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生态学精选 课件

环境生态学精选 课件

汞的循环
汞在生物体内易于神经系统的某种酶相结合,引起神经错乱 甚至死亡。有机形式的汞毒性比无机汞高出50~100倍。有机汞也 是脂溶性物质,易于吸收,但难以排泄。
汞有两种方式进入生态系统:自然界的地址活动;人类活动。
汞可以存在于土壤和水中,通过植物吸收和饮水进入生物体 内,在生物活动过程中它可以被排出体外。
环境生态学是一门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 术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
•环境生态学研究内容
环境与生态系统基本关系 环境中污染物在生态系统内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
的过程及规律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生态系统的环境评价准则 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合理使用 环境的生态学规划 环境的生态学恢复 环境的生态学管理
2.)高空臭氧的高速耗竭
平流层内由于甲烷、氮氧化物、硫化物、 溴化物的存在,它们作为催化剂加速了 臭氧的分解,以氯为例
1.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吸收:经消化道吸收;经呼吸道吸收;皮肤吸收; 分布:分布广泛,但各种污染物分布具有一定选择性。 排泄:肾脏、肝脏和肺是重要的排泄污染物的器官。
2.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化
生物增毒作用和生物降毒作用 降解作用和结合反应
3. 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传递和放大
1.)高空臭氧的形成和消耗: 在没有其它物质干扰是,臭氧的形成由
太阳光辐射形成:
O2+hv->2O O+O2->O3 净反应:3O2->2O3
消耗反应: O3+O->2O2 同时水汽存在对这种消耗反应起到了催化作用: H2O+O->2OH OH+O3->HO2+O2 HO2+O2->OH+2O2 净反应:2O3->3O2
环境生态学
一. 环境生态学的概念
环境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 问题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它是生态学学科体系 的组成部分。
它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到了70年代 已经形 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领域。
谈论环境生态学,就必须以生态系统的观 点去观察和分析环境,并考察他们相互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影响。
五.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重金属
类似于汞。
大气污染对生态的影响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污染物或由它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含量 远远超过正常底含量,对人体和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大气状况。
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气态污染物(85~90%)和颗粒污染物 (10~15%)。它们占大气的0.001%。
农药的影响
二.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因子
所谓的环境因子是指与生态系统有关的 所有综合性和可调节性客观存在的综合。 它的分类在概念上并没有得到统一。
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 非反应因素与反应因素 非密度制约因素与密度制约因素 稳定因素、变动因素(周期)、变动因素(非周期)、基源自上是变动因素光 温度 水
OH+O->H+O2 H+O3->OH+O2 净反应: 2O3->3O2 OH+O3->OH+O2 HO2+O->OH+O2 净反应: 2O3->3O2
正常情况下,上述反应是同步的,臭氧 总量并不减少,总效果是将太阳光中的 短波长的光转化为热能,这也是平流层 逆温形成的重要原意。
三.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
1.光照影响 1.) 光照强度 2.) 光照波长 3.) 光照周期的影响 2.温度影响 1.)温度与生长 2.)温度与生物发育 3.)低温对生物的影响 4.)高温对生物的影响 5.)温度与生物的地理分布 6.)变温对生物的影响
3.水的影响
有机氯农药:神经和实质器官毒物,对神经系统和肝脏、肾脏有严重危 害。 有机磷农药:经由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可通过血脑屏障,引起 神经性紊乱中毒。这种农药代谢分解快,没有明显的积蓄作用。 有机氮农药:对哺乳动物毒性为中等或低毒,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不长, 半衰期仅为1~4周左右。
六. 污染物在生态环境中的迁徙和转化
重金属的食物链积累 农药的食物链积累 多氯联苯的食物链积累
七.大气中某些微量物质对生态 系统的影响
1.臭氧 臭氧的化学组成。大气层中的臭氧总量的90%
存在于平流层中,如果把它们聚集起来,其厚 度大约只有3mm,但它对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 要。它吸收了太阳光中波长280nm以下的所有 紫外线、波长280~315nm的90%,同时维持 了平流层内的逆温,对现在全球气候有重要的 作用。
四. 有毒物质的循环
某种物质在进入生态系统后,使环境正 常组织和性质发生变化,在一定时间内 直接或间接地有害于人或生物时,这种 物质就被称为有毒物质。有毒物质分为 有机的和无机的。
有毒物质循环是指那些对有机体有毒的 物质进入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富集或 分解的过程。
有毒物质循环特点:
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DDT进入生物体的两条途径:从植物进入动物;从土壤进入生物体 内。
自然界中,类似DDT的人工合成的大分子化合物由于不能被 生物消化与分解,沿着食物链转移,形成了污染物的浓缩,呈现 出倒金字塔形。如在近海区域,水草中的DDT浓度为0.08E-6质量 分数浓度,而到海鸥体内,其浓度升高到3.15~6.4E-6,升高 40~80倍
1.)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2.)水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3.)水对动植物数量和分布的影响 4.)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5.)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4.土壤的作用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能够生长动物、植物 的疏松表层,是生物圈中重要的物质和 能量交换场所,是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 作用的产物
盐土和碱土对植物的影响
大多数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有浓缩现象,代谢过程中不能被排除, 同时被生物体同化,长期停留在有机体内造成中毒和死亡;
有毒物质在循环过程中,毒性存在降低或增强的过程。
DDT的循环
DDT是人工合成的一种有机氯杀虫剂,它的发明对农业的生产起到 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它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且易扩散的化 学物质。它溶于脂肪,生物体排泄困难。生物圈内到处都发现了DDT的 痕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