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国巴黎拉德芳斯发展历程

法国巴黎拉德芳斯发展历程

拉德芳斯区位于巴黎市的西北部,巴黎城市主轴线的西端。

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建设开发,全区规划用地750公顷,先期开发250公顷,其中商务区160公顷,公园区(以住宅区为主)90公顷。

规划建设写字楼250万平方米,供12万雇员使用,共容纳1200个公司。

截至1992年,国家已投资160亿法郎。

拉德芳斯区的辉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番波折。

由于当初设计有问题,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这里招商情况一直不太理想,曾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不但各大公司总部不想去,甚至连公司的分部也不想去。

他们不得不对拉德芳斯进行改造,确保人车分离,与环境保持和谐。

后来以优美的环境、完善的设施,使拉德芳斯区一举成为欧洲最大的商业中心,现在的拉德芳斯非常成功。

目前已建成写字楼247万平方米,其中商务区215万平方米,公园区32万平方米,法国最大的企业一半在这里;建成住宅区1.56万套,可容纳3.93万人,其中在商务区建设住宅1.01万套,可容纳2.1万人;在公园区建设住宅5588套,可容纳1.83万人;建成了面积达10.5万平方米的欧洲最大的商业中心;它是欧洲最大的公交换乘中心,RER高速地铁、地铁1号线、14号高速公路、2号地铁等在此交汇。

这里还建成67公顷的步行系统,集中管理的停车场设有2.6万个停车位,交通设施完善;这里还建成占地25公顷的公园,商务区的1/10用地为绿化用地,种植有400余种植物;建成由60个现代雕塑作品组成的露天博物馆,绿化系统良好。

优美的环境和完善的设施每年吸引约200万游客慕名而至。

拉德芳斯区交通系统行人与车流彻底分开,互不干扰。

拉德芳斯的规划和建设不是很重视建筑的个体设计,而是强调由斜坡(路面层次)、水池、树木、绿地、铺地、小品、雕塑、广场等所组成的街道空间的设计。

拉德芳斯的主轴线有很强的凝聚力,特别是巨门建成后,全区面积大为改观,从此,拉德芳斯有了中心,有了标志,有了精神支柱,增强了其吸引力。

巨门建成之前都认为拉德芳斯离巴黎市区远,景观平淡,缺乏吸引力;而巨门建成后,改变了原来的看法,认为该区非常值得一游。

1958年法国巴黎市区内严重缺乏商务空间,法国政府决定开始二十世纪後半期最大的都市计画行动,以满足首都巴黎的商务办公空间的迫切需求。

EPAD(拉德芳斯区域开发公司Public Establish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a Defense Region的缩写,)於1958年9月9日成立,为了开发位於首都西端,包括Courbevoie、Manterra及Puteaux三个镇总面积750公顷土地(约1,850英亩)。

EPAD受理组成团队执行此一伟大的任务,经历40年(1958-2001)成功地达成任务。

四十年後的今日,拉德芳斯特区已成为现代化的象徵及欧洲最卓越的商务办公区。

如今这里有超过1,600家公司及15万工作人员,可以为此地区的成功作证。

拉德芳斯位置座落在自罗浮宫中央广场延伸的历史轴线上,因此拉德芳斯地区也成为巴黎市的延伸,更成为大巴黎La Defense行政区域发展动力的象徵。

由於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公共运输系统、完整的都市计画及高生活水准的前提下,使拉德芳斯得天独厚才能成为欧洲最佳的商务办公区。

如今拉德芳斯区已经长成将面临改造重生及扩大的命运,以新凯旋门为中心迈向未来。

历史背景:一条皇家公路成为历史轴线巴黎此一历史轴线起自罗浮宫经协和广场,香榭大道一直延伸到拉德芳斯特区的巨大新凯旋门为止,未来将继续向西延伸。

早在1599年亨利第四开辟一条自罗浮宫向西连接在巴黎西方的St. German-En-laye的皇家城堡道路,此後道路不断加宽及修饰,经过几世纪到现在这条皇家公路已经成为历史的轴线以及新凯旋门的基地。

为遵循路易十四的意旨,建筑师Le Notre在道路两侧种植成排的榆树作为点缀。

路易十五开辟了协和广场(Place de le Concorde)。

拿破仑三世为了纪念他的叔叔拿破仑一世而兴建了凯旋门。

1774年在塞纳河上建了一座石桥,因此使此一道路拓宽并且延伸到Chantecoq Rountabout在Etoile广场(凯旋门区)外围有一条环状道路,於1883年为庆祝Louis- Ernest-Barrias雕像而形成拉德芳斯这个地区。

拉德芳斯(La Defense)的原意是”巴黎的防御”,主要是纪念於1870年抵抗巴黎被围的将士们,而正式订名为拉德芳斯区。

1931年巴黎市举办一个竞图来更新这条大道,柯比意(Le Corbusier)为了忠於现代主义的理念,建议成立一个特别区。

在这一区内是有高且挺直的大楼竖立在人行广场旁,没有车辆交通干扰,三十年後这个理想被EPAD引用在拉德芳斯的开发上得以付诸实现。

新凯旋门之轴线及端景,由东向西鸟瞰拉德芳斯的诞生1950年代法国仍然停留在战後的恢复期,重建部长(Minister of Reconstruction)Eugene Claudius Petit徵询并要求三位知名建筑师提出一个开发拉德芳斯地区的计画,做为1958年世界博览会之用,虽然最後博览会没有争取到(在布鲁赛尔举行),但是这一个由Camelot、De Mailly与Zehrfuss三位所精心策划的都市构想,却被日後开发此一地区所采用,成为法国战後复活的橱窗。

工程工业联盟(Federation of Engineering Industries)在拉德芳斯地区的边缘拥有一块三角形的土地,拟率先开发,联盟的董事长Emmanuel Pouvreau很自然地要求这三位建筑师设计一幢大展示馆,并且能配合未来整个地区的发展。

这就是国家工业科技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Industry and Technology简称CNIT)的诞生。

这是一个崭新动感的设计,充分展现法国工业技术的复兴。

先驱特约建筑师Robert Camelot(1903-1993),为1933年罗马建筑大奖(Grand Prix De Rome)的得主,他在美国学得第一手兴建高层建筑技术之後,回国受聘为国家公共建筑与皇宫的总建筑师,曾参与1957年拉德芳斯计画。

在CNIT对面设计一幢250公尺高的摩天大楼,虽然这幢超高大楼最後并没有建造,但他一直是EPAD的顾问,後来又设计了Lorraine和Corvee 住宅。

Jean de Mailly(1911-1975),於1948年受聘为国家房屋的主任建筑师,相继成为许多部门及公家机关的建筑顾问,包括EPAD。

他是1945年的罗马建筑大奖得主,设计了许多住宅建筑,他的纯造型及功能论对50及60年代的建筑有强烈影响,虽然至今引发各种争议;1957年他设计过Bellini地区、1966年设计了Nobel大楼(如今已改为Roussel-Hoechst大楼),这是此区的第一幢办公大楼、1975年设计Generale大楼(20年後更名为Ariane大楼)。

Bernard Zehrfuss也是国家特约建筑师,是1939 年罗马建筑大奖的得主,也受聘为国家公共建筑及皇宫的总建筑师。

自1943到1965年Zehrfuss在突尼西亚设计学校、医院及大学校园,而在巴黎有1958年设计的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楼(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简称UNESCO),是当时与Marcel Breuer和Pier Luigi Nervi共同完成的。

1950年代曾参与拉德芳斯地区第一代都市化的规划,也是EPAD的建筑顾问,1958年设计了CNIT,而且协助1987年Andrault和Parat建筑大楼的更新。

1956年时他们三人共同建议向西延伸此一历史轴线,并且将地区边界确定,在人工平台以步道连接地区内的办公大楼和住宅。

而拉德芳斯地区四周地区则暂时保留。

工程工业联盟的董事长Emmanuel Pouvreau以其卓越的信誉而向兴建CNIT的科技与建筑挑战,很顺利地向同业筹款。

1958年落成由戴高乐将军剪彩,而这幢建筑物在拉德芳斯地区几乎孤立了十年,但有幸亦因CNIT的兴建才使得全世界开始知道有拉德芳斯这个新开发区。

1957年埃索(Esso)石油公司购得一片土地兴建巴黎总部。

而法国政府介入拉德芳斯地区是从1958年开始,政府成立了EPAD专门负责此一开发案,授权EPAD在往後的30年间兴建此一法国迫切需要的商务办公区。

1958-1964 拉德芳斯特区的设计对这片具有历史价值土地的规划最初并没有任何特定的构想,土地上本来有一些旧住宅、若干与汽车工业相关的工厂及其周围的贫民窟和零星的农地。

1958年9月中央政府任命EPAD指示其工作范围及经费,开始执行任务,而当时该区土地上已经有若干小型私人开发,其中最大的是国家工业与科技中心(National Center of Industrial & Technology简称CNIT),这是在法国第四共和时的决定,此中心的功能是供机械、花卉及艺术品的展览之用。

由於其巨大拱形外观,无疑成为开发动力之地标,又在离此地不远之处,埃索(Esso)公司及Septentrion公司(Societe Industrielle de Constructions Electriques et Mecaniques营建、电力与机械工业公司,简称SICEM)早已选定了两块土地兴建其总部。

EPAD开始草拟开发计划时,完成土地强制购买及住宅重新安置,委员会则要求人车分离之交通规则;可是最初的开发者并不愿意配合委员会的人车分道原则。

因此楼地板面积达3万平方公尺的埃索(Esso)大楼及4万4,500平方公尺的Septentrione公司只能从一般的公路进出。

1964年,85万平方公尺楼地板面积的商务办公室,围著广大空地的既定位置开始兴建,住宅建筑也沿著Palais Royal公路施工;商业及休闲活动也逐渐出现,(当时曾计画在此地重建在1958年被拆除的巴黎自行车竞技场(The Véĺďhiv),同年Esso大厦完成後员工进驻,到了夜晚大楼顶端大幅ESSO标志大放光明。

从此这片原本被认为是荒废的地区开始改观。

1965-1969 早期的高楼出现1960 年EPAD开始草拟此一都市化计画,1964年获得通过。

其基本精神是根据柯比意(Le Corbusier)的理念,即创造一个人车分离的环境,人行广场在地上,道路网在地下。

为了维持地区建筑的一致性,所有在拉德芳斯地区内的办公大楼的基地尺寸是24公尺乘42公尺、高度为100公尺。

换句话说,每幢大楼高约30层,每一层楼地板面积为1,000平方公尺,整区总楼地板面积约为85万平方公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