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班级危机处理机制研讨
指导思想:班级预警在于意外事件处于萌芽、发展的状态时老师、学校如何能及时发现的问题.
为积极预防学生各类事故发生,有效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率,确保校园和谐安全稳定,本着安全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早处理”的原则,建立安全防范预警常态化机制
一、安全防范预警报告制度
1、班级内行政上建立班干部分摊负责制,班长、副班长、团支书、纪律委员、生活班长等班干部有责任有义务向班主任或副班主任老师及时、如实反映班级情况,如发现有欺瞒现象应追究其责任,教育、处罚甚至撤职。
2、学校层面建立副班主任——班主任——年级德育组长——政教处——分管德育校长的纵向报告
通道,一般情况可根据需要逐级上报,突发事件、严重事件也可直接上报政教处或校长,以便学校层面统筹安排处理。
二、信息传递渠道制度。
1、在上述班干部家校通三个亲情号码中利用一个位置存入班主任老师电话号码,以便随时及时联系。
2、全班在相对固定时间(如每月两次或每周一次)统一以不记名方式填写班级情况反馈表,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向老师反映班级情况的机会,也能避免学生猜疑小间谍,影响班级团结。
3、可以设立班级信箱(加锁),供学生写信反映班级情况。
4、让学生记下班主任电话号码,如有需要可在周末以电话或短信方式向老师反映情况。
5、全面、详细地掌握全班学生的手机号、父亲手机号、母亲手机号、其他监护人(如爷爷奶奶)手机号、家庭固定电话号码、学生的QQ号、微信号、班级QQ群号、年级QQ群号等等信息,并可以以适当的形式加入到QQ群中,以便在必要时(如学生离家出走时)联系、沟通、搜集信息。
三、学生安全防范预警报告事项
要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并填报《学生安全防范预警报告》,每两周(每双周周二)上报学生工作部,若经排查无隐患也要实行零报告制度。
以下为学生安全防范预警报告事项的参考内容:
1、第一类事件
以下事件发生时,应在第一时间报告政教处或校长。
1)发现学生自发组织的集体活动中有违法违纪现象、不安全因素时要立即制止并报告;
2)发现校园突发性群体事件,扰乱正常校园秩序,应立即上报并适当制止;
3)发现学校内有校外人员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或其他可能造成学生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的要及时报告;
4)发现校园内建筑物如学生宿舍、教学楼等发生火灾,应立即疏散楼内学生,同时拨打火警电话并报告;
5)发现学生宿舍及学生学习、活动场所,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生活设施、设备,活动器材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并保护现场;
6)发现学生有违纪行为特别是发生打架斗殴事件要及时制止并报告;
7)发现学生失踪,应第一时间与其家人取得联系并报告;
8)发现学生实施自杀行为的,应立即组织抢救并上报,期间应注意隔离围观学生并保护现场;
9)发现自杀未遂或言语流露出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应及时通知其家人来校做好安抚工作,并上报,期间应注意安排专人监视其日常行为,防止自杀行为再一次发生;
10)发现学生严重伤害他人生命安全行为时应立即制止其危险行为,将伤者送往医院并上报,期间注意控制住伤害行为人,避免其进一步的过激行为;
11)其他被视为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上报的事件。
2、第二类事件
以下事件发生时,视情况可暂缓上报,但必须在预警报告中记录并双周报告:
1)行为或言语有异常,怀疑有精神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学生要给予特别关注并开展有关疏导工作;
2)发现学生中出现不满情绪或行为等情况要特别注意了解诱因并积极处理;
3)重点关注特殊群体的学生,如: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心理障碍学生等;
4)学生出现突发性疾病,要立即送往医院及时治疗,并安排人员保障后勤工作;
5)发现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有过激行为或侵害学生利益的行为时要及时规劝指导;
6)发现有特异体质或特定疾病的学生,要报告学校并给予相应注意,不要安排学生参加不适宜活动;
7)其他被视为安全隐患,应上报的事件。
四、了解班级学生情况,关注问题多发学生。
1、建立学生档案(全部学生或部分学生),记录学生家庭情况、学习情况、性格、品德等各方面信息并不断补充完善。
2、经常找学生聊天,从了解家庭情况、生活情况、学习情况开始,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拉近老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有事愿意向老师讲。
3、利用和同学聊天的方式主动了解班级情况,或注意在聊天中学生无意中提及的新情况。
4、利用家访的机会了解个别学生情况,聆听家长对该学生的评价。
5、询问任课教师对班级、学生的观察、评价。
6、询问寝室管理员对班级寝室、学生的观察、评价。
7、重点关注个别类型学生,如仪容仪表变化明显爱打扮的学生、之前有过违纪等不良行为的学生、情绪化比较严重的学生等。
五、加强常规管理和日常教育。
1、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尤其是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出勤管理,出现情况及时发现、及时调查、及时联系家长、必要时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汇报。
2、见缝插针地在班级进行安全、品德教育,将他地、他校、他班发生的事件对班级同学讲述,或教给学生应对此类事件的办法,或针对某不良行为摆明老师的观点态度,逐渐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