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秦统一中国
范君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疏导本课的知识脉络,使学生能够概括出本课主要的学习内容。
2、通过讲解,学生能够说出秦统一六国的过程,并且能叙述秦朝在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在各个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改革,以及这些改革所带来的影响。
3、通过对课堂知识点的解读,使学生体会秦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热情以及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秦朝为巩固统一而进行的改革
教学难点:
能够理解改革的所带来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解法、展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从公元前770年开始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开始相互征伐。
如果你身在这样的乱世之中,你会想什么?
生答:和平,安定的生活。
师问:那么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大家猜想一下,在七国之中,
哪一国家最有可能取得胜利?
生答:秦国!因为秦国实行了商鞅变法,成为了最强大的诸侯国。
对,通过商鞅在秦国各方面的改革,使秦国不断的强大。
即使商鞅死后,他的措施依然在秦国施行着。
这也为秦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秦统一中国
板书:《秦统一中国》
二、新课教授
(一)秦灭六国
1、原因:想在大家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能够使秦国战胜六国,
实现统一。
(1)常年的战乱,使人民流离失所,在战乱的同时各族人民之间不断的交流,融合。
人民渴望过统一和安定的生活。
——人民渴望(2)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实力增强。
并且在商鞅死后,变法被沿用,促进里秦国各方面的发展——变法强国
(3)嬴政是一位有抱负而且具有领导才能的人,在他继位后积极招募人才,听取建议。
——秦王英明
这时的秦国已经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在公元前230年开始了统一战争。
经过十年的时间,秦先后功灭六国。
板书:原因:人民渴望变法强国秦王英明
2、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3、顺序:
秦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与距离秦国较远的国家较好
或是联合攻打与秦相邻的几个小国。
第一个攻打的是和秦国接壤并且实力较弱的韩国,第二个是赵国,因为这一时期赵国发生了自然灾害。
第三个是夹在赵国和韩国之间魏国。
然后是在秦国东南面的楚国。
之后是距离秦较为遥远的燕国,在秦进攻燕国的时候,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激怒了秦王。
使秦王挥军北上。
最后才是齐国,秦对齐国一直笼络的很成功,直到其它五国被划入秦国的版图了,才后知后觉的进行防御,为时已晚,在公元前221年齐国灭亡。
秦国完成了统一,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板书:韩——赵——魏——楚——燕——齐
4、建国:公元前221年,建秦朝,定咸阳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面对刚刚统一的秦国,如何治理这样一个强大
的国家?秦王吸取了西周灭亡的教训,为了加强对
全国的统治,把权利紧紧的握在自己的手中。
秦王
实行了怎么样的措施?
现在大家阅读教材,并且填写表格。
首先是对自己的称呼,在统一之前,各国的君
主都称自己为大王。
统一六国以后嬴政觉得自己
“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所以更改自己的称号为
“皇帝”,自称为“朕”;皇帝下达的命令称为“诏”
“制”;印章称为“玺”,别人不能使用。
秦王认为
秦国开创了盛世,是第一位皇帝,秦国能够千世万
世的传承下去,所以称自己为“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皇帝是最高的统治者,拥有一切权利。
总揽全国我军政打大权。
在皇帝之下,设中央机构。
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政令的颁布、更改、废除都由皇帝下令,而这些官职都由皇帝选拔、任命、罢免。
这样权利还是在皇帝的手里。
在地方上建立郡县制:全国分为36个郡,后来增加至40多个。
郡的长官称为郡守;郡下设县,县的长官为县令或是县长。
县以下又设有乡、亭、里等。
郡县制的实行,开船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板书: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始皇将六国的疆土进行了合并,完成了人民统一的愿望,并且加强了权利的控制。
但是这样一个国家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皇帝向东海派遣官员。
这个官员带着皇帝的任命书就坐上自己的马车上任去了。
但是他的马车走着走着不能走了,因为他发现自己的马车车轮之间的距离太宽,而道路太窄了。
于是他放弃了自己马车,骑上马继续赶路。
到了夜里,想要找个地方住店,掏出钱来付账的时候,店家却不肯收他的钱,因为他们用钱不一样。
好不容易找到了其他的东西结账了,却发现自己的衣服在奔波中扯破了,于是将衣服的尺寸给了店家,让他帮着在附近的布庄中做件衣服,但衣服拿回来后却发现小了很多?没有办法只能继续赶路了。
终于到了自己管辖的地方,他拿出文书走马上任。
但是新的问题又出来了,这里的原有的官员不认识文书上的字。
这位官员在上任的过程中出现了几个问题。
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样解决?请你们阅读教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1、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范的小篆,颁行全国。
这样就使政令能
够顺利的下达到全国各地,同时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统一货币——废除六国的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货币。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的管理,促进了经济的交流。
3、统一度量衡。
度-长度、量-容积、衡-重量。
度量衡由国家统一监
制。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4、统一了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贯通了全国的交通,使秦朝的道路四
通八达。
这些措施的实行,使秦国的统治更加的巩固。
同时对边疆进行了开拓和经营。
南:秦始皇派兵开凿了灵渠沟通了离水和湘水。
统一了岭南及东南沿海一带。
北: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且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至此,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总结一下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生答:
板书:
●规范文字
●标准货币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轨
●开凿灵渠
●修筑长城
三、课堂小结
谁能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那些知识?
秦,是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王朝,他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两千多年。
为我国后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板书:
秦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的原因:人民渴望变法强国秦王英明
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中央集权的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巩固统一的措施: 规范文字标准货币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轨开凿灵渠修筑长城
巩
固
君
主
专
制
制
度
,
加
强
中
央
集
权第
一
个
多
民
族
统
一
的
封
建
制
国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