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家庭护理进展

新生儿家庭护理进展

新生儿家庭护理进展发表时间:2014-08-27T10:37:56.1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6期供稿作者:吴雨桐[导读] 开展新生儿家庭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新生儿智商和亲情感水平,有效地预防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了家长们的卫生保健意识,更新了孤立观念吴雨桐(柳州市鹿寨县中渡镇中心卫生院广西柳州 545609)【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277-02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护水平不断提高,医护模式也发生了转变。

新生儿护理工作已从医院走向家庭,为产妇及新生儿提供多方面的护理服务。

新生儿期是指胎儿自母体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生后28天的这个时期,新生儿需要经过重要调整和复杂变化,才能适应新的环境,维持其生命健康发展。

此期新生儿的发病率、死亡率最高,因此,精心的家庭护理是关键因素之一[1]。

新生儿家庭护理是对住院产妇及新生儿继续护理的延续,提高了产妇预防疾病和保健的意识,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保障。

现将新生儿家庭护理的内容、患儿家庭护理措施及新生儿家庭护理的意义综述如下。

1 新生儿家庭护理内容1.1 居室环境产妇及新生儿所需的居室环境应安静、舒适,阳光充足,冬季室温维持在18-20℃、夏季在24-26℃,湿度为55-65%,通风换气效果好。

杨葵等[2]认为,每天要保证两次以上通风,每次大概15分钟,这样可预防孩子生病并利于身体和大脑的发育。

1.2 喂养1.2.1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最佳的喂养方式,因易于消化吸收,几乎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铁和维生素A、D、B等全部营养,尤其是初乳含有免疫物质,如:IgA、IgG、IgE、IgM,可以增加小儿的抵抗能力[3],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此外,通过新生儿早日吸吮母乳可刺激乳头,有利于泌乳系统分泌更多的泌乳素,增加乳汁,促进乳母康复,增进母子感情。

若母亲患传染病,如肝炎、结核,或感染艾滋病病毒等,以及严重的心、肝、肾病,均不宜母乳喂养。

有报道[4]认为,产妇静脉血HBV-DNA<1×106copies/ml者母乳喂养相对安全,产妇静脉血HBV-DNA≥1×106copies/ml时,乳汁可检出HBV-DNA,产妇母乳喂养存在一定风险,应慎重考虑。

1.2.2 人工喂养对于母亲因患病或母乳不足者,应进行人工喂养。

可选用优质乳品或代乳品,通过适当调配,能满足喂养需求,通常用鲜牛乳或奶粉冲水并加 5%~8%的蔗糖经煮沸而成。

奶嘴大小、软硬度要适宜,奶嘴剪成十字花形,避免穿孔过大而致喂养时发生呛奶。

奶具每次用前要消毒,喂奶时瓶中奶温与体温接近,奶液应充满奶嘴,以防吸入空气过多造成溢乳。

每次哺乳15~20分钟,视新生儿情况而定,按需哺乳。

1.3 皮肤护理孔庆坤等[5]研究报道,新生儿的皮肤娇嫩、敏感、易受刺激和感染,其厚度只有成人皮肤的十分之一,需三年的时间才可发育至于成人相同的结构,因此保持皮肤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如皮肤皱折处要用温水擦洗,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净和软质纯棉毛巾擦干。

洗澡时水温为38-40℃,防止浴皂水入眼、入耳,最好控制在10分钟内完成,可避免过长时间导致宝宝体力消耗而感到疲倦,及时剪指甲,防止指甲划破自身皮肤或发生甲沟炎。

使用吸水性好的尿布并及时更换,能有效防止尿疹的发生。

给宝宝穿纯棉宽松的衣服,避免接触过敏原,防止因牛奶喂养时皮肤接触异体蛋白导致湿疹。

夏季室内通风良好,及时散热,每天勤洗澡更衣,可减少痱子的产生。

也可在新生儿皮肤上扑痱子粉,或用煮沸的艾叶水掺温水给宝宝洗澡,既可去除痱子、预防痱子的产生,又能预防其它夏季皮肤病感染[6],有助于新生儿的成长发育。

1.4 口腔护理陈吉庆等[7]报道,大约有2%~5%的新生儿会发生鹅口疮。

因此,保持新生儿的口腔清洁,才能预防鹅口疮的发生。

常用的口腔护理液有0.9% 氯化钠溶液、灭菌注射用水、1.5%碳酸氢钠液、3%碳酸氢钠液等。

奚小萍[8]对95例住院新生儿作研究对象,结果显示采用0.9% 氯化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后,由于水分易蒸发形成高渗溶液以及特有的咸味,导致新生儿口干、黏膜出血、恶心、吐奶等不适而哭闹;而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无色、无味、无臭,不含溶质,患儿舒适、易于接受,能有效预防鹅口疮的发生。

刘瑞霞[9] 研究60例高危新生儿,使用1.5%碳酸氢钠溶液作口腔护理,结果显示,该溶液可溶解粘蛋白,清除有机物,鹅口疮的感染率仅为3.33%,对新生儿鹅口疮的预防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徐海瑛等[10]报道,口腔护理液为3%碳酸氢钠液,能保护宝宝口腔使之干爽、清新,防止口腔黏膜感染或鹅口疮的发生,其效果确切,优于0.9%生理盐水,值得临床推广。

1.5 脐部护理新生儿时期,脐带残端一般在出生后7d左右脱落,创面需10-14d愈合。

在脐带脱落前注意保持残端干燥和清洁,每天洗澡后用5%的碘伏棉签轻拭脐带根部及周围皮肤,等待自然脱落。

脐带脱落后,可用75%酒精消毒,1次/d,2-3d即可[11]。

若脐部感染严重可给予抗生素,若已形成肉芽组织,可用5-10%硝酸银点灼后再以生理盐水洗净[12]。

1.6 臀部护理新生儿臀部皮肤娇嫩,在护理时应保持清洁干净。

若长期受到尿便的不良刺激,粪尿在细菌的作用下分解尿素产生氨,使臀部皮肤变得潮红、肿胀,甚至出现丘疹、糜烂等红斑状现象,即“红臀”。

向红[13]认为,将食用菜油500ml加入干紫草30g浸泡48h,过滤装好经高温消毒后的紫草油护理新生儿臀部,能减少红臀的发生率,达到满意效果。

李菊香[14]对184例新生儿采用鞣酸软膏加纯棉布联合使用,结果表明,新生儿红臀发病率为2.70%,明显低于对照组,该用药方法对预防新生儿红臀的发生有较理想的效果。

杨颖[15]报道, 34名红臀患儿经复方西瓜霜和百多邦交替使用治疗7天后全部痊愈,未见复发现象,疗效很好。

1.7 心理护理据文献[16]报道,新生儿有以下心理行为:(1)多种感觉和记忆力;(2)知觉开始发展;(3)母子拥护行为;(4)情绪反应行为。

因此,心里护理是十分必要的,抚触是新生儿心里护理的需求。

抚触手法:(1)全身按摩法:将新生儿全身裸露,室温维持在28-30℃左右,在安静、舒适、温馨的环境下操作从头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足、背部按摩,力量由轻到重。

(2)简易法:对宝宝头部、腹部、背部、手腕与踝部进行简单按摩;(3)脊背提捏法:抚触次序从头到脊背、臀部抚触,在脊背两侧自下而上,从内到外捻动,每按3捏1提拉,可促进宝宝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抚触的益处: 新生儿期是宝宝接受信息最重要的时期,田玉梅[17]对150例新生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抚触能促进新生儿食欲,增加吃奶量,提高睡眠质量,助消化,促进胎粪排出。

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提高智商,满足新生儿爱的需要,从而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钱惠英[18]研究160例新生儿,证实了抚触可使其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变得自然协调,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而不接触抚触的婴儿易在睡眠时惊醒,易哭闹、出现各种紧张和焦虑迹象。

可见,新生儿期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接触抚触,让孩子感受亲情之爱,从而产生安全感。

新生儿期心理护理,对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尤其是以后小儿的性格形成都有重要影响[19]。

2 患病新生儿家庭护理措施2.1 发热若是保暖过度引起的发热,体温在38℃以下时一般不需处理,体温升到38~39℃时打开孩子的襁褓及多喂水,可使体温降至正常。

对39℃以上高热的小儿,可将 75%酒精加水一半以纱布蘸着擦耳后、颈部、腋下、腹股沟韧带区域及四肢等处,方可退烧。

假如通过物理降温法仍不凑效,则需看医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

2.2 哭闹饥饿、尿湿、大便、患病等会导致宝宝哭闹,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颅内出血者哭声尖叫;肺炎患儿哭声无力,常伴有口周紫绀、呼吸急促;有疼痛者,为高声尖叫;腹痛腹胀患儿,为阵发性哭声。

嗜睡、不哭不闹、不吃奶者,多为重症表现[20]。

在排除常见哭闹的基础上,由医生检查处理。

2.3 腹泻据文献[21]报道,新生儿常见的腹泻原因有:(1)非感染性腹泻:包括喂养次数或量较多,以及人工喂养不当造成大便次数多;其次是服用大量抗生素后菌群失调导致的腹泻;再者为过敏性腹泻和生理性腹泻等。

(2)感染因素:喂养时卫生状况不佳,将细菌或病毒带给新生儿引起腹泻。

(3)消化道外脏器病变:如肺炎、皮肤病等导致肠道病变而产生腹泻。

而胃肠型感冒引起的腹泻,排出的大便都是稀便,同时伴有呕吐和腹痛,随后出现感冒症状。

腹泻时,应注意观察粪便的次数、量、形状改变等情况。

如大便次数、量和水分均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含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即为病毒性腹泻;如腹泻频繁,大便带脓血黏冻状,伴恶心、呕吐、高热,严重者可致休克,为侵袭性大肠杆菌性肠炎[22],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2.4 黄疸由于体内胆红素增高引起巩膜、皮肤黏膜黄染,即黄疸。

在新生儿早期由于体内胆红素积聚过多,肝细胞对胆红素摄取、运载能力较差,约 90% 新生儿在出生后 2~14 d 内出现黄疸,常在 2~4d 达到高峰,l周后随即下降[23],此类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要注意保暖,适当提早喂养,给足水分及口服10%葡萄糖注射液,及早排出胎便,可减轻黄疸程度,最终黄疸自行消退。

若黄疸深、发展快、持续不退者,则考虑是病理性黄疸,需到医院作检查和治疗。

3 新生儿家庭护理的意义新生儿期各器官、组织发育不够成熟,身体机能自身调节能力差,免疫功能不完善,易患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普及新生儿家庭护理知识,能提高新生儿的保健质量,使婴儿健康成长[24],是十分必要的。

3.1 新生儿及家庭方面新生儿家庭护理是为宝宝提供持续性医疗护理的保障,既增进新生儿及家属的安全感、降低新生儿及产妇出院后生病而复诊或再住院的机率,学会自我照顾,提高其生活质量,又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高家属照顾新生儿及产妇的知识技能,从而消除了母乳不足的因素,进而使新生儿体重正常增长,提高母乳喂养率[25],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

3.2 护理专业方面护理人员通过开展新生儿家庭护理工作,促使他们不断地再学习,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拓展了护理工作领域,树立了护理人员的良好专业形象。

护士用知识和技术为新生儿预防了疾病,消除病痛,赢得了家长的尊重和信任[26],充分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

3.3 医疗机构与产妇方面新生儿家庭护理工作的实施,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提高了产妇及家属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增加病床的合理使用率,让产妇及新生儿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待遇,大大地降低了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利于新生儿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开展新生儿家庭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新生儿智商和亲情感水平,有效地预防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了家长们的卫生保健意识,更新了孤立观念,提高了健康知识水平[27],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加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服务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