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酶PPT课件
2、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D
)
A.氨基酸
B.核苷酸
C.核糖核苷酸 D.A或C
13
三、酶的催化机理 1、酶的钥匙—锁学说
➢ 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体。 ➢ 酶-底物复合体形态发生改变,促使反应进行。 ➢ 产物形成,反应完成,酶恢复原状。
14
酶的催化机理
酶促反应:受酶催化的化学反应。 底 物: 受酶催化而发生化学反应的分子。
实验步骤: 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然后按下述表中的序号1至 序号3的要求进行操作。
序号 1
项目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试管
1
2
2mL
/
2
注入蔗糖溶液
/
2mL
3
注入新鲜淀粉酶溶液
2mL
2mL
4
结果现象
29
2、轻轻振荡这两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 试管的下半部浸到60度的热水中,保温5分钟。
15
酶是生物催化剂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
活
化
能
D
A C
16
17
四、酶的特性
18
酶的催化效率
实验: MnO2和H2O2酶催化H2O2水解的实验
无机催化剂
2H2O+O22H2O2过氧M化nO氢2酶
生物催化剂
思考 如何判断两者催化活性的强弱? O2的产量
19
少许新鲜鸡肝匀浆 或马铃薯匀浆
少许二氧化锰
思考 来源?
功能?
化学本质?
多数是蛋白质 少数是RNA
酶: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有机物
是一类生物催化剂
12
1、大多数酶在水解过程中,通常能得到多 肽,最后能得到氨基酸,这说明 ( C )
A.大多数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B.大多数酶是生物催化剂
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大多数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多肽
气泡使卫生香燃烧剧 烈
复燃但不剧烈
因 变 量
24
1、选用新鲜肝脏来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 的条件下分解的实验,是因为新鲜的肝脏 中( )
A. 含Fe离子多 B. 含酶的种类多 C. 温度高 D. 过氧化氢酶多且活性高
25
思考
1.酶的催化效率是如此的高效,那么酶是不是 就是万能的了?就一种酶是不是就可以催化所 有的化学反应了呢? 2.口腔里有唾液淀粉酶,为什么塞进牙缝里的 肉丝两天后还没被消化?
10
一路走来……
18世纪末 斯帕兰扎尼 喂食鹰实验
19世纪,巴斯德和李比希的争论
1897年,毕希纳的重大发现
1926年,美国萨母纳尔得到脲酶结晶(蛋白质)
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核酶(RNA) •科学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 的,尤其是实验在科学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
11
二、酶的本质
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
变因素。
要求相同且适宜
23
实验: MnO2和H2O2酶催化H2O2水解的实验
项目
1号试管
2号试管
变量
2%的 H2O2溶液
催化剂 振荡试管
记录现象
3mL
3mL
无关变 量
少许鸡肝匀浆或马铃 薯匀浆
少许二氧化锰
自变量
√
产生气泡快, 多且快
√
气泡产生慢, 少且小
N2
+
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 3
一般化学反应的条件:高温、高压、 催化剂等。
生物细胞内时刻进行着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
细胞所处的环境----是很温和的! 反应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环境中进行!
思考:细胞内成千上万个化学反应为什么 能在常温、常压下高效有序地进行呢?
1
第三节 酶
2
生活中 的酶
3
一、酶的发现
1783年 斯帕兰扎尼(意大利)
提出问题
胃里除物理性消化, 还有化学性消化吗?
作出假设 胃内存在化学性消化
设计实验 验证假说
4
5
一、酶的发现
1783年 斯帕兰扎尼(意大利)
提出问题
胃里除物理性消化, 还有化学性消化吗?
作出假设 胃内存在化学性消化
设计实验 验证假说
得出结论 胃内有一种能消化肉的物质。
26
2、专一性
每种酶只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例如: 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对蔗糖不起作用。 蔗糖酶只能催化蔗糖水解,对淀粉不起作用。
是否能设计实验来证明酶具有专一性?
27
实验二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28
实验原理: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 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还原糖能 够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黄色的氧化亚 铜沉淀。
6
思考: 为什么要把肉放进铁笼子里? 排除物理性消化的干扰
7
1853年 巴斯德(微生物学家)
发现
酒精产量与活酵母菌 的繁殖量成正比
认为
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代谢 活动的结果
李比希 (化学家)
认为
酒精发酵仅是一种化学反应,与酵母菌 活动无关,最多只需其中的某物质参与
8
资料 毕希纳的研究过程(1897年)
3、取出试管,各加入2ml本尼迪特试剂(边加边振荡,使溶 液混合均匀)
4、将两支试管的下半部放入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加 热,煮沸1min.
5、实验结果:
序号
1
项
目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试管
1
2
2mL
/
2
注入蔗糖溶液
/
2mL
3
注入新鲜淀粉酶溶液
2mL
2mL
4
结果现象
砖红色沉淀 无变化
30
结论:
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对蔗糖则不起 催化作用,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 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3mL
2%的H2O2溶液
1号试管
2号试管
1、高效性
活过 性氧 高化 于氢 二酶 氧的 化催 锰化
20
为什么要选用新鲜鸡肝匀浆或马铃薯匀浆? 保证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为什么要把肝脏或马铃薯碾磨成匀浆呢? 增加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
21
1酶.该具实有验高能效得出性什么结论?
2.该实验中为什么选用两支试管?如果只 实用验试设管计1原能则否:证①明对酶照具原有则高效性?
过程: 酵母细胞研磨 加水搅拌 加压过滤
无细胞的酵母汁
加入葡萄糖
现象:冒出气泡
结论:
促使酒精发酵的是酵母中的某种物质,
而不是酵母菌本身.
9
思考 酶的化学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1926年 萨母纳尔(美)
得到尿酶结晶
证明 尿酶是蛋白质
20世纪80年代
切赫和奥特曼(美)
证明 少数特殊的酶 是RNA(核酶)
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3.两支试管的唯②一单区一别变是量催原化则剂不同,如果两 试管的温度也不③同等,量对原实则验结果有影响吗?
少许二氧化锰
22
对照实验
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
自变量:其中人为控制的变量叫做自变量。
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