是国家 历史文化名城。 早在明清时代已被列为全 国‘四大名镇’之一,历来商 贾云集,物流畅顺;佛山也是 著名侨乡,祖籍佛山的华侨和 港澳同胞达100多万人,其中港 澳同胞60多万人。 历史文化名城 铸造历史悠久 陶瓷文化深厚 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代表地 物质和文化遗产丰富
南海松岗
南海里水 南海大沥 金属加工及制造 禅城澜石 南海金沙
以家电产业为主
以家电、织袜、装饰夹板等产业为主 产业结构以铝型材为主 产业结构以不锈钢装饰材料为主 产业结构以不锈钢材料为主
顺德陈村
装备制造 陶瓷及其他建材 顺德伦教 禅城南庄 禅城石湾 南海罗村 电子信息 禅城市区 顺德均安 禅城张槎 纺织服装专业镇 禅城环市
东平新城
2
一、优越条件
佛山东平新城具有八大优势:
• • • • • • • •
有优越的区位条件; 有完善的交通配套; 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有雄厚的产业基础; 有强大的人才支撑; 有浓郁的文化氛围; 有充裕的发展空间; 有优秀的合作团队。
3
1.区位优势
佛山位于珠江三角 洲腹地,东倚广州,西 接肇庆,南连中山、江 门,北通清远,地理位 置优越。 佛山现为广东省第 三大城市,辖禅城区、 南海区、顺德区、高明 区、三水区5区,总面积 3848.49平方公里。现有 常住人口600万人。 佛山城市布局结构: 市域城镇为‚多级、网 络化、组团式‛的空间 结构,形成以城区‚2+ 5”组团为集聚区的‚指 状发展,网络联系‛的 空间增长关系。
10
作为绿色、生态的新城,东 平新城核心区绿化率超过40%, 在规划和建设中,我们将滨水 绿带、佛山公园、城市广场等 城市绿的开放空间串联起来, 体现自然和生态的特点,同时 对区内河涌按景观、休闲、生 态观光等多种功能进行规划设 计,突出岭南地方特色和生态 环保特征。 穿城而过的东平水道,常年 保持优良水质,两岸风光如画, 生态和谐,环境友好,适宜生 活和居住。
东平新城核心区绿化系统图
11
4. 产业优势
2008年,佛山市GDP达到4333.3亿元; 佛山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9位。 近年来,佛山市的GDP总量逐年大幅提升,即使2008年面临全 球金融海啸的冲击,仍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全年GDP达到 4333.3亿元,增幅居珠三角各城市之首。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佛山市
佛山东平新城
4
佛山市组团结构图
佛山市东平新城
5
2. 交通优 势
珠三角城际轨 广佛肇 道交通同城化规划, 广佛环线、珠三角 环线和珠三角外环 线均直达东平新城, 三环汇聚的独特地 缘优势,加强了东 平新城与珠三角城 市群的广泛联系, 提升了新城的聚集 和辐射功能;同时, 佛山城市地铁网、 肇庆-高明-顺德-市沙 广明高速、佛山市 一环快速干线及多 条城市主干道在东 广佛珠 平新城纵横交错, 穿行城中的东平河 连接水路运输通道, 形成四通八达的立 江门-开平-恩平 体交通运输网络。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山 州 圳 海 州 庆 门 莞 佛 广 深 珠 惠 肇 江 东 中 山 市
2008年,佛山的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广州市,达到11658亿元。 近年来,佛山与广州共同发展,构建广佛都市圈,不断加强与港 澳台及其他地区的经贸合作。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佛山在全国城
GDP 工业总产值(亿元)
产业结构以压力机械、花卉为主
产业结构以木工机械、电子为主 以建筑陶瓷、铝型材等产业为主 以陶瓷产业为主 以玻璃等建材产业为主 家电、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设备,电子及音像制品等产业 以牛仔服装、涂料等产业为主 以针织、陶瓷、包装、玻璃等产业为主 以童衣、涂料等产业为主
南海西樵
南海盐步 南海九江 塑料制品 石油化工及制品 食品材料 顺德杏坛 顺德容桂 三水 顺德龙江
铝合金、不锈钢建材占全国的40%。
13
佛山十大产业空间布局
产业类型 地点 顺德容桂 顺德北滘 家电 顺德杏坛 顺德勒流 具体分类 以家电、电子、化工涂料等产业为主 以家电产业为主 以家电和塑料产业为主 以小家电、小五金、重型机械加工等产业为主
佛山已经形成了一批有实 力的工业企业,广东美的、格兰 仕、科龙、北电通信、健力宝、 普立华、佛塑集团、佛陶集团、 华新包装、杜邦鸿基、鹰牌陶瓷、 东鹏陶瓷、海天调味、顺达电脑、 溢达纺织等大型企业(集团)拥 有雄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在国 内同行中保持领先地位。此外, 高新技术产业成长迅速,发展了 电子信息、数码光学、环保家电 和设备、生物工程、新材料等行 业。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274家, 高新技术产品572个,高新技术 产品产值1002亿元,占工业总产 值的比重达到24.7%。全市有各 类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63家。 其中,省级42家,市级36家,区 级85家。全市有民营科技企业 710家,其中,省级民营科技企 业224家。
17
东平新城作为佛山市的中 心城区、是集历史底蕴与现代 气息相互交融充满活力的新城。 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东平新城 公共文化综合体,建设规模约 70万平方米,将容纳佛山市博 物馆、图书馆、青少年宫、档 案馆、规划展览馆、艺术馆、 文展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于一 体。建成后,将成为岭南文化 特色鲜明的文化标杆,营造浓 厚的文化氛围,满足不同层次 人群的文化需求,提升竞争软 实力。 该项目计划2009年中动工 建设,预计2011年底完工。
东平新城公共文化综合体设计方案 18
7.发展空间优势
东平新城南片 区62.1平方公里, 绝大多数土地为未 开发地区,土地储 备充足,发展空间 广阔。
东平新城南片区土地利用规划
19
8.合作团队优势
东平新城建设管理委员 会和开发有限公司组成的年 轻、专业、富有活力的团队, 可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东平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 经佛山市政府十三届七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 经佛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定,成立佛山市东 平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管委会为市政府直属 机构,由市政府直接领导,负责东平新城的统 一开发、招商引资,协调实施东平新城内各项 建设事项,协助政府职能部门管理东平新城的 土地。同时对外来企业进驻提供报批、社会事 务等全程服务。
广佛环线 广佛-增城-惠州
穗莞深 东莞-常平-惠州
佛山-番禺-东莞-深圳
广佛城际线 中山-市沙-虎门
珠海-深圳
6
佛山周边路网分布图
7
佛山一环
广明高速
东平新城周边路网规划图
8
佛山市航道规划图
东平水道 佛山港
黄埔港
南沙港
9
佛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图
3.生态环境优 势
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河 网地区,自古就是富饶的鱼 米之乡。珠江水系中的西江、 北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属 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地区。佛 山境内有着丰富的山、水景 观为中心城区的发展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 佛山市是联合国人类居 住优秀范例城市、国家卫生 城市和国家级园林城市,并 于2009年被评为全国最具幸 福感的城市之一。
塑料制品、精细化工及医药、食品饮料、家居用品制造等十 大优势行业为主体的发展格局。 世界制造业基地之一
建筑陶瓷,占全国32%
家电产量占全国的15%,微波炉产量居全国第一; 照相机年产量达1500万台,占全球产量的132%;
铝材,不锈钢,占全国40%
佛山市东平新城情况介绍
佛山市东平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
佛山市东平新城区位图
东平新城简况
2003年9月,根据中共佛山市第九次 党代会和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奋 斗目标,为加快佛山城市化建设、实施佛 山现代化大城市发展战略,中心组团新城 区宣告成立。2004年,新城区建设正式启 动,并陆续完成了东平大桥、世纪莲体育 中心、新闻中心及绿化生态环境工程等重 点基建项目。通过一系列道路交通、公共 服务及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拉开了 新城区的空间框架。 2007年4月16日,为更好地实施‚强 心‛战略,高标准建设佛山市的新中心, 市政府将中心组团新城区正式更名为‚佛 山市东平新城‛,并将其定位提升为‚佛 山市中心城区,中心商务区、总部经济发 展区、公共服务区、具有浓厚岭南风貌的 绿色新城 ‛。 东平新城以东平河为主轴,南北规划 面积达88.6平方公里,其中北片区26.5平 方公里,位于禅城区;南片区62.1平方公 里,位于顺德区。 作为佛山市的市级强核心,东平新城 将成为广佛都市圈乃至珠三角重要的城市 服务节点,将成为广佛辐射粤西的重要支 撑点。
澜石不锈钢市场 佛山高新技术开发区南 区 陈村花卉世 界
东平新城
钢材市场
家电制造之都
乐从家具市场
塑料市场
东平新城周边市场分布图
15
5.人才优势
随着广佛同城化的推进, 广佛城市空间距离大大缩短, 可充分共享科研和人才资源。
由于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
佛山也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高 素质的人才,高等教育发展亦 呈现良好势头。目前佛山拥有 高等院校9所,省、市直中等
东平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为国有独资公司,实行资产授权经营,负 责新城区土地开发经营、基础设施建设和建设 资金筹措的具体落实与实施,以确保新城区规 划和开发建设的快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