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论文PPT
可持续生态河道水资源管理新的准则(即量化准则):
可承载性:地球生命支撑系统部遭到破坏的最大承受能力, 在这里就是指河道生态系统。
有效益: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投入和生态河道资源管理带来 的发展是一种有效益的发展(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 境效益等)。 可持续:可持续发展不仅考虑到当代人,而且顾及到后代人。 不仅要保证现代的发展,而且要保证未来的发展,使发展处 在不断增加的趋势。
能描述和表征任一时刻河道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 的法杖状况和变化趋势。 能体现出河道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的发展协调程 度。 能反映出河道存在的水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
建立可持续生态河道水资源管理指标体系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能够较客观、真实地反映系统的内涵,较好地度量水资源管 理的状况、方略、规划目标。 (2)完备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覆盖面广,能综合反映水 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 (3)可操作性原则:选择的指标应当简单且易于解释,易 于定量表达,易于取得数据且费用合理。 (4)主导性原则 :建立指标时尽量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综 合指标。 (5)独立性原则:度量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指标往往存在 信息上的重叠,所以要尽量选择那些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指标。 (6)动态性原则: 由于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考虑的是一个变 化的社会系统和生态河道系统,建立的指标体系就应该定期 更新,能够显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建立指标时,上述原则既要综合考虑又要区别对待。
可持续生态河道水资源管理指标体系的一般构成
社会经济指标 社会经济指标主要由描述和表征人口、经济、社会、科技等发展 的指标集合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 人口发展指标。即人口密度或人口总数,人口增长率趋势。人口 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部分,人口增长是复合系统发展的主要驱动 因子之一。在可持续生态河道水资源管理中,我们主要考虑的是 反映人口状况、与社会用水量相关的指标。 经济发展指标。即人均GDP现状,GDP增长率趋势,工业产值 模数,人均粮食产量,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水利投资系数。 社会发展指标。即社会安全饮用水比例,人均耕地面积。社会的 发展进步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 科技发展指标。灌溉用水定额,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科技是实 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科技的发展能够减少环境的污染,降 低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 水资源需求指标。即耕地灌溉率,城镇需水比例,需水量模数, 人均需水量,单位GDP需水量,需水增长率,污径比。
水资源指标
水资源指标主要由反映水循环状况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指标集组成,包括水质和 水量两个方面。 水资源总量指标。即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模数,亩均水资源量,径流系数,干旱指 数。 水资源质量指标。即水质等级 水资源开发指标。即水资源利用率,人均可供水量,供水量模及率。 水资源使用指标。即总用水量,农业用水比例,工业用水比例,生活用水比例。
可持续生态河道水资源管理的对象—生态河道水资源河道生态系统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
随着人类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口不断 增长,人类社会活动增加,科技飞速发展,经济也 在不断飞速发展,当然伴随着资源消耗量不断增加, 生态河道水资源危机也从“开始出现”到“日益突 出”,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大。反过来又在不 同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社会、经济、 水资源、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因果。可 持续生态河道水资源的目的,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 和河道生态与环境的保护提供源源不断的水资源, 因此,可持续生态河道水资源的研究的对象系统应 该界定在河道社会经济-生态河道水资源-河道生态 复合系统上。
生态与环境指标
总体质量指标即生物多样性指标。主要由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优势度三个方面表征。 植被质量指标。即森林覆盖率、操场面积比,载蓄量,植被面积变化率。 河湖质量指标。即河湖水体矿化度,主河长缩减率,湖泊面积缩减率,水库面积变化 率。 土地质量指标。即盐泽化面积比,盐泽化面积变化率,地下水平均矿化度,沙化面积 比,沙化面积变化率,沙化区地下水地位埋深,水土流失面积比,土壤侵蚀模数,河 道输沙量。 生态需用水指标。即河道外生态需水量,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生态与环境需水率,生 态与环境缺水率。
指标体系的筛选方法
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筛选指标。采用此法来满足科学性和 完备性原则,如此建立的指标成为一般指标法 频度统计法:对目前有关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河道水资源管理评价研究的报告、 论文进行频度统计,选择那些使用频度较高的指标。 理论分析法:对河道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 进行分析综合,选择那些重要的发展特征指标。 在初步提出评级指标的基础上,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进行调整。 主成分分析法和独立性分析法筛选指标。 为满足指标的主导性和独立性原则,对具体指标系统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独 立分析,选择出内涵丰富又相对独立的指标构成体系。 主成分分析:首先计算各发展特征内部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得到相关系数举 矩阵;第二,选出相关置信度有一半以上(包括一半)大于0.95的指标,筛 选掉的是独立指标,它们将与独立性分析得到的指标共同描述发展特征;第 三,分别计算出指标的平均相关系数并求出平均相关系数的平均值;第四, 选出相关系数有一半以上大于总体评价相关系数的指标。 独立性分析:指标独立性的高低取决于指标间的相关程度。 对于选出的主成分指标,定义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9的指标为重复指标并加 以合并。
建立可持续生态河道水资源管理指标体系
概念:可持续生态河道水资源管理指标体系是度量河道社
会经济-河道水资源-河道生态复合系统发展特征的参数。通 过衡量其质量的好坏判断是否符合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准则, 来定量评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生态河道水资源管理指标应具备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