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资源
断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旅游服务的争议
争议焦点:能否烘托当地特色、增加吸引力?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天然和开发的争议
争议焦点:是否能接待游客、只要有吸引力?
喜马拉雅山
张家界百龙电梯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结论
1. 一切具有生态美的生态系统,既包括自然生态 系统,也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
传统大众旅游资源
3个
①吸引功能 ③客体属性
②效益功能
身心疲劳的恢复
经济、社会、生态
经济、社会、生态
三大效益横向上的协调发展与三大效益时间 纵向上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考虑 一切具有生态美、又能经开发利用产生效益 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天人合一的人文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动植 物园、田园风光、古朴民族风情等
生态旅游资源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 李鹏
生态旅游资源
课
◆ 生态旅游资源基本概念
程
◆ 生态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类
学
◆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论 习
内
◆ 国际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案例
容
◆ 国内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案例
生态旅游资源
一、生态旅游资源的 基本概念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思?路
定义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大自然的保护
• 保护机制:
自然条件严酷 生产力及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限制
• 分布: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传统文化的保护
• 保护机制: 优秀的传统文化
“神权”、“皇权”、“乡规民约”
分为“阴”和“阳”系统 • “阴阳”学说在众多领域均有应用,如人、
方位、中医等 • 传统农业应用“阴阳”学说指导农业生产
阳:阳光、热量、温度、蒸发、生长 阴:水分、 阴暗、温冷等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 清朝杨岫《知本提纲》论述了阴阳与植物 生长发育的关系:“试以草言之,其首向
下(指作物根系),吸地水之阴,接天火
浩瀚的
宇宙
广
袤
太
阳
系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大自然的演化 蔚蓝的地球
美丽的大自然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人与自然共同营造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 农业生态系统的营造(一)—“三才”
• 理念 • 古代哲学家把“天”、“地”、“人”称为“三
才” • “三才”即“天时”、“地利”、“人和” • “三才”和谐是一切成功的关键 • “三才”理念指导农业生产
5、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1)
思路
开发
资 源 效益
经济
社会
自然
生态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1、原生性与和谐性
生态特征
2、整体性与系统性
5
生
态
3、脆弱性与保护性
、
旅
4、广泛性与地域性
生
游
自然特征
态
资
5、季节性与时代性
特旅
源
十 大
社会特征
6、精神价值的无限性 7、特异的民族性
征游 资
特
8、不可移置和可更新性
要点
生态旅游资源
争议
比较
特征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 1、定义:
生态旅游资源是指以 生态美吸引游客前来 进行生态旅游活动, 为旅游业利用,在保 护的前提下,能够产 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 综合效益的客体。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 2、要点—四个基本点
生态旅游资源
吸
效
客
保
引
益
体
护
功
功
属
需
能
能
性
要
生态美 三大 效益
《吕氏春秋》的《审时篇》
“夫稼 ,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中国古代农业生态系统
天地 (环境)
物 (动、植物)
人 (人类社会)
结 论:
我国传统农业持“天人合一”的辩证理 念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 农业生态系统的营造(二)—“阴阳” • 理念 • 古代哲学家用一分为二的理念将世界万物
2. 自然保护区和森林是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 部分,但不是全部。
3. 生态旅游资源包括物质“有形的生态旅游资 源”,也包括精神“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
4. 具有地方特色,能烘托吸引游客的生态旅游气 氛的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服务均可视为旅游资 源。
5. 只要对游客有吸引力,旅游业开发和利用后能 产生效益的生态系统均可视为生态旅游资源, 只是存在“潜在”和“现实”的差异。
源
征
经济特征
的
9、市场需要的多样性
10、旅游经营的垄断性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 形成和分类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形成
大自然的演化
农业生态系统营造
人与自然 共同营造
保护
园林绿地营造 科普园地营造 大自然自建保护 传统文化的保护
法律保护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大自然的演化
之阳,故能生长长养,以成其体”。
结
我国传统农业用“阴阳” 原理精辟地解释了农作
物生长的水热平衡生态
论 学原理。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园林绿地的营造
中国营造原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仿效自然
西方营造原则: 美化自然 规划自然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科普园地的营造
营造原则:
•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 集中展示 • 美化原则
争议大 生态美
生态旅游资源概念 的争议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生态旅游资 源与传统大众 旅游资源比较
3、生态旅游资源概念争议(1)
西方
原始大自然景观
争论焦点
中国
原始大自然景观
人与自然和谐的 人文景观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3、生态旅游资源概念争议(2)
判断 结论
西方 中国
自然生态 资源
不属于 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4、生态旅游资源与传统大众旅游资源比较
类型内容 要点数量 要点内容
吸引 功能
效益功能 客体 属性
吸引动力 满足游客 旅游需要 效益内涵 效益关系
性质
范畴举例
保护 需要
保护目的 保护对象
保护措施
生态旅游资源
4个
①吸引功能 ③客体属性
②效益功能 ④保护需要
生态美(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真、善、美) 回归大自然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环境、旅游目的地 社区利益
三大效益横向上的协调发展
一切对游客有吸引力,又能开 发利用产生效益的客体 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遗迹、城 市风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 园 、风景名胜区、动植物园、 田园风光、民族风情等 不提或提得少
贯穿于规划、开发、利用、 管理各个方面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中国的 人文生态 旅游资源
•“自然”中的争 议
优美的自然 争论焦点 原始自然
荒芜的自然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物质和精神的争议
争论的 焦点
有形的大自然景观 无形的内涵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旅游接待设施的争议
争议焦点:能否烘托当地特色、增加吸引力?
普通公路
马帮
溜索
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