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萧山2018学年第二学期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2.浙江省温州市2018-2019学年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冲刺卷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模拟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通过实验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则这瓶气体不可能是()A. 一种化合物B. 两种单质的混合物C.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D. 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2.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
这两种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明显不同,如导电性、硬度等.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大小相同B.甲乙两种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甲乙两种物质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D.这两种本质上是同一种物质3.为了研究土壤的成分,小乐做了图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实验,加热新鲜土壤后,根据现象能够说明土壤中有水分B.图甲实验,加热新鲜土壤后,根据现象能够说明土壤中有空气C.图乙实验,加热干燥土壤后质量减小,说明土壤中有无机盐D.图乙实验,加热干燥土壤后质量减小,说明土壤中有空气4.如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S1、S2、S3所在部位的面积表示有关物质的相对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2-S3表示玉米光合作用有机物净积累量B.S2+S3表示玉米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C.若土壤中缺Mg,则B点右移,D点左移D.S1+S3表示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5.右图为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效率的变化情况。
请据此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温度升高,甲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降低B.温度升高,乙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变化很小C.甲植物较适合生长在热带地区D.乙植物则可以生长在亚热带地区6.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装置(瓶中植株未经暗处理)。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组合是()①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②丙内石灰水保持澄清③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④丙内石灰水变浑浊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③④7.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可燃气体安全点燃装置,对此装置的评价和使用错误的是( )A.未经检验纯度的气体通过此装置后可安全点燃,不会发生爆炸B.要达到安全点燃效果,烧杯内的水可不没过倒置漏斗的边缘C.此装置防止点燃不纯气体爆炸的原理是使不纯的气体不与燃着气体直接接触D.此装置适用于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8.在使用图所示的插线板时发现:只有在开关闭合时,指示灯才能发光,插孔才可以提供工作电压:即使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提供工作电压。
右图中插线板电路连接符合上述现象及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9.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了解科学,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环境,关爱自己。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广告语“本产品是天然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因此这类产品我们要多买B.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21*教*育*名*师C.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生活无关的自然现象D.三孔插座比双孔插座多了一个孔,但用电器漏电时,可以把电流导到地面,从而起到保护作用10.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或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图甲司南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说明长柄是N极B.图乙匝数一定时,增大电流,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数目会增加C.图丙使用试电笔时,用指尖按住上端的金属帽,会发生触电事故D.图丁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先熔断,所以家庭电路中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11.如图所示,R0是一个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R是电阻箱(已调至合适阻值),它们和继电器组成自动控制电路来控制路灯,白天灯熄,夜晚灯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天流过R0的电流比夜晚小B.给路灯供电的电源应接在b、c两端C.白天R0两端的电压比夜晚大D.白天,如果将电阻箱R的阻值调大,则路灯也可能变成亮12.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如图实验中水的作用解释错误的是()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Ⅱ.铁丝在氧气中燃烧Ⅲ.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Ⅳ.探究燃烧的条件A. 实验Ⅰ中量筒中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到氧气体积C. 实验Ⅲ中烧杯中水作为反应物B. 实验Ⅱ中集气瓶中水:防止集气瓶炸裂D. 实验Ⅳ中烧杯中水:只为了提供热量13.已知MnO2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MnO2,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14.醋酸、甲醛的化学式依次是C2H4O2、CH2O,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意比混合二种化合物并溶解于水,所得混合液中H、O元素质量比无法确定B.任意比混合二种化合物并溶解于水,所得混合液中H、O元素质量比是定值C.任意比混合二种化合物,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是11:9D.任意比混合二种化合物,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无法确定15. 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数之比.在密闭容器中盛有H2、O2、Cl2的混合气体,通过电火花点燃后,容器内三种气体恰好完全反应,冷却到室温得质量分数为33.6%的盐酸,则容器中H2、O2、Cl2的体积比是()A.9:4:1B.10:4:1C.5:4:1D.3:1:1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6.守恒思想是化学中重要的学科思想.电荷守恒便是其中之一:电荷守恒是指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之和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之和:例如:某Na2SO4溶液中有X个Na+、y个SO42-则该溶液电荷守恒可表示为x=2y。
现有一混合溶液,组成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离子K+Mg2+Cl-SO42-个数 a b c d(1)该混合溶液的电荷守恒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用a、b、c、d表示)(2)若该溶液中有两种溶质,这两种溶质可以是KCl和MgSO4,也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17.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氧气平均浓度/% 79.789.7(1)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2)以上两种方法中,__________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3)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_______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18.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过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
资料二:1754年,布莱克将石灰石煅烧首次制得CO2,并完成了如下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
(2)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如图,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缓慢通入300毫升CO2。
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_________毫升。
19.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下图表示一株叶面积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毫克/(分米2·小时)。
请回答:(1)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3小时,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毫克。
(2)在昼夜周期条件下(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该植物需要在光照强度_____________ 的条件下才能生长。
(3)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质量是_________毫克(结果保留2位小数)。
20. 在学习了动物的呼吸作用之后,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装置来研究昆虫是否进行呼吸作用,O点是一固定点,活塞连接金属滑动片AB,活塞运动,滑动变阻器阻值随之改变。
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
(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实验预测与分析:(1)昆虫如果进行呼吸作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a的______位置(填“原来”、“偏左”或“偏右”)。
(2)随着昆虫不断地呼吸,小灯泡的亮度将__________。
(3)装置中指针设计成AO段比OB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___________作用。
21.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在一定条件下, A 和B 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C 和D,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1)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 C和D的质量比_______(2)若D为氧化物,且 A 和B 的分子个数比为 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2. 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具体方法是: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将体积换算为质量,再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如图Ⅰ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装置,图Ⅱ是用于测量CO2体积的装置.(1)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实验室中利用B装置制取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2)图Ⅰ装置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装置,应选择_________(填“A”或“B”)图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为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可以采取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读数的变化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3)如表是三个实验小组按方案所测得的数据.小组取用石灰石样品质量测得CO2的质量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一 2.5g 1.32g 120%二 2.5g 0.88g ?三 2.5g 1.1g 100%Ⅰ第一、三小组测定结果明显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①盐酸浓度过高挥发出氯化氢;②盐酸量不足;③没有将发生装置内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出Ⅱ第二小组测定结果比较准确,根据数据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23.Ca(OH)2和NaOH溶液都能与CO2反应。