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1)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1)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一、大气层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①大气层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风、霜、雨、雪等);②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较小;③阻挡了大部分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④阻挡了小天体的撞击(5)保护地球。

(6)大气层提供资源。

3、4、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

大气底层,在两极地区厚度约为8千米,赤道地区增大到17~18千米。

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5、对流:(1)液体的对流(2)气体的对流在垂直方向上,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从冷的地方流向热的地方。

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密度小),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密度大),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

(3)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分层高度(千米)温度分布特点对流层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17-5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中间层55-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暖层85-500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外层500以上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分层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

(4)在南方,以制冷为主的空调为什么要安装在房间的上部?北方的暖气片为什么要安装在房子的下边?制冷空调,冷气(密度大)下沉,容易形成对流,装在上方有利于达到制冷效果。

暖气(密度小)上升,装在下方容易形成对流,有利于达到制热效果。

7、平流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一般认为,化学物质氟氯烷烃(常用作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是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就增加2%,皮肤癌的患病率就增加3%,还会导致全球变暖和环境恶化的进一步加剧。

二、气温8、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地面上的一些物理现象。

包括降水现象、地面凝结现象、视程障碍现象、雷电现象和其它现象等,这些现象都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产生的。

(1)降水现象:液态降水(雨、阵雨等),固态降水(雪、冰雹等),还有混合型降水(雨夹雪等)。

(2)地面凝结和冻结现象:包括露、霜、雾淞、雨淞等(3)视程障碍现象:包括雾(雾、大雾、浓雾);霾;沙尘暴;扬沙;浮尘。

(4)雷电现象:雷暴、闪电、极光。

(5)其它现象:大风、飑、龙卷风、积雪、结冰。

9、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指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10、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我国常用的单位:摄氏度(℃)。

气象观测中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测一天中最高温)、最低温度计(测一天中最低温)最高温度计专门用来测定某一时段间隔内(通常为一天)最高温度的仪器。

在水银球颈部插入一小玻璃管,或将管口紧缩,当温度升高时,水银膨胀,越过狭小之颈部而上升,但温度下降时,球部水银收缩,因颈部狭小,管内之水银不能随之降入球部,水银柱遂在颈部处中断而留於管内,显示最高温度。

最高温度计置於百叶箱内木架上,水平横置,球部在左,顶端在右。

最低温度计专门用来测定某一时段间隔内(通常为一天)最低温度的仪器。

最低温度计为酒精温度计,在最低温度计酒精柱内,置一黑色指标,为一长约2厘米之两端呈球状之玻璃棒,当温度下降时,酒精收缩,因酒精柱顶之表面张力作用,指标随之移动,即向酒精球部后退,当温度上升时,酒精柱上升,而指标因无外力推动仍留原处,指示最低温度。

最低温度计置於百叶箱内木架上,水平横置,球部在左,顶端在右。

为什么最高温度计与最低温度计水平放置?为了防止重力作用影响读数。

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最高值:下午2点(14:00);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11、干湿球温度计是测定气温、气湿的一种仪器。

由两支相同的普通温度计组成,一支用于测定气温,称干球温度计;另一支在球部用蒸馏水浸湿的纱布包住,纱布下端浸入蒸馏水中,称湿球温度计。

由于包住湿球温度计的纱布吸水后蒸发吸热,所以示数比干球温度计的示数小。

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同,双金属片在温度改变时,两面的热胀冷缩程度不同,因此在不同的温度下,其弯曲程度发生改变。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温度计。

12、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在35℃的气温下,人体感到炎热难耐。

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寒冷。

华氏温度,单位为华氏度(°F)华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将水的冰点规定为32度,将水的沸点规定为212度。

其间平均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华氏度。

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之间的换算关系是:华氏温度= 9/5×摄氏温度+32三、大气压强12、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简称大气压13、马德保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压存在并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14、大气压的测量: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方便)和水银气压计(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和毫米汞柱(mmHg) 1 mmHg = 133 Pa15、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1.01×105帕,即 760毫米汞柱16、利用大气压的生活用品:真空压缩保存物品、吸尘器、离心式水泵.17、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甚至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18、高压区:空气从上往下流,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人心情较舒畅低压区:空气从下往上流,天空多云,长形成阴雨天气,人感到疲倦、心情烦躁,有胸闷的感觉为什么高压区多晴朗天气?低压区多阴雨天?由于空气的上升,使地表面的气压下降,形成低气压;而上升的空气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由于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下降,水汽逐渐凝结,在高空形成云,云积聚后可能形成降水。

反之,如果空气下沉,地表面气压加大形成高气压,由于高空气体下沉遇热不会出现水汽的凝结,也就不会出现结云,故是晴燥天气。

19、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人体对大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短时间内气压变化较大,人会由于来不及作出相应的调节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从平原进去青藏高原,气压减小而出现高原反应;反之也会有不适应现象。

大多数人能通过自身调节,使反映减轻或消失。

人体内也有压强,与体外压强大致相等,抗衡体外受到的大气压,所以人体不会有异常反应。

(中医拔罐疗法、飞机高空舱内须增压、宇航员穿内增压航天服)20、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气压大,液体沸点会升高(压力锅);气压小,液体沸点会降低外界气压为 1×105 帕时,一般家用压力锅内的压强接近2×105帕。

锅内水的沸点在120℃左右21、气压与流速的关系: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液体压强也会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通道越小,流速越大,压强就越小;流体遇到阻碍时,流速会变大,导致压强变小。

力的方向:压强大向压强小 压强计算公式:P = SF (F :压力 S :受力面积)(此公式算出的是两个压强差)四、风和降水23、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同一水平高度上,风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24、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常用8种风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常用单位:米/秒、千米/时,风速常用分级表示风向标:测风向风速仪:测风速25、空气的湿度:湿度计(干湿球、毛发、自动感应湿度计)最常用:干湿球湿度计,由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组成,湿球温度计球部有湿棉纱包着。

原理:湿球温度计的棉纱中水分蒸发吸热,温度计温度较低。

空气中湿度越小,蒸发越快,温差越大方法:先读出干球温度计的读数,再读出湿球温度计的读数,然后计算它们的温度差,再查表得出相应的湿度26、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天气谚语:“燕子低飞要下雨”------大雨前空气湿度大,昆虫翅膀变软,飞得很低,燕子也就低飞觅食27、云或雾: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条件下凝结出细小的水珠或冰晶28、水汽凝结: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就很难再容纳更多的水汽,如果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随之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会附着在微小的灰尘颗粒上形成细小的水珠29.降水的条件:空气中相对湿度达到100%、降温以及凝结核(空气中的微小灰尘颗粒)。

水汽凝结形成运云后,当遇到降温时,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水汽增多而逐渐增大,形成雨滴、雪或冰雹将落地面。

29、降水包括:雨、雪、冰雹,最常见的为降雨30、降雨量:雨量筒收集后倒入雨量杯测量,雪、冰雹等溶化后测量。

单位:毫米(mm)五、天气预报32、每一个天气预报用语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如:降水概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总云量占空比例天气状况12消失降水量(毫米)等级8/10以上阴大于30 暴雨5/10~8/10 多云15~30 大雨3/10~5/10 少云5~15 中雨3/10以下晴小于5 小雨33、天气图“可以表现不同地方气象信息的地图等压线:气压相等的地方连线锋面:冷暖空气的交界面。

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暖空气要强);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锋(冷空气要强)34、天气系统:高压、低压、冷锋、暖锋等A:高压;B:低压;C:冷锋过境;D:暖锋过境后E:西北风(高压吹向低压)(1)判断哪个系统强大,主要看影响范围,范围越大,就越强大,一般为高压或低压( 2 )过境时:冷锋:降雨、降温、大风暖锋:降雨、升温(3)过境后,都是晴朗天气六、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35、气候: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气候差异是由于不同地区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造成的36、37、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原因:暖湿气流遇到阻碍,沿着迎风坡向上爬升,温度降低,空气中水汽凝结,形成降雨;在背风坡,气流下沉,温度升高,故降雨少38、季风:在大范围区域,冬夏季盛行,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季风分布广,以亚洲季风最强、分布最广)39、我们东部季风形成的原因:冬季,欧亚大陆气温低(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气压高),太平洋气温高(空气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低),风从中国大陆吹响太平洋夏季,欧亚大陆气温高(空气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低),太平洋低温低(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气压高),风从太平洋吹响中国大陆40、竺可桢:我们著名气象学家,绘制了中国近5000年的气温变化曲线。

气候变化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温暖时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寒暖交错时期;公元1400年~公元1900年,寒冷时期;公元1900年至今,气候波动时期41、气温变化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