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一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人教版初一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 “第一章 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相反意义的量: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事情): 例 1:汽车向东行驶 3 千米和向西行驶 2 千米。

例 2:温度是零上 10℃和零下 5℃。

例 3:收入 500 元和支出 237 元。

例 4:水位升高 1.2 米和下降 0.7 米。

2.正负数的涵义:正数——大于 0 的数负数——正数前面加“-”号的数(小于 0 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说明:①负数前面的“-”号的读法,“-5”应读作“负 5”;②正数前面有时也可加上“+”(正)号,如将“5”写成“+5”; ③“0”是第一个自然数,可看作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 0”的内涵很丰富,它不仅仅表示没有,在实际意义中,“0”是用来表示基准的数。

3.巩固练习:①―10 表示支出 10 元,那么+50 表示 ;如果零上 5 度记作 5°C ,那么零下2 度记作 ;如果上升 10m 记作 10m ,那么―3m 表示 ;太平洋中的马里亚 纳海沟深达 11034 米,可记作海拔 米(即低于海平面 11034 米)。

比海平面高 50m 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拨 ;比海平面低 30m 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拨 ;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数都带有“+”号 B .不带“+”号的数都是 负数C .小学数学中学过的数都可以看作是正数D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 数③数学测验班平均分 80 分,小华 85 分,高出平均分 5 分记作+5,小松 78 分,记作 。

④某物体向右运动为正,那么―2m 表示 ,0 表示 。

⑤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 10±0.05(单位 mm ),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 10mm ,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 ,最小不超过标准尺寸 。

4.课后思考练习1.-a 一定是负数吗?2.在月球表面, 白天”的温度可达 127°C , 太阳落下后的“月夜”气温竟下降到-183° C ,请问在月球上温差是多少度?1.2 数轴(1)2,-1,0,32,+3.5数轴的画法:第一步:画一条直线(通常是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O,叫做原点,用这点表示数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

)第二步:规定这条直线的一个方向为正方向(一般取从左到右的方向,用箭头表示出来)。

相反的方向就是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第三步:适当地选取一条线段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也就是在0的右面取一点表示1,0与1之间的长就是单位长度。

(相当于温度计上1℃占1小格的长度。

)在数轴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这些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它们依次表示–1,–2,–3,…。

例题;例1:判断下图中所画的数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在哪里?例2:把下面各小题的数分别表示在三条数轴上:3(2)―5,0,+5,15,20;(3)―1500,―500,0,500,1000。

课后思考:借助数轴回答下列问题(1)有没有最小的正整数?有没有最大的正整数?如果有,把它指出来;(2)有没有最小的负整数?有没有最大的负整数?如果有,把它标出来。

课堂小结:1.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对应关系,它揭示了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反过来并不是数轴上的所有点都表示有理数;2.画数轴时,原点的位置以及单位长度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取,注意不要漏画正方向、不要漏画原点,单位长度一定要统一,数轴上数的排列顺序(尤其是负数)要正确。

1.3相反数一、复习引入:1.在数轴上分别找出表示各数的点。

6与―6,―31与31,―1.5与1.5222例2:化简:(1)-⎛+1⎫⎪⎪;(2)--11例3:计算:(1)|0.32|+|0.3|;(2)|–4.2|–|4.2|;(3)|–2|–(–2)。

想一想:在数轴上,表示每对数的点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2.观察数6与―6,―31与31,―1.5与1.5有何特点?,观察每组数所对应的两个22点的位置关系有什么规律?二.相反数的两种定义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原点两旁,离开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三.例题;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5是5的相反数;()②5是―5的相反数;()③5与―5互为相反数;()④―5是相反数;()⑤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例2:(1)分别写出5、―7、―31、+11.2的相反数;2例3:化简下列各数:(1)―(+10);(2)+(―0.15);(3)+(+3);(4)―(―20)。

四、课堂小结: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从数轴上看,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找一个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2.相反数是表示具有特定关系(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单独一个数不能被称为相反数,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3.正号“+”的功能是对一个数的符号予以确认;而负号“―”的功能是对一个数的符号予以改变。

1.4绝对值一、复习引入:1.在数轴上分别标出–5,3.5,0及它们的相反数所对应的点。

2.在数轴上找出与原点距离等于6的点。

3.相反数是怎样定义的?二.定义我们把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

记作|a|。

绝对值的一般规律: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3.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三.例题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71,21,―4.75,10.5。

10⎝2⎭333①-1 与-0.01;② - - 2 与 0;③-0.3 与 - 1 ;④ - ⎛ - 1 ⎫⎪⎪ 与 - - 2.6,―4.5, 1 ,0,―2 2三、课堂小结:1.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可以从其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两方面考虑,从几何方面看,一 个数 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它具有非负性;从代数方面看,一 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

2.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注意先判断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1.5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一.有理数大小比较方法: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大于一切负数和 0,负数小于一切正数和 0, 0 大于一切负数而小于一切正数。

二.例题例 1: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3⎝ 9 ⎭1 10。

例 2:用“>”连接下列个数:10 31.6 有理数的加法一.引入问题:一位同学沿着一条东西向的跑道,先走了 20 米,又走了 30 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 分情况列出数轴图:二.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 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 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0;4. 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三.加法规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 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即 ( a + b )+ c = a + ( b + c )四.例题①(+2)+(―11);②(+20)+(+12);③ ⎛ - 1 1 ⎫⎪⎪ + ⎛  - 2 ⎫⎪⎪ ; ④(―3.4)+4.3。

例二:(1) (+26)+(―18)+5+(―16);(2) - 1 ⎪ + 1 + + 7 ⎪ + - 2 ⎪ + - 8 ⎪⎪⎪ +  - ⎪⎪ -  + ⎪⎪ -  - ⎪⎪ - (+ 1)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例 1:计算:⎝2 ⎭ ⎝3 ⎭⎛ 2 ⎫ 1 ⎛ 1 ⎫ ⎛ 1 ⎫ ⎛ 1 ⎫⎝ 3 ⎭ 2 ⎝ 4 ⎭ ⎝ 3 ⎭ ⎝ 2 ⎭例 3:10 筐苹果,以每筐 30 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 数,记录如下:2,―4,2.5,3,―0.5,1.5,3,―1,0,―2.5。

求这 10 筐苹果的总重 量:1.7 有理数的减法一.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二.例题:例 1:计算:(1)(―32)―(+5); (2)7.3―(―6.8); (3)(―2)―(―25); (4)12―21 .1.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例 1:把 ⎛ + ⎝ 2 ⎫ ⎛ 4 ⎫ ⎛ 1 ⎫ ⎛ 1 ⎫ 3 ⎭ ⎝ 5 ⎭ ⎝ 5 ⎭ ⎝ 3 ⎭例 2:计算:―20+3―5+7。

例 3:计算:(1) 1 ― 1 ― 3 + 2 ;(2)(+9)―(+10)+(―2)―(―8)+3。

32 4 3例 4:―3、+5、―7 的代数和比它们的绝对值的和小多少?1.8 有理数的乘法一.引入问题 1: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以每分钟3 米的速度向东爬行 2 分钟,那么它 现在位于原来的位置的那个方向,相距多少米?(向东为正方向)问题 2:小虫向西以每分钟 3 米的速度爬行 2 分钟,那么结果有何变化?二.有理数乘法的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希望由学生观 察、总结得出!任何数同 0 相乘,都得 0三个以上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乘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乘.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例 1:计算:①(-5)×(-6) ② ⎛ - 1 ⎫⎪⎪ ⨯ 1例 4:计算:(1) 30 ⨯ ⎛ 1 - + 0.4 ⎪ ;(2) 4.98 ⨯ (- 5)。

8 - 1 ⎪ 5 ⎭ ⎝ 5 ⎪⎭(3)⎛ 1 ⎫ ⎛ 2 ⎫ ;3(2)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即 a(b +c)=ab +ac.例如:再如:(-5)×(-3)···········同号两数相乘 (-6)×4··············异号两数相乘 (-5)×(-3)=+( )············得正 (-6)×4=-( )················得负 5×3=15·············把绝对值相乘 6×4=24··············把绝对值相乘 所以 (-5)×(-3)=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