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物流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国际物流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国际物流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物流概述一、流通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1、流通是联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2、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3、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二、社会经济分为三大领域:(1)生产领域:将生产资料进行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制成各种产品满足社会消费需求的经济活动领域,生产的结果为有形产品。

在经济不发达的社会,生产产品基本上在原地消费。

但在今天,某地所生产的各种产品几乎被全国,甚至全世界消费。

(2)流通领域:将生产和消费联结起来的领域,流通的结果是产品或商品的所有权转移和产品或商品在时间空间上的转移。

(3)消费领域:消耗产品或商品的使用价值,满足社会的某种需求,消费的结果为废弃物。

随着消费领域与生产领域的间隔逐渐变大,连接其二者的流通领域的作用逐渐突出。

二、流通的内容?1、商流:在商品流通中,消费者取得商品所有权的过程,简称商流。

2、物流:在商品流通中,通过进行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等活动,将商品送达目的地的过程,简称物流。

3、信息流与资金流:在商品流通中,信用证、汇票、现金等,在各个交易方之间的流动,简称资金流;在商品流通中,所有信息的流动过程,简称信息流。

举例:搬家,有物流无商流;买房子,有商流无物流。

三、物流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四、物流活动的构成?P111、包装活动2、装卸搬运活动3、运输活动4、储存活动5、流通加工活动6、配送活动7、物流信息活动五、物流的地位与作用?P161、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2、物流是生产过程不断进行的前提,又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物质基础3、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4、物流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决定国民经济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5、合理的物流对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六、现代物流特征:1、反应快速化2、功能集体化3、服务系列化4、作业规范化5、目标系统化6、手段现代化7、组织网络化8、经营市场化物流的性质:1生产性 1)物流是社会生产的必要环节 2)物流活动同样具备生产的三要素即劳动对象、劳动力、劳动资料。

2社会性 3服务性七、三大利润源分别是什么,请举例说明?P171.第一利润源:企业把降低人工和材料的成本当作扩大利润的一个最重要的来源,所以这时候把降低人工和材料作为第一利润源泉。

于是就大力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产品数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此来创造企业剩余价值。

2.第二利润源:即人力领域,当人工和材料成本降低到一定幅度以后,空间就不大了。

这时候我们发现通过扩大市场销售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所以把这种途径就称为第二利润源泉。

3.第三利润源: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在这个市场能够占有的市场份额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达到一定限度的时候,不能再扩大利润的时候,人们研究怎么样再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这时发现在成本中占据相当高的比例的物流费用如果能有效的把它降低,就等于说提高了利润。

所以这时候我把物流称为第三利润源。

七、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1、通过为用户提供物流服务来开拓市场。

2、将物流功能和物流设施的建设,看作是潜在的市场机会。

3、物流被看作是市场竞争的手段和策略。

4、物流被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八、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物流分别是什么?P21第三方物流是指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

第三方就是提供买卖交易双方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需求的外部提供者。

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是指能够提供现代化、系统化的物流服务,且处于第三方地位的物流活动组织者。

第二章物流的分类与形式一、现代物流P25: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二、企业物流P28(一)概念:生产和流通企业围绕其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物流活动.(二)企业物流外部宏观环境?1、政治和法律环境2、经济环境3、社会文化环境4、科技环境5、自然环境6、人口环境生产物流概念:指企业生产过程发生的涉及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所进行的物流活动四、回收与废弃物流的意义?P321.回收物流是社会资源大循环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废旧物品的重新在利用,希望通过回收物流将有利用价值的废旧物品重新补充到生产消费系统中去。

2.回收与废弃物流合理化的经济意义废旧物品也是资源,本身凝聚着能量和劳动力的价值,常被称为载能资源。

回收物品进入生产领域作为原材料,可以为企业带来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回收与废弃物流作为一种必须付出成本的经济活动,它们的合理化会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

3.回收与废弃物流的社会意义如果对废旧物品置之不理,那则会变成废弃物品。

由于废弃物的大量产生,会严重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必须有效地组织回收物流,尽量减少废弃物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

五、家电物流的特殊性?P351、家电物流的季节性明显2、家电物流的库存周转率低3、家电物流对网络的要求比较高六、零售物流的特点?P361统一采购、统一配送,规模效益明显2订货批量小,订货频率高3商品种类多,运输和储存的形式多样4流通加工的地位较高5逆向物流比较普遍七、国际物流的含义和特点?P441、国际物流含义:指跨越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物流活动,它是随着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进行国际贸易而发生的商品实体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另一个国际或地区流转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2、特点:1)物流环境存在很大差异2)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的信息系统作支撑3)国际物流对标准化的要求较高八、国际物流的概念:指跨越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物流活动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P451、服务化趋势2、信息化趋势3、智能化趋势4、环保化趋势第三章包装一、包装定义P54:指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二、包装的功能?P55(一)保护功能1.防止物资的破损变形2.防止物资发生化学变化3.防止有害生物对物资的影响4.防止异物混入、污物污染、丢失、散失(二)方便功能1.方便物资的装卸搬运2.方便物资的运输3.方便物资的储存(三)销售功能(指包装能促进物资销售的一种功能)三、包装的分类:(一)按包装功能不同——商业包装和工业包装(二)按包装层次不同——个包装、中包装、外包装(三)按包装容器质地不同——硬包装、半硬包装和软包装(四)按包装使用范围——专用包装和通用包装(五)按包装使用的次数——一次用包装、多次用包装和周转用包装(六)包装的其他分类方法四、塑料用于包装的主要优点?P60(1)塑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如有一定的强度、弹性、耐折叠、耐摩擦、抗震动、防潮、还有较好的气体阻漏性(2)塑料的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耐化学试剂、耐油脂、防腐无毒等(3)塑料属于轻质材料,比重约为1g/cm3,约为金属的1/5.玻璃的1/2.(4)塑料的加工成型技术简单,可以制成多种形态的包装。

塑料的成型技术有多种,如吹塑、挤压、铸塑、真空、热收缩、拉伸等,利用这些技术可以制成薄膜、片材、管材、编织布、无纺布、发泡材料等。

(5)塑料具有优良的透光性和表面光泽度,印刷和装饰性能良好。

六、包装标记如:唛头 99E KH – 47001 CF / HSINKANG CHINA1、“99”表示订货年度代号2、E企业代号3、KH收货人代号4、“–”间隔号。

外贸单位用“—”表示,工贸单位用“/”表示。

5、 47表示商品类别代号6、001合同编号7、 CF贸易国别代。

表示贸易国为法国。

8、到达国家的港口或车站。

HSINKANG CHINA表示中国的天津新港。

七、装放、填充与灌装的区别?P67(1)装放:是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将物品置于包装容器内的操作,装放有一次装放和多层装放之分。

装放的具体要求是物品在容器内的有序性。

(2)填充:指将干燥的粉状、片状或颗粒状物品装入包装容器内的作业过程。

填充物品的主要特点是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所以在容器内的空间位置没有任何规律。

(3)灌装:是将液体或半液体物品灌入包装容器内的作业过程。

灌装物品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因为要求容器不能有任何渗漏,常采用容器有桶、罐、瓶、软管等。

七、包装的保护技术?P691、缓冲包装技术2、防潮包装技术3、防锈包装技术4、防霉包装技术六、简述我国包装标准对于保护和方便消费者的要求有哪些?1、包装材料不应产生可能危害人或其他生命的物质;2、在有害内装物的包装上,应标明有关的安全警示和使用方法;3、有害内装物的包装应同食品或饮料的包装明确区分开来,必要时,采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或其他方法进行区分,避免消费者误解;4、包装开启方法应合理、方便,并且特别要考虑弱势消费者如儿童、残疾人的不同要求;5、对有害内装物包装应设有安全闭锁装置,该装置既应使儿童难以开启,同时又便于残疾人打开;6、包装尺寸、大小与形状均不应使消费者对其内装物的含量产生误会;7、包装规格应适合其最终用途与产品的平均消耗速率,以保证在合理的情况下,消费者能在保质期内消耗完内装物;8、避免过分考究的包装,在不违反其他要求时,应采用最廉价的材料,尽量减少附加到产品价格上的包装成本。

第四章集装化与集装单元器具一、集装化P75(一)集装化:用集装单元器具或采用捆扎方法,把物品组成集装单元的物流作业方式。

(二)集装化的经济意义:1、为装卸作业机械化,自动化创造条件,加速运输工具的周转,缩短货物送达时间,从总体上提高运输工具的载重量和容积利用率。

2、节约包装材料减少包装费用同时减少物流过程的货损,货差,保证货物安全3、便于堆码,提高仓库和货场的单位面积储存能力。

4、便于清点货件,简化物流过程各个环节之间,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交接手续,便于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联合运输,实现门到门的一条龙服务。

5、减轻或完全避免污秽货物对运输工具或作业场所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二、集装箱P78(一)集装箱的定义:具有足够的强度,可长期反复使用的适于多种运输工具而且容积在l m3以上(含1m3)的集装单元器具。

(二)集装箱具备的特点和技术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能长期反复使用;2.适于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运送货物,途中无需倒装;3.设有供快速装卸的装置,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到另一种运输方式;4.便于箱内货物装满和卸空;5.内容积等于或大于1 M3。

三、集装箱的标记?P84(1)识别系统——箱主代码、设备识别码、箱号、校验码(2)尺寸代码和箱型代码——尺寸(指外部尺寸)代码、箱型及其特征(3)作业标记——最大总重量和空箱重量、可择性作业标记、标记的尺寸和颜色四、托盘:指在运输、搬运和存储过程中,将物品规整为货物单元时,作为承载面并包括承载面上辅助结构件的装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