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处理.只是分享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处理.只是分享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15(2):10T 《普外临床》1986。1(2):135
病因与发生机制 (1)
病因复杂,目前认为与放射线照射、自身免疫、 碘的摄取、遗传 、染色体异常、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等 有关:
1、放射线接触:(1)头颈接受过800~1000rads照射 者,甲状腺癌发生率50%;(2)何杰全氏病患者,放疗 后存活者,甲癌的危险是一普通人群的8倍。(3)美国 国家癌症资料库:38%的甲癌患者,有头颈放疗史;
▪ 按其物理特征可分为:实质性、囊性和混合
性,囊性者多为结节缺血,坏死液化所致; ▪ 按其生物学行为可分为:良生与恶性。
甲状腺结节性质(2)
按其病因: ❖ 结节性甲状腺肿:很常见 ❖ 肿瘤:腺瘤最多,其次为各种癌(其中
就乳头状癌占75%,滤泡癌占16%,髓 样癌5%,未分化癌占3%)及淋巴瘤1% ❖ 甲状腺炎:急、亚急性,无疼性 ❖ 自身免疫性:桥本、Graves病 ❖ 其他
对557 例 Graves 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发现结节发 生率为25.1%,其中15%发展为甲状腺癌。
Lawrence WJr et al. J Surg oncol. 2002;80(3):157-170
3、碘的摄取:(3)
▪ 高碘地区(如冰岛、挪威、夏威夷等)
甲状腺癌(乳头状癌及滤泡癌等)明显 增加,原因不清。 ▪ 缺碘地区甲状腺结节发生率增加,缺碘 越严重结节越大,TSH是一种促生长因子。
4、遗传、染色体异常、癌基因与抑 癌基因
▪ 如甲状腺髓样癌或MEN II (有遗传倾向),
与ret基因突变有关,乳头状癌如有携带有 ret突变基因,预后差,提出预防性切除。 ▪ 医癌基因突变,如P53、C-myc ret rat、gsp、 met、TSH-R等与甲状腺癌或肿瘤有关。 ▪ 7号染色体臂上存在许多抑癌基因,如果缺失 可导致甲状腺癌(细胞过度生长与凋亡失衡)。
▪ 甲功:T3、T4、TSH有无功能变化 ▪ TGAb、TpoAb、桥甲炎显著 ▪ HTG;增高提示甲状腺癌 ▪ 降钙素测定:甲状腺髓样癌 ▪ 其它:肿瘤标志物(如前述原癌基因及抑癌
基因等检测)
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方法,灵敏 度优于核素显像(或扫描)。
▪ 可判断结节的形态、大小、数目,边界是否 清楚,是实性、囊性或混合性,淋巴结肿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mrikachi M等综合(1982-1998)24位学者所 报告的6226例FNA与外科手术或临床结果:
细胞学检查 例数
(0%)
恶性
210
3.4
可疑
450
7.2
良性
3721
60
取材不满意 1845
29.5
敏感性 93%
特异性 96%
(文献:敏感性 65-98% 特异性73-100%)
Arch pathol Lab Med, 2001;125:484-488
甲状腺癌发病有关的基因
甲状腺癌 乳头状癌
滤泡癌 未分化癌 髓样癌
有关基因
P53 TRK PTEN ras MET P16 e-erbB-2 mt DNA
P53 ras PPAR-γPTEN P53 -catenin PTEN RET e-erbB-2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4):283-286
Leenhardt L等报告了450例不能触模的甲状腺结节, 行US-FNA检查,后经手术者94例:其中20 例为甲癌。
甲状腺结节性质(3)
❖ 曹金铎等(1995)综合国内经手术病理诊断的2299
例患者:甲状腺腺瘤最多(占64.4%),其次 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占22%),甲状腺癌(占 10.6%)甲状腺炎和其他(占3%)。 ❖ 范西红(2000)报告该医院经手术病理诊断的 688例病人:结节性甲状腺肿为50%,甲状腺腺 瘤为25.3%,甲状腺癌为20.1%,甲状腺炎及其 他为4. 7%。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处理.
流行病学
▪ 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随检查方法、地域人群的不
同差异甚大。 ▪ 一般检查(触诊)为4%~7%,可为单发或多发。 ▪ 50岁以上用高分辨超声检查高达50%。 ▪ 女性多于男性 ▪ 随年龄增长呈直线增加,儿童为0.22%-1.5%,
80~90岁以上高达60%~80%。
甲状腺结节性质(1)
5、其他:内分泌激素
▪ TSH有促进动物发生甲状腺肿瘤。
▪ GH瘤可合并甲状腺肿瘤 ▪ 甲状腺癌好发于女性,发现其癌细胞
上雌激素受体增加。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病史、临床表现与体征
▪ 实验室检查 ▪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显像以及CT、MRI) ▪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B)
实验室检查
Lawrence WJr et al. J Surg oncol. 2002;80(3):157-170
病因与发生机制 (1)
2、自射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 ▪ 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引起甲状
腺结节相当常见,其中5%可能发生癌变。 ▪ 近年来,发现Graves 病易患甲状腺结节。有学者
3、MRI、CT检查
▪ 有助了解甲状腺与结节的形态大小…
▪ 但价格相对昂贵,且诊断价值并不优于超声, 而少采用。
▪ 新近研究提示,CT-PET结合的显像(电子束 CT),分辨率高,将功能和解剖信息结合在 一起,可望在甲状腺癌的临床决策中起重要 作用。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
▪是目前鉴别良恶:简便、安全、最可靠、有 效的方法
▪ 囊性结节恶性者少,单发结节恶性发生率高。 ▪ 有经验者,可发现小于3mm直径的结节。 ▪ 超声在鉴别良性与恶性时,缺乏特异性。
2、核素显像(或扫描)
▪ 了解结节的部位、大小、数目
▪ 了解功能—热、温、冷结节。热结节恶性可 能性极小,冷结节恶性发生率高,尤其单结 节者可达20%。
▪ 99mTCM1B1甲状腺结节的动态观察,有助手 鉴别良恶性结节。
▪ 本法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很高,但也 有少数假阳性和假阴性,取材和经验是关键。
▪ US-FNA结合,对取材更准确,可用于小结节 (触诊不到的结节),有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
▪ US-FNA,取出细胞、血液、囊腔液,可用作 致癌基因/或肿瘤标志物检查,如Pax 8/ PPARr、ret/PTC重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