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理财投资组合策略实证分析

个人理财投资组合策略实证分析


产状况、生命周期及投资偏好,分别按期变量值带入,即可得出各
个投资工具需要在投资中应有的比例。另外,还可以对不同投资偏
好而其他两项相同的个人投资者进行对比分析。例如为10万元以
下年收入、单身期、性格相对保守的初入社会大学生制定适合的投
资理财决策策略,可以将Income=1、Life=1 、Preferences=1带入模型
投资理财 INVESTMENT FINANCING
个人理财投资组合策略实证分析
燕山大学 朱清香 辛 晓
个人理财投资策略的首要问题是决定资金如何在资产类别中 分配,据调查,当今国内普通城镇居民选择的资产类别即投资工具 主要包括储蓄、债券、保险、基金、股票、黄金、不动产等。2007年投 资者选择最多的理财方式是基金,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投资 者更加青睐于比较保守、安全的储蓄,而在2009年,政府也采取了 积极的货币及信贷政策,以此增加投资者的信心,股票成为投资的 首选。个人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工具及投资比例的时候,需要根据自 身的实际情况,即收入、年龄、投资偏好等进行资源配置,制定投资 组合或理财方案。因此,选定何种投资工具及投资比例成为投资组 合过程的重中之重。
**. 在置信度(双测)为 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投资偏好 - 0.904**
0.000 75
- 0.749** 0.000 75 0.938** 0.000 75
- 0.689** 0.000 75
- 0.567** 0.000 75
其二,回归分析。制定个人投资组合策略,需要得出各个投资
工具的比例,这时就需要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个人特征的系数,得
变量符号
变量定义
储蓄比例
Saving(%)
储蓄所占投资的比例
债券比例
Bonds(%)
债券所占投资的比例
股票比例
Stock(%)
股票所占投资的比例
基金比例
Fund(%)
基金所占投资的比例
保险比例
Insurance(%)
保险所占投资的比例
资产状况
Income
以年收入表示
生命周期
Life
人生的各个阶段
投资偏好
Fund=21.989+1.582Income- 0.341Life- 6.123Preferences
Insurance=7.431+0.273Income+1.004Life- 1.453Preferences
表3 系数 a
模型
1 (常量) 资产状况 生命周期 投资偏好
a. 因变量: 储蓄
系数表
比例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由于本文主要考察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
的相关程度,所以通过对SPSS18.0软件的Spearman相关性检验的
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资产
状况在1%的显著水平下与储蓄比例显著负相关,在5%的显著水
平下与基金显著正相关;生命周期在1%的显著水平下与寿险成正
为保守型、中庸型及进取型三个类别。 假设1,资产状况与储蓄比例呈负相关。个人的资产状况由年
收入表示,总体而言,个人投资理财策略中储蓄所占的比例会随着 收入的提高而提高。但考虑到个人或外部条件的影响下,就会有所 不同,就如个人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存在不同的投资偏好,国家 的调息政策等都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储蓄比例。就投资者个人而言, 随着个人收入的不断提高,投资者的可支配收入也越来越高,相同 比例下储蓄的资金会逐渐增多。为此,投资者在财务安全的基础之 上,开始追求财务自由,更加注重资产的增值,就会逐渐减少储蓄 比例,转而有闲置资金去投资其他收益较高的投资工具。
到回归方程。运用SPSS18.0软件将模型中的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
析,模型回归结果见表3。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列出储蓄比例系数
表。从表3中可以看出,四个Sig.值都小于0.05,说明目前样本得出
的结果还是有统计意义的。除了从表中可以得出储蓄比例的线性
回归方程,债券比例、股票比例、基金比例及寿险比例也可同理分
假设2,生命周期与寿险比例呈正相关。生命周期是从单身期 到退休期的五个阶段,简单来说可以是个人从青年到老年的过程。 单身期,收入高支出多,可用投资资金较少,而且身体也较为健康, 因而对寿险的需要就不多。但随着年龄的增大、财产的增加及家庭 成员的增加,个人、家庭成员及财产都需要一定的寿险保证。寿险 不仅表现在人身、医疗及财产方面的保险,随着理财市场的成熟, 也逐渐增加了收益相对储蓄较高风险也较低的投资型保险。所以 当生命周期处于退休前后阶段时,除了需要大量的养老医疗保险, 投资型保险也很适合该阶段投资者对风险的保守态度。
假设3,投资偏好与储蓄、债券、基金及寿险比例呈负相关,与 股票比例呈正相关。投资偏好从保守型进取,换种说法就是对风险 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强。顾名思义,保守型的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 低,避免高风险的投资,偏好风险低的投资工具,例如储蓄及债券。 同时也偏好有专业投资管理的基金,风险低的情况下有相对较高 的收益;此外也需要较多的保险来转移风险,特别是投资型保险非 常适合保险型投资者。而中庸型的投资者所能承受的风险稍高,就 逐渐减少储蓄、债券等投资,逐渐增加风险较高但收益也高的股票 投资。随着风险承受能力的增强,进取型投资者对股票在能承受较 高风险的基础之上,偏好投资收益高且风险高的股票,而风险低且 收益低的储蓄债券等投资工具所占投资比例也越来越少。
三、研究设计 为了分析生命周期、资产状况及投资偏好三个个人特征对五 大投资工具所占投资组合比例的影响并得出各个工具应占投资比 例。将三个个人特征作为自变量,投资工具所占比例为因变量利用 统计数据对个人特征对投资工具所占比例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 析,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各个投资工具所占比例。 其一,样本数据来源及变量定义。样本数据借用平安保险给客 户提供的理财规划投资组合表,通过投资组合表可以根据各阶段 生命周期、各层次收入及各个投资类型总结得出75个样本。通过对 理财顾问投资案例及经验数据的平均值进行总结,设计全部类型 个人投资者类型,样本涉及较为全面。个案选择的投资工具较为适 合我国投资者的偏好,主要集中在储蓄等五大投资工具的选择上。 在研究中,投资工具所占比例分别选用5个变量:储蓄比例Saving、 债 券 比 例 Bonds、 股 票 比 例 Stock、 基 金 比 例 Fund 及 保 险 比 例
中的五个方程,得出该投资者投资时可以把资金按储蓄52.697%、
债券21.014%、股票2.26%,基金17.019%,寿险7.255%的比例分配。
Preferences
风险承受能力的高低
其二,建立模型。由于被解释变量有5个,所以需要用相同的方
法建立五个模型,分别计算出解释变量的系数,使得最后可以得出
5个回归方程,以便完成个人投资理财策略。所建模型为:
Saving =C1+a1 Income+b1 Life+c1 Preferences +ε1 Bonds=C2+a2Income+b2Life+c2 Preferences +ε2 Stock=C3+a3 Income+b3 Life+c3 Preferences +ε3 Fund=C4+a4Income+b4Life+c4 Preferences +ε4 Insurance=C5+a5 Income+b5 Life+c5 Preferences +ε5 模型中,C(i i =1,2,3,4,5)为对应方程的常数项,a i、b i、c i( i =1 ,2 ,3)分别为对应于自变量Income 、Life及 Preferences的偏回
一、文献回顾 国际权威专业机构给个人理财所下的定义是“通过财务策划 来弥补生活现状与预期目标差距的行为,制定合理利用财务资源、 实现个人人生目标的程序。个人进行理财时需要运用理财工具,而 有效的利用理财工具就必须进行投资组合。Markowitz于20世纪50 年 代 最 早 提 出 关 于 组 合 投 资 的 均 值— ——方 差 模 型(Markowitz 1952),开启了金融投资定量化研究的先河,成为金融投资理论研 究的主要论题和决策实践的重要工具,构成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的核心基础。投资组合是指为达成一个或多个投资目标而组合在 一起的一系列投资工具,也就是运用资产组合来完成理财目标,提 出当投资者面对多种资产,考虑用多少种资产,每种资产占多大比 例时,资产配置的决策过程就开始了。 而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或制定个人理财方案,可以根据个人 的资金状况、投资动机、投资期限的目标、年龄、风险偏好、税收考 虑等因素来确定。例如通过对大中型城市居民个人理财的需求进 行实证分析,发现中低收入的家庭对理财需求更强烈,学历较低的 人对理财需求较弱。结合上述各种因素,研究者引入了生命周期理 财理论,其是由F·莫迪利亚尼与R·布伦博格、A·安多于20世纪50 年代共同创建的。该理论认为,人会根据一生的收入和支出来安排 各个生命阶段的即期消费和储蓄,以达到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效用 最大化。即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其不同的财务状况、资 金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都会导致不同的理财目标。 关于投资组合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基于个人生命周期、资金状 况及投资偏好三个因素来分析个人投资组合中各投资工具所占比 例的研究较少。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 组合理论的发展分析,或者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等单方面的研究分 析。由于现实情况的限制,实证方面的研究更少。 二、研究假设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生命周期、资产状况及投资偏好三个因素 与五大投资工具所占投资组合比例的相关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之 上得出适合不同人的个人理财投资策略。将个人生命周期分为单 身期、家庭事业形成期、家庭事业成长期、退休前期及退休期五个 阶 段 ; 资 产 状 况 由 年 收 入 表 示 , 分 为 小 于 10 万 元 、10~50 万 元 、 50~100万元、100~300万元及大于300万元五个等次;投资偏好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